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這恐怕是全中國最倒黴的人,我都想分一半運氣給他

(2022-04-27 07:31:27) 下一個
作者 | 宅少

來源 | 書單(ID:BookSelection)

 
《一代宗師》裏麵,葉問曾說:“如果人生有四季,四十歲前,我的人生都是春天。”
 
這話要放在沈誌華身上,正好可以改成:“如果人生有四季,四十歲前,我的人生全他娘是冬天。”
 
在我所知道的人裏,沈誌華絕對是最倒黴的那個。
 
也不知道老天爺到底對他有什麽意見,每走一步,就要給他挖個大坑,見他稍微順一點兒,就要把他摁倒在地,摩擦摩擦。
 
以前我不信命的,知道他的故事後,我信了。
 
來,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1950年…
 
01
1950年,沈誌華生在北京一個高幹家庭,父親是勞改局副局長,母親是公安部處長。
他聰穎好學,從小到大考試門門滿分,一路讀到北京最有名的四中。
像這樣的孩子,當然要立一個高遠的誌向。
小時候,他讀過一套叫《科學家談21世紀》的書籍,裏麵講述了許多對未來科技的構想,深深影響了沈誌華的世界觀。
於是乎,小沈同學立誌做一名科學家。
小沈真的是“命運的寵兒”:16歲那年,空軍到四中招飛行員。
沈誌華本想考清華。
老師開導他說:“你當科學家,是為國家的利益,你去當飛行員,也是為國家的利益。”
沈誌華覺得很有道理,以後在天上開飛機,也是為國效力嘛,隨即跑去報了名。
沒想到,體檢完畢,全校100來人,就他一個人身體合格。
至此,沈誌華的運氣,都可以打99分。
但稍微熟悉中國曆史的人都知道,一個1950年出生的孩子,會在16歲時遇到什麽。
1966年,wg來了。還沒畢業,學校就停課。
飛行員的事也黃了。同時,因為曆史問題,母親受到審查。
為了不上山下鄉,沈誌華隻好參軍。第二年,他當上了海軍航空兵。
這下好了,飛行員沒當成,改地勤了,開飛機改修飛機了。
沈誌華心說:“行吧,修就修吧,總比插隊強。”再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到了部隊,沈誌華的優勢非常明顯。不少學員都是農村的,文化底子薄,數理化都不懂。
沈誌華每天刻苦學習,鑽研技術。部隊9點熄燈,他還拿個電筒在被窩裏學。
一年不到,他就當上技術骨幹,成了最受器重的機械師。
連師長的轟炸機都由他來專門維修。
有一次開技術會議,師長拍拍他的肩膀:“小夥子不錯,好好幹,以後你是中國航空兵的未來!”
心裏那叫一個美啊。
這時的沈誌華,還以為前途一片光明。實際上,一幅悲催的人生畫卷正在他身上徐徐展開。
接下來,你將會充分了解到:

