2010 (66)
2011 (57)
2012 (49)
2013 (49)
2019 (1)
2023 (4)
房前下水三變流——房崇修房162
在中斷了近兩年之後,今年夏天我因為在後院建亭子,又寫了三篇《房崇修房》。現在又有新材料夠續寫一篇,但上次是一件事拉扯成三篇,這次是實事遷延了三年,博客濃縮為一篇。
我的房子是橫寬的平房,平麵呈凹字形,左右跨度約80英尺,加上拐彎的回轉,前臉的長度大約100英尺。在建房簷上的流水槽時,為了前景的美觀,沒有在前麵裝下水的直管。下水管都裝在左右兩邊側麵,也就是相距100英尺以上。這樣就造成了前簷排水不暢,流水槽橫向輸送太遠,坡度不足。天長日久,水槽裏堵了很多泥沙,就是有網子攔樹葉也不能避免,就是常上去清理也不能徹底解決。這是設計問題而不是維護的問題。
2012年7月一次大雨時,前簷的雨水溢出水槽,形成水簾,像瀑布一樣。我抓拍了這張照片,正好立此存照,作為前後對比。
那幾年的精力都集中在重修室內,像這樣的室外問題是小事,排不上日程。期間幾次清理過水槽不能奏效,拖延著總算把室內修完了。2013年8月,我終於騰出手來,改造前簷下水。辦法是在橫向水槽的中途,主房與車庫拐彎的地方,加一個縱向的下水管。這除了在流水槽底部開一個洞以外,還需要調整橫向流水槽的高度,使其微微傾斜,在開口處最低,兩邊都向這裏流水。
縱向下水管幾乎觸地,水流到地上。這樣,房簷水簾的問題肯定是解決了,這就是前簷流水的一變。這是小事,當時不值得發帖。
誰知這卻是考慮不周,造成了新的問題。夏天的雨水快流還可以,到冬天,雪水融化是緩緩浸潤的,就沿著牆角拐彎,匯集到車庫門前,從車庫門下麵流進門裏,淹濕了裏麵的東西。而且,融水也在水泥地上結冰,那裏是進出的必經之路,又有緩坡,坡冰極滑,造成人身危險。
有了這一冬的體驗後,2014年秋天,我進行了第二次改造。辦法是截短縱向管道,延長斜向橫管,使其達到車庫牆角處接近地麵。再在其外麵接上12英尺長的塑膠軟管,向外拖到車路邊的地麵上。此為二變。
這樣做的結果,房頂上來的雪水不再集聚在車庫門前,也不在水泥地上結冰,而是引向遠處。但是仍然造成了新問題,一是雪水還是流在了車路上,還會結冰,那裏可能正是人上下車的地方。二是四英寸粗的管道橫亙在必經之路上,人走過必須跨過,不熟悉的人就會絆上。我本來想的是冬天擺上,春天撤走,可還沒等第一個冬天過去,管道就被不知什麽人踢斷了。這塑膠在天冷時是很脆的呀!
兩次失敗,逼得我再做進一步改進。2015年,在Home Depot我看見了一種新產品,是新技術使我的老大難問題得以徹底解決。這是一種澳大利亞生產的室外排水係統,便於自己安裝。買來了兩截帶格柵的下水槽,和長達52英尺的軟管道,共100多元。
把與水泥地麵相連的車路地磚掀起來一排,向下挖深。先挖出的是鋪磚時墊的沙子和碎石,後觸及到泥土。多次調整到合適的深度,使格柵表麵略低於水泥地麵。
兩截格柵下水槽相當於水泥地的寬度,之後就是挖開磚路旁邊的草坪泥土。先小心地把草皮鏟起來掀翻,再挖土溝。
把管道放入溝中,它與水槽之間有特製的連接件,然後再覆土填埋,盡量保留原草皮。
下水槽那邊也要把鋪地石磚填回去,但是就沒有填土那麽容易了,因為磚的寬度不合適了。幸虧我有原來在室內鋪地磚的濕鋸,用它來鋸石磚,隻不過是厚一點,但其硬度肯定不如瓷磚。在門前台階上,正好可用澆花的水管供水,冷卻降塵。把10塊石磚各鋸窄了約1/4英寸。
以前剩有室外鋪地磚墊底的灰渣,正好利用來重鋪石磚。
再說草地那邊,是開挖一段,入管一段,填埋一段。挖的過程中遇到樹根,就剪斷扔出來。一共挖埋了40多英尺的距離,花了我好幾天時間。
這水管是隨地勢逐漸降低的,一直到達馬路旁的明溝邊,軟管才露出地麵,多餘的一段正好可以拐到地溝中。我們這條街是一個比較郊野的環境,所以排雨水的溝是明的,沒有路邊暗道。
回頭再看起點,牆轉角處的雨水管也加了一個轉彎,使雨水直接落到格柵水槽中。
至此,我趕在入冬封凍之前,終於把房前的下水問題徹底解決了。這是上從房簷開始,下到路邊結束。這是經曆兩次改造,兩次出窘,才有了第三次的圓滿。如果沒有那兩次挫折,我不可能一開始就費最後這麽大勁。這過程前後經曆了三年,而在兩年前,還沒有格柵水槽這樣的產品,客觀條件也不可能讓我一錘子解決。
有詩歎曰:
昔看瀑布落房簷,
今喜埋管到路邊。
題經三變方得解,
始知實踐驗真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