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小酒

我去按鄰居家門鈴玩兒了,挨完罵就回來,有事請留言。
正文

瘋狂英語(3) - 譯製片的新高峰

(2009-01-14 11:47:35) 下一個
(2008年4月)

我是一個懷舊的人。這有我至今仍苦苦收留的照片為證。那是一張裂紋叢生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童年的李小花和童年的我勾肩搭背,對著鏡頭綻放出幸福的傻笑,就好像兩朵栩栩如生的祖國花朵。李小花至今不相信我有這張照片,多次巧言令色地逼我交出證據,我可不能隨便就上了她的當,讓那麽有意義的懷舊道具白白落在她的手裏。除非,除非她用美人計。

我是說我是一個懷舊的人。我懷起舊來很大程度上是幹屍級的。有一段時間,我一張嘴就是:“唉,想當初,我們在春秋戰國那會兒…”那陣子王小毛張小強李小花他們跟我見麵,手裏都拿著雞毛撣子,以便於在談話結束以後立刻動手打掃一身的骨灰。

我是想說我的確是一個懷舊的人。所以我會時常想起我小時候看過的那些外國電影,又叫做譯製片。唉,想當初,我們在春秋戰國那會兒,是沒有《泰坦尼克》、《指環王》或者《駭客帝國》這樣不可思議的所謂大片看的。我們最美好的夜晚,不過是吃完飯抱著小板凳前往兩三裏外某部隊操場的露天電影院看《看不見的要塞》、《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以及《卡桑德拉大橋》。我們聽見全世界的外國人在星空下的大白布上說著中國話,這使我一直以為電視裏教ABCD的陳琳吳青是火星派來的。

後來是張小強先探到了地雷的秘密。他告訴我們其實佐羅(《佐羅》)是童自榮,羅切斯特(《簡愛》)是邱嶽峰,杜丘(《追捕》)是畢克,哈姆雷特(《王子複仇記》)是孫道臨,希茜公主(《希茜公主》)是丁建華,夏子(《生死戀》)是劉廣寧,《葉賽妮亞》是李梓,而《虎口脫險》裏那個喋喋不休的指揮小老頭是尚華。

關於那些華麗的、深沉的、磁性的、渾厚的、含蓄的、溫柔的、美麗的、俏皮的,香水一般迷人的聲音,複旦大學的嚴鋒教授曾寫過一篇題為《好音》的文章,發表在〇一年第六期的《萬象》雜誌上,已經將它們描繪得淋漓盡致了。我再抒情充其量也就是狗尾續貂,這種煞風景的事情可以留到我終於有那麽一天早上不用掙紮著起床的時候再做。

其實我本來是在說我是一個懷舊的人,可不知怎麽說著說著說到配音了。我再倒回去想,就想到了張小強。張小強自從探了地雷的秘密,就下決心要去做一個著名的配音演員。後來他也真的被分到了一家電影譯製片廠,可是導演們突然發現他講話有點漏風,因此隻能交給他一些馬嘶蛇行猴子打架以及煤氣泄漏的角色,離著名的距離越來越遠。

張小強一氣之下就忘掉了自己的決心,轉到了字幕組,所以不久以後我們就在盜版VCD上看到了“- 你是凱丁嗎?- 不,我是西瑞斯”("- Are you kidding? - No, I’m serious",參見《瘋狂英語》)這樣不朽的作品。

在如今懷舊不再那麽引人入勝的時代裏,正是由於張小強他們的辛勤勞動,風華正茂的一代才有了不屑於走進電影院看譯製片的理由,而熱衷於趴在17英寸的電腦屏幕前觀看425 x325點素的所謂原汁原味的外文電影。而另一些風華正茂的人們也找到了歸宿,每天孜孜不倦地把張小強他們的產品發布到各種形形色色的網站上。張小強雖然早已不幹譯製工作了(參見《官人張小強》),但如果看到他的後繼者們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一定經常沾沾自喜。

說到這裏我才記起來我寫這篇博客的動機。其實我是想說最近有一部譯製片在網上流行。這是一部二十多年前的老童話片或稱奇幻片,片名譯作《大魔域》(英文名TheNeverEnding Story,德語則是Die Unendliche Geschichte),由前西德電影公司NeueConstantin Film出品,Warner Bros.Pictures在美國發行。影片描寫一個小男孩不好好學習成天胡思亂想結果被一本書吸入一個即將被“虛無”吞噬的“幻想國”中然後幫助拯救幻想國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影片是Lucasfilm旗下Industriallight&Magic特效公司的早期作品之一,固然不能和《星球大戰前傳》三部曲相比,但在當時也是有口皆碑,到處去拿了很多的獎。它的導演Wolfgang Petersen也要提一下,他後來執導了《空軍一號》、《完美風暴》和《特洛伊》。

一不留神又扯遠了,我其實不是來鼓動大家去看這部電影的,雖然說看了電影就沒有時間上街遊行。我其實是想表揚一下這部電影的譯製工作,準確地說,是字幕工作。我認為,這些字幕不但生動地表現了電影台詞,而且擴展了觀眾的語言知識,開拓了觀眾的智力,寓教於樂,與時俱進,簡直可以稱作譯製片的新高峰。如果我們盜版的每一部爛片都能這麽翻譯,風華正茂們就更沒有時間上街遊行了。

看一看這些字幕吧。以下字幕原創者為白白八佰瓣,他的主頁在http://www.douban.com/people/1671513/,是不是張小強他們部門的尚有待考證。圖片記得是下載自一個叫做Nothing Land的博客,具體地址卻一時找不到了。

我知道“麻油”是“沒有”的意思,但不清楚是哪裏的方言。

 

下麵這段對話原來的英文是這樣的。你不懂英文沒關係,但是如果你不懂日文,你就不會知道“那尼”是什麽意思。

Bastian’s Father: I got a call from your math teacher, yesterday. She says that you were drawing horses in your math book.
Bastian: Unicorns. They were unicorns.
Bastian’s Father: What?
Bastian: Nothing.



 

這大概是一段文言文:

 

你還必須知道魯迅:

 

這個爸爸看起來是個老油條:


 

“麻油的幹活”,是日本方言。

 

除了拚音以外,又是一句日語,比“那尼”更複雜,還好我懂一點日文,可以告訴你“巧奪麻袋”的意思是“Wait a minute”。


 

“你可不可以說中文”原文是“what do you mean?”

 

一個共產主義者的誓言:

 

誰知道"廢柴"是什麽意思?

 

這兩個是香港人:

 

這些是北京人:



 

“尚方項圈”很有創意

 

一匹共產主義的馬:

 

又是一個古代來的:

 

多麽詩意傷感的烏龜:

 

很in的龍:



 

科學家們的口頭禪:


 

“你個二娃”:

 

很有覺悟的小p孩:


 

另外還有兩段經典字幕,不是《大魔域》這部電影裏的,順便一並貼在這裏:

好像是休格蘭特的《Music and Lyrics》:

 

這是一部港產片,猜得出來廣東話原文是什麽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出喝酒 回複 悄悄話 咋都看不到圖啊,哎呀……
婭米 回複 悄悄話 小酒同學提到的那些老電影, 我也看過. 嗬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