當命運想玩殘一個人時,它是如何不擇手段的。

02

沈誌華當兵的第三個年頭,領導找他單獨談了話:
“小沈啊,我們準備安排你入黨,進領導班子,你好好表現,我們都很看好你。”
沈誌華激動地回去,鑽研技術更加刻苦。
可突然有一天,部隊開大會宣布:“沈誌華,複員!”
沈誌華一聽,傻了。
我不是祖國航空兵的未來嗎?怎麽讓未來複員了?
他百思不得其解,找到領導追問原由。領導對他說:
“原因我現在不能告訴你,但複員對你來說是件好事,你在部隊已經沒前途了。”
沈誌華想不通,自己這麽上進,憑什麽就沒前途了?
他委屈、痛苦,望著心愛的飛行,肝腸寸斷,心如死灰,沒事兒就喝瓶酒,跑到飛機坪上抱著飛機痛哭流涕。
為了當好機械師,熬過多少夜晚,不就是為了學好技術,為國貢獻一份力量嗎?
為了響應號召當飛行員,連清華都不考了,現在當兵當得好好的,又讓我複員?
整個人的世界,一下子變得暗淡無光。
複員後,沈誌華被安排到石景山發電廠,從風光的技術兵變成一個燒鍋爐的。
當初在北京,他像個鬼魂一樣飄著。
挺了半年,才振作過來,覺得不能就這樣放棄,於是開始自學.
每天上班9個小時,晚上加班學4個小時,連家都不回,一口氣把高中數理化知識全學紮實了。
過了兩年,聽說大學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沈誌華覺得機會來了,等的就是這一天。
結果上級告訴他,考試,你沒有資格。
正好,當時部隊指導員來北京出差,把沈誌華叫過去,告訴了他一件更叫人摸不著頭腦的事:
“知道為什麽讓你離開部隊嗎?因為你殺了人了。”
沈誌華目瞪口呆:這麽殘暴的事我怎麽不知道?
原來按照規定,部隊必須調查培養對象的政治曆史。
指導員曾在監獄裏遇到一個紅衛兵說:“沈誌華是聯動分子,當初還殺過人!”
指導員聽後大吃一驚,四處調查,但始終沒有實據。
回去跟領導一說,領導大筆一揮,批了八個字:事出有因,查無實據。
然後說:“讓他複員吧。”
要考大學,就必須撤銷檔案記錄。
沈誌華四處走訪,終於找到了舉報者,開門便問:“你認識我嗎?”
舉報者說:“不認識啊。”
沈誌華氣得:“你都不認識我,幹嘛誣陷我?還說我殺過人?”
再往下問,對方居然是他哥哥的同學,對方誣陷的理由也很任性:
“我也是為了自保,我想把你供出來,能早點放我出去。”
沈誌華很想發作,但發作也回不了部隊,隻能暗自氣惱。
然後說:“你快給我寫個證明,幫我把檔案撤了。”
問題完美解決,第二年,沈誌華如願報考大學。
這一次,他誌在必得。果然,成績下來後,拿到京津唐地區係統考試成績第一,數學還是滿分。
清華老師都上門找到他說:“孩子,你這麽優秀,正是咱們國家需要的人才,清華歡迎你!”
心裏又美了。
隻要考上清華,就離當科學家近了一步。那就等著拿通知書吧。
誰知就在那一年,中國曆史上出現了著名的“白卷英雄”張鐵生。
這小子不但不好好考試,還在卷子背麵給上麵寫了封信,說:

“對於那些多年來不務正業、逍遙浪蕩的書呆子們,我是不服氣的,而有著極大的反感,考試被他們這群大學迷給壟斷了。

 

在這夏鋤生產的當務之急,我不忍心放棄生產而不顧,為著自己鑽到小屋子裏麵去,那是過於利己了吧。”

信被送上去後,上麵覺得很有道理,並給出一個神邏輯:凡是考高分的,就是瞧不起工農*階#級&。
就這麽巧,沈誌華辛辛苦苦考了高分,但並沒什麽卵用。
最後廠裏一個總分15分的起重工被送進大學,而領導對沈誌華的看法則是:
“你考這麽高,每天不專心工作,就想著讀大學,這是不是辜負了組織對你的信任?
沈誌華很想發作,但發作也進不了清華,隻能暗自苦惱。
又一次把球運到門前,門還是空門,拔腳就要射了。
結果呢,不是球被敵人抄了,也不是終場哨響了,是不知道哪個缺心眼的直接把你罰出場了。

