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認識的一位台灣老兵

(2009-04-03 01:55:15) 下一個

    最近看描寫台灣眷村生活的《光陰的故事》,裏麵的父親輩都是撤退到台的國軍。孫爸爸一口河南話,讓我感到一絲親切。很多台灣老兵是河南人。我就認識一位。他叫蘇明森,是我的老鄉。大概在我讀初中的時候,學校裏有一天突然張等結彩,說要迎接台灣同胞。我們當然沒有很惡心的去塗兩個紅臉蛋去喊蘇爺爺,但是如果要求,我們肯定會去的。校長說,這位台胞當年跑到台灣,一直孤身一人,現在有機會回來了,就把自己所有積蓄都捐了出來,給家鄉的中學生做獎學金。因為他喜歡熱鬧,所以縣領導決定搞個大會,讓所有縣直的中小學生聚到一起。當時初中生隻有參加過中考有名次的才有獎金。時間也剛好在中考過後。所以領導決定把歡迎儀式和發獎大會結合在一起,當場發獎。大家都很開心,因為有錢可以領。我剛好中考沒考好,不在那名單以內。很是嫉妒地看我最好的朋友領了單科滿分獎。

    這在當時是一件很大的事。發獎大會在最中心地帶的廣場舉行,圍觀群眾無數。大家期待中,一位老是笑得合不攏嘴的老爺爺穿著西裝出現在主席台上。他給我的印象最深的就是一頂西洋白色禮帽,還有從不消失的笑容。在他自己的歡迎儀式上,他也隻是一直憨厚的笑,一句話都不肯公開的講。

    後來就聽說,他特別節儉,皮鞋都是破的。不舍得穿好的,吃好的。小孩不懂事,腦海裏回憶起的是,“愈是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鬆,愈是一毫不肯放鬆,便愈有錢。”然後大家唏噓一番。

等我稍長幾歲,了解點曆史。才覺得當年多麽誤會他。他拿出的錢,都是國民政府補貼的賣命錢。多年來他沒有成家,無子無女,唯一的積蓄就這幾萬美金。他不考慮自己的養老,隻想回饋自己的家鄉,大家還都誤會他。想到這些,我就為當年的想法感到一絲內疚。

   蘇明森獎學金中考這次我沒有拿到,但到了高中階段,大到期中期末考,小到月考,每次考完一排名次,至少都有十幾個同學有獎,基本每次我都有份。特別是高三,月月考,月月發。獎金不多,也有50元呢。對那個時候的我來說,可不是筆小財產,而且完全歸我支配,給我帶來了不少歡樂。我想對於我的同學們來說,大概也是一樣。

    同學家在鄭州,她說她們樓裏有位台灣人,言談舉止,威嚴有儀,是退役的國軍將軍,退休買了房在鄭州。自己有次坐飛機碰到了台灣老兵,他們一口四川話,穿著非常普通,還有點邋遢,但是手上帶著金戒指,和你交談,他們會說“請問。。。”。他們和蘇明森,以及《光陰的故事》裏的孫爸爸一樣,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有次去開會,飛機台北轉機,看著桃園機場的青天白日旗,心裏居然有點感動。幾十年啊,就這麽待在這裏。默默地,默默地,待在這裏。

    不知道蘇明森先生現在是否還健在,也許他當年也為大家叫他台胞感到生分過。我隻想對他說,謝謝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仲城 回複 悄悄話 大陸過去的蕃薯人!
眷村好多故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孽子》啊什麽的,都是那裏的發生的。
眷村,榮民,這些名詞搭配得真是……唏噓……
梅蘭的老兵,都散落在人海之中了!
cloudhk 回複 悄悄話 不知道民進當們後來有沒有把那些街道名改掉,以前一直聽說叫囂著要改的。
misskuhn 回複 悄悄話 對照台北的地形看台北的地名,
感覺改建之前的台北,
小名兒就叫做“鄉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