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的俯衝

跳入三界內,遊戲五行中
個人資料
正文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2010-12-11 17:29:10) 下一個

六耳的第一個帖子“國男情節”,是隨興之作,我覺得不錯。後來因為有人罵她,她就起了做觀念藝術的念頭,所以後來一係列帖子,都屬於這個計劃,她後來的帖子裏也解釋了,我不多說。我個人看,她的這個計劃有很多漏洞,但是每一個藝術行為都帶有很大的隨意性,最重要的還是能夠把握和掌控這個隨意性以及懂得最後怎麽去解釋它。她曾經兩次說不去發貼了,但是到今天還在繼續發帖,說明她一直在反思自己的計劃,而且我看這個過程實際上是成功的。還是實話:我跟她討論這個計劃的時候,說她把計劃的主題定為“女權”比較牽強,我最感興趣的,是網絡交流以及個人底線這個話題。

說“女權”,婭米曾經說六耳的一篇文章“內行看太淺,外行看太長”,有一定道理。我還想加一句:在我們的認知裏,有有意識的認知和無意識的認知。以“女權”來講,我相信很多人是pro的,特別是海外知識女性,但是這就跟出生在民主社會的人對於民主的認知一樣,他們生下來就有話語權,所以認為有話就說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這就是無意識的認知。同樣道理,我們長期生活在一個相對尊重女性,並且法律相對保護女性的環境裏,我們很多人對於“女權”的認知也是屬於無意識的認知。而且很多人根本沒有意識到,在他們的認知的最底層,他們其實是反女權的。而六耳的一係列帖子,目的正是要讓讀者從新思考“女權”,最終還是要從無意識的女權主義走到有意識的女權主義。

“女權主義”,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不討好的詞,連我對這個詞都有一定的保留,因為這個詞讓人聯想到“脫”,聯想到“身體寫作”,聯想到一些激烈暴露的行動。曆史上的女權主義者基本上都是以暴露身體並且誇大這種暴露來作為宣揚自己的信念並且和男權進行對抗。今天,甚至很多女權意識濃厚知識女性對她們的行為都持有保留態度,但是不要忘記,正是她們的這種過激行為喚起了有意識的女權思考,並且為我們創造了今天這個男女相對平權的社會。

很多姐妹對於六耳不能接受的地方在於她文章裏對於性的宣揚,其實,女性如果對於自己的性沒有意識,對於性快感沒有意識,實在是不能稱為真正的女性。在強大的男權社會裏,女人除了身體,一無所有,她們被迫以身體作為反擊的武器,和男權進行對抗。這個道理我相信大多數知識女性都懂得,隻不過返回到前麵那句話:很多知識女性對於女性身體和性快感的認知仍然是無意識認知。

很多人會說:性解放,那是人家嚼爛了的東西,現在拿出來說事,沒有新意,也沒有現實意義。實際上,女權運動在西方已經取得了一定勝利,這是事實,但是中國仍然是一個男權當道的國家。很簡單的一個事實:網上的ID們會罵六耳是“八國聯軍慰安婦”,這個詞用來咒罵女性,惡毒之極,但是同樣一個男人,如果在網上炫耀他有同樣的性經曆,會有人罵他“八國聯軍慰安夫”嗎?不會!而且會有相當數量的人認可他,而且這些人裏麵會有相當一部分的女人!

我的一個女朋友因為丈夫有外遇而離婚,當她在為丈夫的外遇痛不欲生的時候,她周圍的人居然恥笑她沒本事,拴不住男人,她的母親則認為“哪個男人不偷腥”,讓她忍忍,這樣有權有勢有發展前途的男人去哪裏找?

這個故事絕不是個例,而且不僅在中國,看看文學城的論壇裏的八卦貼你就知道了。前段時間火爆一時的家爆貼,居然有人認為“不懂事”的女人就該打——那麽,尋花問柳的男人是否也該打呢?什麽是“懂事”的女人?是懂得男人心理和遊戲規則的女人嗎?這其實就是無意識的anti femini,就像很多老鄉從來不在公眾場合批評政府一樣,因為他們已經接受了政府製定的遊戲規則,並且深入骨髓。