給沈誌華氣得,一把火把書全燒了。

03

燒完書的沈誌華,並沒有就此沉淪。
他越想越不明白,自己一心科技報國,為何總是報國無門?
這時,他把眼光抬高了一點,準備探究探究從不關心的政治問題:
到底什麽是社會主義?馬克思思想講的是什麽?我們到底是怎麽變成今天這樣的?
他一邊當鉗工,一邊到處找書看。哲學、曆史,想盡辦法涉獵,想看看馬克思和恩格斯到底說了什麽。
書看得多,文筆也練出來了,很快就被調去當宣傳幹事。
好事一來,壞事緊跟著就來了。
1976年的一天,廠裏領導突然找到他說:“最近在查政治謠言的事,你出去避避風頭。”
迅速安排沈誌華去廣州開個會。
在廣州,還沒等他明白過來怎麽回事,人就直接被送進了北京半步橋監獄。
而且,罪名不是一般的大,叫做“散播分裂謠言”。
原來那時候,書讀得多,沈誌華的想法也多。
加上他是高幹子弟,經常在政治圈兒邊上遊走,就接觸了一些消息。
1976年,周總理去世,政治空氣很緊張。沈誌華跟著人家東聊一句西聊一句,撿了些反對“四人幫”的話。
沒想到禍從口出,立馬被盯上了。可當時傳小道消息的人很多,為什麽偏偏是他?
不清楚,不明白,不解釋。
進了監獄,沈誌華分外孤獨,就問:“能不能讀書?”
審查員說:“你讀什麽書,好好反省你的政治問題!”
沈誌華說:“那我得學馬列啊,不學馬列我意識不到我的錯誤。”
審查員一聽,好像是那麽回事兒,問他想讀什麽。
沈誌華說:“那麻煩你們給我一本《資本論》吧,我一定深刻反省我自己!”
在監獄蹲了幾個月,《資本論》剛讀完第二部分,四人幫倒了。
重見光明後,趕上大學重新招生,沈誌華覺得希望之光又迎麵撲來,屁顛兒屁顛兒跑去報名。
結果,人家又把他踢了出來:對不起,你還沒平反。
沈誌華連忙去找公安局,公安局卻不給他平反,理由是:對不起,我們沒抓過你。
沈誌華都傻了:“你們沒抓過我,那我《資本論》在哪兒讀的?”
公安局的道理也很硬氣:“我們不知道,反正我們這裏沒有抓捕材料。”
沈誌華很想發作,但發作也不能為自己平反,隻好又在心裏罵了句:你×××。
就在沈誌華感到徹底絕望時,《人民日報》登了一則新聞,說北京公安局長自殺了。
而且在他櫃子裏,發現了秘密卷宗。打開一看,原來是沈誌華母親跟葉劍英秘書有私交。
為了收集葉帥的黑材料,四人幫就授意北京公安局長抓捕他這個普通工人。
此案還被內定為中國16個重點案件之一。案宗一經曝光,沈誌華時來運轉。
那一年,人才青黃不接,許多機構在社會上特招。沈誌華同時報考了社科院和新華社,還都考上了。
隨後,他被當做自學成才的典型,被《北京日報》猛誇了一通,緊接著,進社科院、上班、辦報、考社科院研究生、以優異的成績被錄取……
一步一步,都踩在點兒上了。
一切看起來,是那麽一帆風順。
直到有一天,某領導突然敲門:“你最近是不是寫了什麽東西?”
沈誌華一聽,隱隱覺得大事不妙。
當時他確實寫了篇文章,在研究馬列主義之後,探究中國的“左~~傾”問題,對中國經濟模式提出了一些質疑。
誰知這篇稿子落在了某重要領導的手上。這位領導一看,說:“看來這個沈誌華,是個持不同政見者。”
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沈誌華心一沉,難道我又要完蛋了?
別急,好戲還在後頭。

