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杭州回到上海以後,我又再訪上博,圓了我要看書畫館的心願。蘇州近在咫尺,以前我卻沒有去過,應該抓住這次的機會,於是轉天我又去了蘇州。我的同學在微信裏提醒我應該去看蘇州博物館。與上海和杭州比,蘇州作為一個市,其博物館的館藏肯定不敢誇豐富。蘇州博物館的過人之處不在於其內容,而在其外殼,它的建築是出於設計大師貝聿銘的手筆。這就使它在中國國內的博物館界傲然獨步,與法國盧浮宮攀上了親戚。為什麽貝大師願意屈尊來設計這個不大的市級博物館呢?因為他童年時在蘇州度過,距此不遠的獅子林就曾是貝家的產業,大師也有故鄉情結呀!
獅子林就在離博物館不遠的小巷裏。1918年,顏料富商貝仁元買下了破敗荒蕪的獅子林,花重金和大力整修,到1925年才使之麵貌一新。他是獅子林的最後一任私人業主,他是保護傳承這一始建於元代的舊園林的功臣。要說把舊房子整舊翻新這事我不外行呀!這種古老的房子或園林必須要隨時保養,還要幾十年就大修一次,才能保存長遠。你看我在旅遊時也沒忘了修房。

貝聿銘的爺爺是貝仁元的遠房堂兄,也曾參與獅子林的管理,所以貝聿銘記得他“兒時經常來遊玩”。我從獅子林出來,直接走到了蘇州博物館,就更直接地體會到了兩者之間的遞進關係。蘇州博物館建築是傳統與現代的有機、恰當的結合,是從中國江南民族風格中提取出精神內涵,再與現代的簡練線條、實用功能相結合,形成了新的獨特之美。
蘇州博物館主體。既能看到經過抽象提煉了的粉牆黛瓦,小橋流水;也能看出西方現代風格。從右手這個亭子,我看出了巴黎盧浮宮玻璃金字塔的影子。

蘇州博物館庭院。貝大師再造的假山也簡練多了,與獅子林不同。

蘇州博物館內廊。

館內展出的明式文人書房家具。從展廳說明上讀到,晚明的文震亨寫了一本《長物誌》,裏麵專設一卷講室內陳設,主張“隨方置象,各有所宜,寧古毋時,寧樸毋巧,寧儉毋俗”。這很符合我自己的家居裝飾理念嘛,看來我與古人之間,也是心有靈犀。

蘇州博物館緊挨著太平天國忠王府,二者居然和諧並存。
看過拙政園之後,我又在日暮掌燈時分,趕到了十裏山塘街,去看傳統的水城景色,這時間來得正好。

在上海和蘇杭盤桓了10天以後,乘高鐵回到了故鄉北京。僅用五個小時,真是千裏京滬半日還。
到北京我再一次去看了國家博物館。2011年重建竣工剛剛開館時我去過,這次在網上一查,增加了幾個新的展覽,應該更加完備了,就去裏麵消磨了一整天。
【2011年舊帖《在北京看國博》】
國家博物館因為地處天安門廣場核心重地,保安措施十分嚴密。進門不要錢,但是要憑身份證或護照領票,也就是實名製。入口的安檢由現役警察執行,比上飛機還嚴格,無論男女,都由美女警花動手搜身。恍惚間,我幾乎忘了這裏是文化聖地了,這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亦文亦武吧。

原來的曆史博物館和革命博物館是1959年建成的十大建築之一,我上小學時,曾集體到這裏受到曆史知識的啟蒙。進入新千年後,這裏進行了拆改重建,保留了三麵外殼,更換了內瓤並向東擴建。現在號稱是全世界建築麵積最大的博物館,但是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內容顯得單薄。特別是一進門的序廳,南北通透,高大空曠,幾乎占了全館三分之一的麵積,頗覺浪費空間。這讓我直接聯想到的詞就是大而無當,好大喜功,不敢稱是成功的設計。下圖是借用4年前的,剛開館時的大廳。

中央大廳是現代革命畫展,大約就是原來革命博物館裏麵的重大革命曆史題材美術作品。

猜猜這是誰的作品?是家壇名人漢代蜜瓜她老爸的油畫,我替她作個宣傳吧。

國際友誼館裏,1972年尼克鬆初次訪華時送給毛澤東的國禮,瓷塑《天鵝》。

我再次瀏覽了上次看過的青銅器館、佛像雕塑館、陶瓷館,這些是真正的國寶。很多展品之所以能入藏這裏,是因為從50年代到70年代,作為中央大館,可以從全國無償調撥。
館裏有中國通史陳列,從猿人一直講到清朝。有許多小學生在此學習,就像50年前的我自己一樣。隻舉一個例子吧,這是著名的漢代說唱陶俑,他就是漢朝的趙本山呀!

這次要看到重點一是古代書法館,一是明清家具館。每個館的館名都是一個人的字體題寫的,讓我奇怪,為什麽這樣的水平可以大顏不慚,代表國家?一看署名叫呂章申,原來是現任館長。

在國博裏整整逛到閉館,卻沒有時間去看《複興之路》,也就是現代革命史陳列,也就是習總書記剛上任時發表著名的“中國夢”講話的現場了。這也不遺憾吧?
出來時再次走過空曠的大門廳,現在這裏擺了些現代雕塑作品,以及賣紀念品和書的櫃台,聊以填充空間。但還是覺得不對路子,體量不協調,位置缺設計。這是雕塑《竹林七賢》,看來是吸收了竹根的形態。

最後在售賣紀念品的櫃台旁稍微坐了一會兒,歇口氣。看看這些紀念品,沒有我最中意的,也太貴了。這時我想:一路看了這麽多國寶,真想帶回家去一些,朝夕相伴,晨昏賞玩。這可能嗎?這是我自己的“中國夢”嗎?

沒想到,一個星期後,當我離開北京時,還真帶著幾件國寶回家了。
欲知如何實現,且待下回分解。
房大師也加入國寶幫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