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天

It's just another day in life.
正文

你承認有不在我們觀察範圍內的存在麽?

(2008-08-05 03:36:42) 下一個

回答: 回複:回複那爛陀寺:的確不是這樣的那爛陀寺2008-06-04 06:26:25

1,我不需要預先假定,但為了邏輯的思考我的觀察,“客觀”是必然的推論。其實從人類認知的發展來看,一個“客觀”存在是在事後---即觀察後的思考後才被知道的。
比如你走神撞了玻璃門,那麽你的反應是該仔細看一下前麵是不是確實有這麽一扇玻璃門,還是說,切,虛幻又來玩我了,還是說靠總算有眉目了,佛祖顯靈,當頭棒喝:)
告訴我,如果你感覺你的腦袋被打一下,你的反應和思維過程是怎樣的?

2,你的“純粹的客觀世界”和不那麽純粹的客觀世界有什麽區別?
你承認有不在我們觀察範圍內的存在麽?你得先說一下你的“純粹的客觀”具體指啥,然後再說明為什麽“沒法被觀察到”,先把名詞的意涵統一了再討論比較有意義,對不?

具體到例子,你會不會認為變質牛奶可能比鮮牛奶更健康?拉一萬次肚子不能保證第一萬零一次不會出現醍醐灌頂所以該繼續吃變質牛奶?你會不會認為你該倒掉鮮奶從此吃杯子?
理智上無數的人的集合為了解釋為啥鮮奶總是會變質,得出細菌一說,並且推論出如此如此鮮奶就是會變質---這說明了一個客觀存在,而人們的認識的積累可以接近於描述這個客觀。人們的知識越多,所描述的世界越客觀---比如不僅從人的角度,還可以從細菌的角度。沒有對客觀的逐步認識,你怎麽知道細菌?你看得見?你怎麽還會想到細菌的角度?
上麵我說過了可重複的東西表明了描述的可靠性,即客觀的一部分屬性。

我不了解你讀的經文,我都不知道佛教有多少經文,我隻知道如果有興趣我還可能把耶經看幾遍,但佛經,恐怕一遍都不可能。興許就是因為經多,所以佛教競爭力差吧,入個門都不知道去哪兒---你確信你讀的部分是恰好屬於開啟你而不是糊弄你的那一藏?你知不知道?你怎麽知道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