很多人一聽到“女權”就會聯想到像男人一樣的女人,似乎女權就是要女人去和男人爭奪權利,平起平坐。其實,“女權”的真正目的無非是要讓女人獲得社會的尊重和認可,獲得男人對女人的獨立人格的尊重和認可,而要獲得男人的尊重和認可,女人必須首先從傳統的男性道德觀念中跳出來,認識自己,尊重自己。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網上咒罵女人最惡毒的,往往正是女人,而她們對於女性的咒罵,往往是以男性的道德角度為出發點的。

實話說:六耳在網上的整個行為過程,我即便作為一個知情者也並非完全接受。比如有些網人會認為她高高在上,打著藝術家的旗幟戲弄網友,我曾經也有過這個感覺。而且我至今認為那是她決策中的一個錯招,但是我能夠理解她這個行為,因為她沒在跨壇出入過,沒有把這裏作為一個思想交流的平台,而我們在那裏多少有一些朋友,有一些共同的喜怒哀樂,有更深刻的感情,這是一些德語叫做zwischenmenschlich的東西,更加complex。而六耳第一次上網是在去年她懷了雙胞胎之後,孕脤反應極大,無法作畫,所以開始在網上寫一些文章,她很少玩論壇,即便在論壇發帖也很少回帖。看到感興趣的人她就主動跟人家搭話,私下交流,如果談得攏,對方又在德國,她會想盡辦法跟人家見麵,我就是這樣認識她的。她對網絡的complex認識不足,這是她計劃裏的一個大漏洞,但是她的計劃在不停的改變中,我覺得她的改變方向是尋求更多的理解和認同,我也很高興她做了這樣的改變。

拋開六耳的初衷,我說過,我對於六耳這次的觀念藝術感興趣的地方在於語言交流的誤區以及人的接受極限。看看回帖ID態度的轉變,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論題。

六耳最受爭議的帖子,其中一個是她的“性生活的問題”,對於很多女性來講,性生活應該是一個極其隱私,“關起門來講”的話題,我完全可以理解。這也是為什麽我說很多知識女性對女權運動者持有保留態度的原因,這裏麵有一個道德觀念和習慣的問題,還有一個道德底線的問題。我也不是一個打開門談性的人,但是六耳這樣做是故意的,沒有這些過激的言論她不可能引來那麽多眼球,引起那麽多爭論。而她的目的正是為了讓大家在爭論中思考。或者說,讓願意思考的人在爭論中思考,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思考。她曾經跟我說:她覺得有意識地做人才是人生最大的樂趣。我理解她的出發點。

確實,我們都是成年人,我們可以用更理性的方式去討論。但是,正是由於我們習慣了我們的理性,反而經常被理性左右和桎梏,生活在我們認可的理性裏,而拒絕一些我們陌生的東西。六耳所采取的方式,在很多人眼裏,非常過激甚至幼稚可笑,我在最初也有這樣的想法,隨著眾ID的回帖所反映出來的思維走向,我吃驚地發現很多我認為是常識的東西對於另外的人來說根本不可理喻甚至無法接受,同時,我發現自己的一些觀點其實是建立在成見之上。另外,在網絡上,理智的探討往往是不討好的,通常隻能在同一層次的ID之間進行。

 六耳最受爭議的帖子之二應該是她的“莎士比亞”那個帖子。這個帖子是一個有趣的話題,因為我發現,很多pro六耳,或者是站在中間地帶的人都從那個帖子之後開始對她反感,認為她是一個罵街潑婦,而一直anti六耳的人,更是自此認定她是一個流氓,並在字麵上大做文章。六耳自己對她那天發的兩個笑話非常得意,因為兩個笑話都是她現編的,她的意圖在於用這種方式高訴大家:並非看上去風雅的就是真風雅,外表粗俗的就是真下流。我個人覺得,“莎士比亞”之所以引起眾怒,是因為她所用的語言觸及到了很多人的語言底線,在眾人的詞匯庫中,“逼”這個詞是相當下流的,根本不可用作書麵的正式陳述。實話說,我開始對這個帖子也有點吃驚,但是我們畢竟是朋友,我知道六耳的詞庫裏沒有絕對的好詞和壞詞,隻有她認為合用和不合用的詞。說實話,迄今為止她也不認為這個帖子有什麽不妥。這是她與眾不同的地方,但是也確實是她容易引人誤解的地方。

我相信作為一個觀念藝術行為作者,六耳確實還很稚嫩,我是這麽看,我們在藝術界的朋友也認為她的策劃還不夠成熟。不過每個作者都有一個從稚嫩到成熟的過程,所以我說我很高興看見她在不斷反思和改進自己的計劃。另外,我其實不讚成她對自己計劃的公布,因為不成熟的東西拿出來確實會令方家發笑。而且有會被人盜用理念的可能,在信息時代,新穎的理念是最可貴的資源。不過反過來看,這難道不正是她性格率真才會這樣做嗎?

