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網站刊登該刊副主編馬特·斯基亞文紮的文章稱,盡管中國經濟數據的真實性是一個值得爭論的話題,不過對這些數據持批評態度的人士存在兩個基本的擔憂: 第一是透明度----中國曆來對其采用的統計方法閃爍其詞,其發布每季度GDP增長率的速度讓人對這些數字的準確性產生懷疑。第二,中國的全國性數據並不 總能與省級政府提供的信息對上號,有時會存在10%的出入。
GDP對於經濟的健康而言並不是最有效的衡量指標。6年前,中國領導人稱中國經濟“不平 衡、不協調和不可持續”,流露出北京對於中國當時過於迅速的增長速度感到不安。中國領導人的擔憂反映了一種越來越強烈的共識,即中國經濟過分依賴於投資和 出口,而對消費的依賴不足。例如,如果地方政府下令興建一家工廠,GDP就會上升,即便最後沒有人利用這家工廠製造產品。正如中國褐皮書國際總裁利蘭·米 勒所言,結果,GDP統計數字成為了經濟成長、而不是生產力的指標,從而使它完全失去了衡量經濟狀況的功能.
北京希望改變這種局麵,調整中國經濟的結構,使之轉向一種更多地依賴消費而不是投資(以及更多地依賴服務業而不是製造業)的形態。但是這種變化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而且在中國這樣一個國家,強勁的GDP數字仍然掩蓋了經濟中的結構性弱點,從而讓這種數字變得沒有意義。
中 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07年曾表示,中國的GDP數字是“人造的”,而他自己依據的是其他三個衡量指標,即耗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額。不久之 後,這種觀點成為了中國經濟數據的替代衡量標準。盡管不盡完善,有專家稱用電量並不總能可靠地跟蹤經濟增長,但這個“指數”至少依據的是不受政治操縱的數 據。
盡管經濟學家和投資者的手頭現在有了更為準確和有效的數據,但一個仍然值得考慮的問題是全國性數據究竟有多大用處。就像米勒所說的, “中國不是一個簡單的中國,它是由一大堆小‘中國’組成的”。中國是一個龐大的、碎片化的國家,存在著巨大的經濟多樣性,要想在不考慮對於各組成部分的影 響的情況下得出有關中國經濟的總體結論是很難的。依據這樣的認識,米勒的《中國褐皮書》把目光瞄準相關的部門、地區和產業,目的是形成關於中國經濟增長真 正動因的更為準確的印象。
在今後五年裏的某個時刻,中國的GDP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這一事件將會吸引新聞記者和政客們的很多關注和筆墨。但是對於任何希望了解中國未來的人來說,這個數字將是毫無用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