04

得知通知書被扣,沈誌華趕忙找到了這位領導,跟領導聊了聊自己的情況:
“我一直是在努力學習,把所學的知識拿來建設國家。那篇文章,是我做的一些學術研究,可能看法還很膚淺,但絕對沒有不同政見。”
領導表達了一下看法,覺得沈誌華是個好青年,有才華,點撥了兩句,又問他的出身。
沈誌華自報家門。
領導說:“哦,原來是自家的娃,你放心回去吧。”
沒幾天,被扣的通知書就下來了。
拿著夢寐以求的通知書,沈誌華幾乎喜極而泣。
這下,可得好好幹一把漂亮的。
因為之前通讀馬列、哲史,沈誌華底子比同學厚得多,別人一節課聽下來,根本消化不了,他卻輕輕鬆鬆。
讀研究生期間,沈誌華先後在《社會科學戰線》《世界曆史》《世界史研究動態》發表了8篇論文,都是關於現代史和蘇聯新經濟政策的,連《人民日報》也轉載過他的文章。
那可以說是他前半生最順的一個時期,學問做得精深透徹,人脈打得四通八達。
接下來,隻要安安心心做學問,不亂講話,不招惹是非,要實現當初理想,絕不是夢,但是……
但是請不要忘了:
對沈誌華而言,厄運就像影子。
陽光越是強烈,影子也越深邃。
就在離研究生答辯還差16天時,公安突然闖入沈誌華家中,直接把他銬走了。
這一次的罪名,一樣的叫人摸不著頭腦:官方稱之為“間~諜罪”。
進局裏一問,沈誌華隻能嗬嗬。
1981年,裏根當選美國總統,對華采取強硬政策,在紐約逮捕了一名中國人,聲稱係中國間~諜。
出於對等報複,中國開始尋找在華美國間~諜,逮捕了一名在外語學院教書的美國博士生,此人專門研究中國農村包產到戶問題。
交流學習中,沈誌華幫他找過一份資料,於是被判為間~諜。
其實,沈誌華提供的資料,不過是12本社科院圖書館的雜誌。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普普通通、任何人都能去借閱的那種雜誌。
就這麽著,沈誌華又被送進監獄。
這一次,沈誌華不想發作了,他隻能苦笑,而且連說“你××”的心情都沒了。
就這樣被命運打倒嗎?
並沒有。在遭遇了那麽多曲折痛苦後,沈誌華早就不是抱著飛機嚎啕大哭的年輕人了。
進監獄後,他竭力保持平衡的心態,先考慮清楚未來的方向:
自己已經32歲了,就算能從監獄裏出去,有這份前科,單位也不會要他,工作也不好找。
實在不行,就去偏遠山區當個鄉村教師,自己的水平足夠,不至於吃不上一口熱飯。
把人生投入最壞的設想,他反而鬆了口氣。
蹲了幾個月,沈誌華又閑得發慌,想到自己的答辯論文還沒寫完,那些材料在腦海中飛來轉去,於是他又想寫論文。
監獄裏沒筆,他就把牙膏皮卷成細卷兒當筆,問看守員要了一套馬列選集,在書頁的空白處寫論文。
白天,他出去勞動,晚上,埋頭寫稿。
一邊寫還一邊給獄友講曆史故事,講著講著,大家都提起興趣了。
沈誌華說:“那你們不能白聽啊,得幫我做材料。”
等家裏人送完書,他就在書上畫重點,讓獄友抄卡片。
一年下來,床底下碼了厚厚的一堆書,沈誌華在監獄寫出了人生中第一部學術專著,長達40萬字。
1984年,沈誌華重獲自由。
他的老領導很想把他弄回社科院。
老領導努力了,但社科院不收他,更不給他頒發畢業證書。
為了生計,他搞過生態農場,辦過機械加工廠,在北京街頭推車賣過水果,還一個人跑到雲南大山裏收購幹紅辣椒,運到北京賺差價。
結果錢沒賺到,賺了一身虱子。
辛辛苦苦3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如果沈誌華的人生是一部殘酷電影,故事到這裏,就應該結束了。
影片最後一個鏡頭,一定是他背對著觀眾,疲態盡顯,然後屋子裏的燈緩緩暗下去,畫麵光圈一點點縮小,最後收縮在他無奈的臉上。
這部電影想告訴觀眾:命運到底是命運,是不可抗爭的。
這部電影的名字,可以叫《活著》。
但人生不是電影,有時候,它比電影還殘酷,但有時候,它比電影還充滿希望。
更何況電影裏說:“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吃到的是什麽。”
好了,你們已經猜到我要講什麽了。
下麵,我們就來看看沈誌華是怎麽逆襲的。

