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2009-05-03 11:41:09)
下一個
無題
雪鐵龍
2004-09-26
我的一個朋友,曾經的名牌大學中文係畢業生,九○年就到了德國,讀
書,工作,結婚,到現在十幾年了。她說:剛來的幾年經常想家,也很矛盾,
覺得自己夾在兩個文化之間,無所適從。可是如今,看書看雜誌都是德文的
居多:因為中文書的題目已經很難引起共鳴。專業書中文的幹脆就看不懂
(在德國她學的是計算機),加上工作繁忙,還要照顧孩子家務,也沒有時
間去思鄉了,甚至對中國文化的懷念也越來越淡。她的先生也是中國人,兩
個人有時候談話自然就轉成了德語。在交朋友方麵,他們並不刻意結交中國
同胞——當然也不排斥。可是他們千方百計地送自己的孩子去中文學校學習
漢字和中國文化,我想這其實也就是他們對自己作為中國人的一點堅持吧。
同村住的中國家庭,丈夫八○年代末公派到德國留學,後來留了下來,
還認了對沒有子女的德國夫妻做養父母。六年前回國娶了位中國太太。這對
夫妻非常有意思,可以稱得上入鄉隨俗的典範,他們聖誕節的時候一定要去
村子裏的聖誕市場,和村裏人拉拉家常,喝兩杯啤酒;村子裏最重要的傳統
節日射手節更是每年一項必不可少的家庭節目。兩個人做起事來都是一個勁
地模仿本地人,花園的草地要每個星期割一次草,廚房的窗戶要掛上半截的
白窗簾,星期天下午一定要喝咖啡吃蛋糕……,不過因為作為導師的養父母
畢竟是上一代的人,他們的德國朋友也多是些老頭老太太,按照這些人的指
導布置出來的生活,未免有點滑稽。何況這種生活的表麵根本無法掩蓋他們
骨子裏的中國化。
我老婆有幫姐妹,裏麵有好些人是“嫁過來”的—這個詞說的是嫁給德
國人的中國女人—她們以前在國內也屬於白領一族。到了德國,因為大部份
學的文科,加上孩子家務一大堆,找工作不容易。但是這些人裏麵也有分別:
有的就安於平淡,相夫教子;有的不甘心,抽空讀點書,找點事。因為伴侶
是本地人,對本地的人文了解更直接,也更容易進入當地的社交圈。但是另
一方麵,因為對於德國文化的了解多來自她們的伴侶,所以她們有時候會給
人傳聲筒的印象。而且她們大部份都是三十歲左右才定居異鄉,文化定位比
較厲害,困惑也更深些。
這種中西交織的文化困惑,反映到待人接物方麵,往往非常有趣:比如
說她們中的有些人會一邊對這裏的德國婆娘感到憤然,因為她們竟然看不起
她們,其實她們,堂堂的大學畢業生,才不屑於跟這幫人為伍!另一邊,如
果說到中國人,她們又十分地不屑——尤其是純中國家庭的中國人——即使
對方的學曆和她們相當,甚至高過她們,因為這些中國人沒有接受德國文化
的熏陶,說話大聲,行止粗陋,很讓她們丟臉。但是實際上她們又離不開這
些中國人,這些人也許夠不上她們的朋友,但是起碼在有些時候,是一劑必
不可少的解毒藥—解的是思鄉的毒。這裏麵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以前學的
是英文,到了德國好多年,拒絕學習德文——因為那是個鄉下人的語言,而
且根本德國就沒有文化——在家裏用英文寫小說。我隻有真心希望這位女士
有朝一日寫成一本暢銷書,可以有能力移居她神往的文化之邦。
當然在德國的中國人遠不止這麽些,比如有以前的坐台小姐嫁過來的,
來了十幾年在家裏跟老公還要借助形體語言交流;也有借留學過來打工的,
到最後沒法延長簽證就找個當地人假結婚;更有就是開餐館,中醫診所的,
或者是像我這樣半路出家的,行行種種,一下子也說不好。
出國好不好,這個問題大概跟“婚姻好不好”一樣難以回答。說不好的
人說:千辛萬苦打江山還要遭受文化定位的折磨,何苦來?說好的人說:起
碼這裏有自由,有安全感,對孩子就再好不過了;實際一點的人說:如果說
打江山,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辛苦的。人生到三十歲上下,總要慢慢
承受責任和生活的擔子——這擔子在哪裏都是不輕。魚和熊掌,既然做了選
擇,就沒有後悔的餘地。與其吃著碗裏,看著鍋裏,倒不如好好細細品味屬
於自己的一份。再說如今什麽年頭了?實在想家的時候飛機票也不是貴得那
麽厲害!
我的一個朋友說:當年出國是個錯誤,現在如果回國,那就是錯上加錯。
這麽些年來,每當別人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有時候是那個說不好的
人,有時候是那個說好的人,當然更多的時候,是那個自作聰明的實際的人。
到現在,我是啥也說不出來,啥也不想說了。
反正世上不會後悔藥,生活也不可能是微軟的WINDOWS ,可以一不如意,
一不小心,點一下REDO又重來,那麽,說那麽多,又有什麽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