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納百川

人生苦難多多,堅守樂觀天性
正文

好書共欣賞

(2009-11-09 12:27:19) 下一個

好幾年前,一本德文版《當尼采哭泣》曾給我帶來很多美好的時光。我在床上看著看著就笑疼了肚皮,莎樂美、尼采、布雷爾等名人被描繪得栩栩如生。尼采妹妹那些粗俗的信件卻讓我震驚,不應該呀,那個時代的女子怎麽能寫出如此不雅的信件呢?一看後記才知道,原來這些信件都是作者杜撰的。

作者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他於1931613日出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父母是俄羅斯人,一戰後移民美國。亞隆是美國當代精神醫學大師級人物,也是造詣最深的心理治療思想家。早年師承新佛洛伊德學派大師蘇利文(Harry S. Sullivan),將以人際關係為基礎的心理治療理論發揚光大,成為美國團體治療的當代權威。他也將存在主義心理學融入心理治療之中。曾任教於美國斯坦福大學,目前是該校榮譽退職教授,仍在加州與舊金山執業。亞隆出版的心理治療經典作品備受矚目,包括:《生命的禮物》、《日漸親近》、《存在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此外他還是傑出的小說家,其最為知名的作品有:《愛情劊子手》、《診療椅上的謊言》、《當尼采哭泣》和《叔本華的治療》。


    《當尼采哭泣》(When Nietzsche Wept)從情節來看,是一篇高潮迭起的心理推理小說。作者假托19世紀末的兩位大師(存在主義大師尼采和醫學大師布雷爾,透過史料和名著中呈現的真實、思維觀念和人格特質,將兩人連結成醫生與病人),開啟一段扣人心弦的談話治療。故事開始於身陷對病人肉欲幻想而無法自拔的名醫布雷 爾,在善於親近偉大男性的露·莎樂美的建議下,試圖勸服尼采接受治療,卻麵臨自己的絕望,於是開始了一場不知誰是病人、誰是醫生的心理治療,在治療可能隨時胎死腹中的情形下,經過幾許峰回路轉,麵臨高處不勝寒的疑慮,最後兩人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得以超越自己的人生困境。《當尼采哭泣》榮獲1992The Commonwealth Club小說類金牌獎。2007年被導演Pinchas Perry 改編為電影(www.maizi6.com/Movies/6832/ 或土豆網)。此書2003年被譯為中文,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

 

      剛剛看完的德文版《叔本華的治療》(The Schopenhauer Cure),已於2005年由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中文版,書名改為《叔本華的眼淚》(大概覺得德國哲學家淚腺都比較發達?)。2008年山西希望出版社引進台灣易之新譯本,將書名恢複為《叔本華的治療》。此書“在虛構的情節之外,巧妙地將存在主義哲學家叔本華的一生和標準的團體治療過程交錯編織;一虛一實,相互呼 應,一個關於生命、存在和死亡的動人故事,於焉展開。當罹患癌症,隻剩一年可活的心理治療師朱利葉斯,見到多年沒聯絡的老病人菲利普時,心裏大吃一驚。二 十三年前,菲利普有嚴重的性上癮症,每天沉溺於獵豔行動,直到嘔吐為止。而今,菲利普依然傲慢冷酷、目中無人,卻取得哲學谘詢師執照,全心推崇叔本華 的悲觀主義,認為它可以解答一切困惑。朱利葉斯不喜歡菲利普,卻答應要督導他,條件是他必須先參與團體治療。這個團體裏,有遇見婚姻難題的小兒科 醫師、哀歎年華老去的美麗女律師、成天跟人打架的水電工、對前夫和情人滿懷憤恨的文學教授、無法表達情緒的經理人、缺乏自信的圖書館員……。疏離冷漠的菲利普走進團體治療室,兩眼瞪著天花板,不與人目光接觸,口中卻不斷冒出犀利而絕望的哲學經典,他的加入,宛若一顆特殊的石子,在團體裏激蕩出一陣陣的不 斷擴大的漣漪,伴隨著朱利葉斯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

 

            大師的作品就是不同凡響,這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又教我懂得了許多人生的哲理。無論你是不是心理學專家或心理學愛好者,肯定都會開卷有益。我建議能看英文的人去讀原著,因為再好的翻譯都無法把原著的光彩百分之百地再現於另一種語言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