05

1985年春節剛過,朋友對沈誌華說:“你去深圳吧,現在改革開放,那裏不論出身也不看文憑,你可以去那邊做生意。”
沈誌華聽從了建議,跟著改革浪潮南下。
與恩師辭行時,他說:“您放心,等我賺了錢,總有一天我會回來,我還要跟您一起做學問。”
等到了深圳,35歲的沈誌華從零開始。一肚子學問,在這個新興之地派不上用場。
他隻能從拎包的做起,跟別人一點點學做生意。
好在他腦袋靈光,膽子夠大,幹了兩年,遇到一個好老板,收入就上來了。
就在這時,北京一個同學寫信給他說:
“我正在搞一套‘二十世紀文庫’,翻譯外國學術名著,缺個審稿人,你能不能馬上回京幫忙?”
這不正是重返學術界的機會嗎?
沈誌華心動了。
一回北京,他就開始編書,62本,2000多萬字,最後眼睛都快看不見了。
他去醫院查視力,醫生說:“你再這樣下去就瞎了。”
當時他沒有職務、職稱,朋友想了各種辦法,也沒有一個學術機關願意接收。
夢,又碎了。
沈誌華隻好回深圳做生意。不久,他進一家黃金飾品公司當管理員,在那裏接觸到一些朋友。
有人想走私黃金,沈誌華說:“我不幹這些邪門歪道,要想做黃金,我給你們弄批文。”
他去了北京好幾次,四處疏通,憑著學識和誠懇拿到了批文。
此後,他每月幾次飛北京進貨,一年下來,居然做了半噸黃金。被業界稱為“中國頭一號黃金販子”。
40歲時,沈誌華賺了幾十萬。他心想,不能再這麽幹下去了,再幹下去,就掉錢眼兒裏出不來了。
於是回到北京,開了個文化公司。
他想從這裏起步,重新回到學術界。
怎麽能引起學術界的重視呢?想來想去,還是編書吧。
於是做了一套文白對照的《資治通鑒》。在新書推介會上,當場就訂出了4萬套,又賺了一大筆。
這時候的沈誌華,真的是家財萬貫了。
就在所有人勸他趁熱打鐵,再賺個盆滿缽滿之際,他卻做出了最順應內心的決定:離開商圈,重新做學問。
1993年,他個人出資,設立“東方曆史研究出版基金”,專門資助學術著作的出版。
前前後後,資助了60多本專著,投入數百萬元。僅是資助《東方曆史學術文庫》的評審、出版補貼,就掏了110萬。
十多年來,由他資助的學術會議,更是不計其數。
最令人欽佩的,是他花費巨款,遠赴莫斯科,購回俄羅斯政府解密的前蘇聯國家檔案。
1994年,沈誌華出資開了個蘇聯曆史學術討論會,他說:

“以前我們對蘇聯的認識,都是從教科書上,這是有局限性的。

 

蘇聯曾是中國的榜樣,它的解體對中國震動很大。

 

我們必須知道曆史的真相,才能吸取他們的經驗教訓。

 

如今俄羅斯局勢混亂,檔案解密,正是我們去了解曆史真相的好時機。”

