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母在

(2008-12-31 06:28:43) 下一個

     我們的鄰居弗蘭克和迪娜是八十歲上下的一對老夫婦,待人善良忠懇。弗蘭克八十二歲,不胖不瘦,幹淨利落。臉色紅潤少皺,也沒有老年斑,看上去象六十歲的樣子。他退休前是飛機維修工,在O'Hare 機場做過多年。現在仍然腿腳靈便。房頂的簷槽堵了,他搬個梯子就爬上去清理,站在房簷上也不眼暈。推雪機、割草機都買個舊的,拿出修飛機的技術,鼓搗鼓搗,就像新的一樣好使。修理的時候,蹲蹲起起,利利索索。每周垃圾車收了垃圾後,扔一街空桶。有風會刮到路中央。弗蘭克走一條街,挨家給無人在家收桶的人家把垃圾桶送回房頭兒。我們稱他是“活雷鋒”。

      老伴迪娜兩年前結腸癌動過手術。也許是排毒能力受損,皮膚不好。但老太太樂觀開朗,每天喜歡做做填字遊戲練練腦子。兩人的記憶力、應對都很機敏。我們常讚歎他們在這樣的年紀有這樣的生活質量。

      他們有兩個孩子,兒子在北卡羅來那州開飛機,女兒嫁在本鎮。兒女又各有一子。女兒有工作,遇上學校放假,老倆口就去接外孫來家。老倆口眼神不錯,反應敏捷,還都可以開車。

      上周女兒去佛羅裏達開會一周,他們天天去接外孫放學,待女婿下班過來吃了晚飯再帶孩子走。

      我們住鄰居七年了,看到的一直是老倆口幫助子女們和第三代。去年八十多歲的老倆口甚至自己開車上高速公路,從芝加哥去北卡羅來那州看兒子。上個周末,女兒出差剛回來,過來接兒子。我也湊過去說說話。那個女兒就因為她媽媽講一個鄰居的事時,鼻子“哼”了一聲,便不依不饒地追問:“為什麽‘哼’?‘哼’是什麽意思?”追得老媽結結巴巴地下不來台,令我這個旁觀者都很尷尬。我很想對她說:“要懂得珍惜你身邊有父母在的幸運。怎麽可以這樣對待老邁之年還在為你服務的老爹老媽?” 就連我這個鄰居,每天看到他們的燈光,都有一種安心溫暖的感覺。不能等自己老了才感到對父母的歉疚,到那時悔之晚矣。“樹欲靜而風不止,老欲養而親不在”是怎樣的無法彌補的人生創痛?

      這個周日就是母親節了,我的母親卻遠在中國。她對母親節並不太在意,覺得那是洋人的事,但每年的中秋節和正月初二,她的兩個女兒都離她千裏萬裏不能回家,卻是件不太好受的事情。

      每個母親都不一樣,東西方又有很大的觀念差別。我很慶幸遇上了兩個無私的母親,一個是我的媽媽,一個是我的婆婆。她倆有著相似的成長經曆。都是生在戰亂的年代,都是幼年失去父親的庇護,都為了丈夫犧牲了自己的工作機會,都有個嚴厲的婆婆,又都在好不容易“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之後趕上了現在這個“婆婆伺候媳婦”的時代。

      我自己有了孩子之後,得到媽媽和婆婆輪流來幫忙。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我才開始真正認識到我的幸運和我的兩位母親的偉大。

      我小的時候父母長期居住兩地,直到我十五歲才得以團圓。那時候母親是我的天,也是我的地。我對她又怕又敬,卻總認為自己是小孩子,不懂得為她分憂分勞。母親為了父親放棄了工作機會和夫婦共同生活的基本權力,受了很多的苦。而父親到現在還不說句好聽的,仍堅持那是黨的號召,不是他的過錯。

      我生了孩子後,又與丈夫兩地工作了三年,才意識到母親當年一個人帶大我們四個孩子是多麽不容易。即使今天家務勞動已經與當年無法比擬的情況下,帶一個幼兒,每天也有一萬件細小的事情要做,腦子裏是“按下葫蘆瓢起來”的混亂。而做數學研究,需要注意力絕對集中,腦子長期思考一個問題。“Publish or perish”是實實在在的生存壓力。多虧了父母親幫了我頭兩年,公公婆婆又幫了我第三年,不然真是難以設想。母親那兩年白天忙活一天,夜裏還要起來給小孩喂奶瓶,沒睡過一個囫圇覺。她心疼我,怕我睡不好影響工作,又怕我睡覺沉起不來,餓了小嬰兒。我也怕把媽媽累壞了。她堅持不讓我起來,我又成了小時候,隻能聽媽的話的小女兒了。公公婆婆則放棄了與兒子團聚,而與我住在一起,幫忙照料孫子。

      這段時間裏,我在將心比心的平等視角裏,感受到我的母親和婆婆的無私、勤勉和偉大。我也是以自己的生命來愛孩子的,但有些事情我知道我做不來。比如:家裏不管誰要出差或旅行,兩位母親都會包餃子送行。不論多早走,她們不用鬧鍾都會更早起來。其實一定是一夜沒睡沉。任你怎麽勸也不行。我甚至故意說不喜歡吃餃子,上了飛機一打嗝兒難聞著呢。這下子更麻煩了,得做兩樣兒,吃了別的,還得吃幾個餃子。這是“規矩”!其實是“兒行千裏母擔憂”,是母親對旅途平安的祝福。

      另外我是個喜歡海味的人,自己喜歡吃魚,還覺得洗魚剖魚是件令人厭煩的事情。兩位母親卻不厭其煩地做,我媽媽還會經常紮破手。做好了,媽媽舍不得吃魚肉,隻揀點邊邊角角。婆婆則根本不吃魚,嫌腥。那又洗又剖的時候豈不是更腥?婆婆給我們種下的韭菜年年收獲,我們周圍的朋友也大飽口福。就是這些平平凡凡的小事讓我感動,她們能鋪下身子做最髒最累的事情,隻要家人高興享受,她們就樂而不疲。

      我知道好多事情我做不到。象擦廁所的事情我是任勞不任怨的。憑什麽男人“瞄不準”,卻裝著看不見也聞不見,非得女人去擦洗?

      我想母親被子女依賴本身也是一種快樂。有父母在,子女永遠長不大。我哥哥已經五十多了,每周末回家吃老媽做的飯也二十多年了。我探家時幫老媽去提過菜,擠汽車,還得過馬路,到了家手指頭都墜得麻木。擠汽車,過馬路,對七十六歲的老人已經夠讓人擔心了,還提著十幾二十斤東西。我幾次建議哥哥騎車買了菜帶回去,老媽卻嘴硬說不用。做子女的有父母在,心理上總是有個依靠。

      我希望父母能夠明白,你們的平安健康比硬撐著去為子女服務更重要更有價值。很多事情在我們是舉手之勞,在你們卻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風險。學會保護自己,學會享受生活,學會高興地接受子女的孝心,也給我們一個表示愛心的機會。否則我們又良心何安?對於子女的孝心,你們隻要高高興興地接受,也可以學西方的方式說一聲“謝謝”,但一定不要拒絕。這樣各方都心理平衡,全家都其樂融融。

    古人說:“父母在,不遠遊”。在現代的社會裏已經無可奈何地難以做到了。隻要父母平安有質量地生活,隻要那個溫暖的家裏有著那盞明亮的母愛燈,走遍天涯子女的心都是有根的蓮藕,而不是水上的浮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