六耳這個理念的魅力在於網絡的互動作用,她雖然對自己的計劃又一個大致的策劃,但是她的帖子所引起的後果是她自己都始料未及的,尤其是各個ID的觀念轉化。網絡是個大舞台,再好的演員不小心都會露出馬腳,這一點,我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

我對六耳這個觀念藝術行為感到興趣的地方還有一個是網人對於ID後的真實的理解。總的來說,我們人類是以對自身認知的基礎去理解別人的,而這種理解又分為開放的理解和先驗主義的拒絕理解。相對於開放理解的能夠拋開自身經驗,接受異類,拒絕理解的人大部分是用自己的道德去框畫他人的行為,這後麵隱藏的其實是對自身成型的道德體係崩潰的恐懼,出現六耳是寂寞潦倒的無名藝人,畫放在地下室賣不出去這樣的“人肉搜索”,我一點不覺得奇怪,這隻不過是封閉思維的一個比較普遍而明顯的事例而已。

羅素曾說:須知參差百態,乃是幸福本源。我無意對proanti六耳的ID們做任何道德評價,相反,我衷心希望喜歡思考的人在這場觀念藝術行為中找到思考的樂趣,封閉思維的人更加鞏固了他們的道德世界,大家高興,世界太平。但是六耳不是我,六耳希望說服眾人,希望大家都跟她一樣進行有意識的思考,她是一個真正的樂觀主義者。這樣的人我懂得珍惜。

我也無意為六耳做什麽辯護,網絡名言: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說實話,我早就知道,一個人不可能被所有人接受,而且我覺得這樣是最好最正常的狀態,不然這個世界豈不太過無聊?我之所以說這麽多,是想以一個旁觀者和知情者的身份用比較大眾化的語言還六耳一個公道而已。而且因為我了解六耳,別人可以猜疑她搏出位,笑話她不知羞恥,但是我知道她不是木子美,她是一個母親,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這是她的底線,因此我非常不齒那些辱罵她的人格的ID,也因此非常感謝知府,謝謝你用一個母親的心去了解了另一個母親的心。

話說至此,已有煽情嫌疑,違反我一貫行文原則。套用韓寒的話:名家算個P,誰也別裝  B,因為最近才知道我自己居然也算一枚大蝦,那就再加一句:大蝦算個P,誰也別裝 B。你理解六耳也好,不理解六耳也好,你說我跟她沆涅一氣也好,說我跟她一樣搏出位也好,你說我真也好,說我裝也好,反正我想說的說完了,愛誰誰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過耳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豪豬的評論:
哇,你好牛啊!怪不得叫豪豬,嗬嗬
我一直以為是hang nie yi qi,怪不得找了半天找不到,氣死了
謝謝一字之師,揖
豪豬 回複 悄悄話 沆瀣一氣

hangxieyiqi

得罪得罪,我也趁機把這個我隻會用不會讀不會寫的字給查了一查
過耳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婭米的評論:
婭米,我開始也覺得不好玩,後來覺得好玩了。因為有些意外驚喜
過耳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adacat的評論:
嗬嗬,偏不刪,當罪證留著:)
你所的我都明白,不過我不是六耳,我在跨壇混過,既然給人揪出來了,對幾個點頭姐妹總該有個交待。至於人家看了怎麽想,我也不能做主

撇清自己,有點哈。不是說了嗎:大蝦算個P,誰也別裝 B,有的能撇清,有的沒準越撇越不清
婭米 回複 悄悄話 整個事件,實話說,沒勁!我早說了,不要測試大眾,沒什麽好玩的。
adacat 回複 悄悄話 過耳,這篇文章好,但是很圓滑,有撇清自己的嫌疑。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發在博客很酷,發在論壇,有點未能脫俗。不接受六耳的,看過也不接受,能接受六耳的,不說也會理解。俺言重了,你看過就刪掉。

俺支持六耳來kt,是她能帶來新鮮的血液(很自私)。她敢說敢做,我等做不到。希望她還來kt,不然那裏的聲調太市儈太單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