理是這個理,但社科院沒錢。
沈誌華表示:“你們立項,我出錢!”
就這樣,他帶著一批中蘇關係學者,浩浩蕩蕩地去俄國挖檔案。所有經費,一人承包。
到了俄羅斯才知道,情況比想象中複雜。
首先,人家已經開始收緊檔案;
其次,複印成本極高,最高一頁高達2.8美金;
再者,工作人員態度怠慢不說,工作時間也短,每天居然隻上班3個小時。
麵對此情此景,沈誌華不愧是在商場上混過的,他一拍腦袋,到俄羅斯各個曆史研究所,把所有本土學者請來吃飯,一人塞了300美金。
俄國學者想必也是沒過上幾天好日子,當即承諾:“你們隻管列目錄,我們幫忙複印!”
為了省錢,沈誌華和助理在賓館熬稀飯。
他把全部經費,都花在了檔案的複印、整理、運送和疏通關係上。
總共算下來,140多萬。回北京後,他又組織70個人編譯,幹了整整7年,編成一部《蘇聯曆史解密檔案選編》。
至於學術價值,世界史專家說:
“有了這批價值連城的檔案,不僅蘇聯史要重新書寫,對20世紀世界史和國際關係史都要重新思考、重新評價。”
通過審視這些檔案,過去許多懸而未決的曆史問題都得到解決,大量不為人知的曆史細節衝擊了學界過往的觀念,
以至於有人說沈誌華一人“改寫了曆史”。
非但如此,在收購了如此之多的檔案後,他並未據為私有,而是全部公開,
並將副本全部免費捐獻給北京大學做學術研究,任何國家都可以申請查看。
2005年,華東師範大學聘請他為教授、博士生導師,並擔任學校國際冷戰史研究中心主任。
曆經半生,沈誌華終於圓了自己的夢。
從英姿少年到雙鬢染霜。
曆盡劫波,卻初心不改。
這一次,他戰勝了命運。
所以我是要講的一個勵誌故事?
並不是。

06

首先我要說,這裏麵並沒有可以稱為“榜樣”的東西,因為:我們不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
但是每個生命,可以達成相同的底蘊。
曾有人問沈誌華:“你遭遇了那麽多次磨難,覺得最痛苦的是哪一次?”
沈誌華說:

“是我複員的時候,那時候回到北京,天都快塌了,對人生,對這個世界,都感到無望。

 

可就在那時,我父親對我說了一句話,他說:

 

‘人最痛苦的,不是懷才不遇,而是等到你有這個機會為國家做事的時候,你卻拿不出像樣的東西。你現在還需要積累。’

 

於是我就發奮讀書。”

這段金句,換成大白話就是:
一個人遇到挫敗,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什麽,是命運決定給你轉機的時候,你卻沒有能力牢牢把握住它。
所以你不能消沉,必須努力。聽起來是不是超級正能量?
然而努力就一定能翻身嗎?
依我看,也不盡然。
雖然沈誌華前半生遭遇了重重磨難,但歸根結底,他還是幸運兒。
他有一個有關係的父親,也有比一般人高的智商,還有比一般人更堅強的意誌。
有這三樣東西,他碰到命運轉機的可能性,會比別人大很多。
君不見,許多人懷揣夢想,遭遇夢碎,就一輩子也翻不了身?
許多人遭遇了命運的嘲弄,最後不就是一部殘酷電影?鏡頭定格在一聲歎息?
命這個東西,真的說不準。有人背字走三天,有人背字走一生。
這重要嗎?很不幸,它重要。但似乎,它又不是最重要的。
當我們回顧沈誌華最低穀的那些日子,你會發現他一直在加班加點地學習,
當時他也不知道未來到底會怎麽樣,到底這個時代還會不會讓他上大學,不知道出獄後還能不能搞學問,
甚至明知道出獄回不了社科院了,還是認認真真寫論文。
他圖什麽呢?
我想,就算他的人生,真的沒有逆襲,就定格在那一個淒然的電影鏡頭中。
這樣的一生,依然是值得驕傲和被人尊敬的。
因為自始至終,他都在不斷努力,不是努力非要一個結果,而是努力跟命運抗爭。
你可以失敗,但不能不去爭取。
關鍵在於姿態,而不光看結局。這是人類最寶貴的精神之一。
一如海明威所言: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它,卻不能打敗他。”

這便是人人皆可得之的底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林海平兔 回複 悄悄話 香慈校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