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貓經(3)- 改行還是不改行?
(2012-04-27 12:18:31)
下一個
先說兩個詞,Job(工作)和Career(事業/職業)。一個人如果隻奔找個Job,基本上會按收入的高低,地位的高低,和權利的大小作決定。一個人如果為Career,基本上按“意義”作決定。
舉個例子,我曾經有過一位老板,原本是醫學博士候選人,讀到一半的時候,覺得再也讀不下去了,有一天他找到他的導師,谘詢他是否應該繼續讀下去,因為,從成績來看,他的前景還相當不錯。他的導師讓他回去想兩個問題:
1)除了醫還能不能幹別的?
2)這一輩子不幹醫會不會死?
為此, 我的老板專門休假去了一趟歐洲。40天後,他去見導師。
他的答案是:
1)除了醫還能幹別的。
2)不幹醫也會活得很快樂。
導師聽完他的答案後說:“那你就碩士畢業吧。因為,你就是醫學博士畢業了,也隻是為了一個Job。我需要的是醫學科學家。是那些如果不幹醫就活不下去的人。醫是他一生的Career”。
所以,一個人要想清楚為什麽要改行,如果隻為一個工作,有一份還行的收入,其實幹啥都一樣。如何取舍沒有太大區別。如果正是為了要幹一件能成就自己個人意義的事業,就值得花時間精力好好想。
第二,人和人不同,人的恩賜也不同。比如說,李安愛電影,他的恩賜也是拍電影,他也選擇了拍電影,那麽他就會事半功倍。在他成績斐然的同時,他也覺得滿足和實現了他的個人意義。換一個人,如果沒有拍電影的恩賜,硬要去拍電影,經過努力,他也能拍,也許還能拍出別人認為不錯的片子。但是,他在取得所謂成功的同時,他不會滿足,也不會覺得有多大的意義。也許,他還會羨慕別人編程序的日子。
所以,一個人認識自己很重要,認識自己的恩賜更重要。一個人做自己恩賜所長的事兒不但重要,而且一定會從其中得到滿足。
第三,談一下自我認識。自我認識的過程是單單隻對自己誠實的過程。它要求人放下一切能看得見的外來影響,來客觀地進行自我分析。傾聽自己心裏的聲音。其實,有很多現成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發現,測試,確定我們自己的恩賜在哪裏,適合幹哪一類型的事兒。
但是,發現了以後又該如何呢?幹任何事都是有代價的,而且,沒有人可以保證你一定能達到預想的成功。所以,開始以前,坐下來計算一下代價非常有必要。
最後,談一下夢想和現實。夢想很浪漫豐滿,它讓你成為自由的人。現實很殘酷骨感,它逼你成為被捆綁的人。人的一生就是在夢想和現實之間穿梭,今天進入夢想,明天掉進現實。所以,能取得所謂成功的人就在於不但敢發夢,而且,在殘酷的現實裏,一步一步堅持並靠近夢想。在這個過程中,律己很重要。
年初,我的AVP老板宣布提前退休,全部們上下嘩然。一位女性,在有8萬員工的公司能作到總裁級別的位子,在最如日中天的時候,突然宣布退休真的讓人有點兒不解。難道就不能再忍乃一下嗎?有趣的是,這種立刻,不能再等的欲罷不能隻有當事人能明白。也許,屈從於現實,她已經多次讓步了。如果這次她不再堅持,可能就真的沒有機會了。
追風式的隨大流改行是人生的陷阱。人家一改可能就如魚得水了,自己一改就進了煉獄。
所以,改和不改,不在於什麽職業的工資高,而在於你的專長和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