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集

事來心始顯,事去心隨空
正文

“很 遠 的 地 方”

(2008-07-26 21:29:48) 下一個

“你說過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尋求你的理想,

像一隻孤獨的海燕,海闊天空任你翱翔,

 就帶著那句親切的叮嚀和那顆執著的心靈,

莫忘了從遠方回來的時候,要告訴我許多故事......

 

你說過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尋求你的理想,

像一個遊唱的詩人, 四海為家任你流浪,

就帶著那支心愛的吉他, 和那頂低垂的寬帽,

莫忘了從遠方回來的時候, 要送給我一頁詩篇......

 

這是一首我在讀高中的時候就非常喜歡的台灣歌謠,記得當時常常在心中哼唱,憧憬著將來有一天告別年複一年的尋常日子,周遊世界,浪跡天涯。有一次,我在課堂上居然還不自覺地哼出了聲來,當眾受到老師的嚴肅批評。其實,每個人在青少年時期都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說它是壯誌淩雲也好,好高騖遠也好,總之“去很遠的地方,尋求自己的理想”是一種精神境界的追求,縱然在生活中難以做到,但是在心中唱一唱,多少也能慰藉心靈上的那股渴求。畢竟,法國文豪雨果說過,比海洋更為遼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為浩瀚的是人的心靈。

也許是年少時唱過太多的“海闊天空任你翱翔...四海為家任你流浪”的緣故,終於,在九十年代初的一個冬日裏,我告別父母和妻子,以及當時僅兩個月大的女兒,提著旅行包登上了飛往大洋彼岸“美麗國度”的班機。當少年時的理想就要成為現實時,我發現心頭居然有些沉重不堪,心中的旋律也早已變成童安格的歌曲“讓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個漂流...”。

剛來美國後,因忙於打工,很少有時間去欣賞音樂什麽的,偶爾也會聽到一些流行歌曲,印象最深的要數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中的插曲 - “千萬裏我追尋著你,可是你卻並不在意......我已經變得不再是我,可是你卻依然是你”。我猜想這位詞作者一定是曾經留美之人,否則他怎麽會如此傳神地道盡我心中的那種滄桑感呢?整天忙於生計的我,心中沒了當初來美國前立誌要遍訪“美麗國度”之美麗山川的衝動和念頭,家中掛著的出國時帶來的氣勢磅礴的山水國畫,漸漸地都被我換成了以“葉花蟲草”為主題的裝飾點綴......

多少年過去了,我的心裏似乎已經全然忘了“你說過要到很遠的地方”這首歌,當時哼唱這首歌曲時的心境好象也早已不複存在。不過,在近日的某一刻,從我的心底不知怎麽的忽然又冒出了那首久違的歌謠,飄逸而清空,難不成自己是“返老還童”了嗎?詫異中我意識到,自己是在為女兒準備上大學的生活用品時,突然間又重拾到年少時的心境。當年出國時才兩個月大的小不點女兒,如今已經高中畢業,就要開始她大學校園中的嶄新人生。由於女兒是獨生女,我和她媽媽又先後去了國外,女兒自小受到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們的細心照料,來到美國後也從沒有離開過家,因此,我們原本勸說她申請就讀離家不遠的大學,可是,女兒不從,卻選擇了數百英裏以外的位於紐約上州的一所學校,也許,在她的心底,也一直有著我當年“海闊天空任翱翔”的那般執著和向往。雖然,美國的讀書條件非常優越,三百多英哩路也談不上遙遠,但是,對於從沒有離開過家獨立生活的女兒來說,我的內心裏總覺得她選擇的是一條自我放逐和自我磨煉的道路。我衷心地祝福她,也盼望她“帶著那句親切的叮嚀和那顆執著的心靈”,更不要忘了“從遠方回來的時候,要告訴我許多故事......

自那天後,我發現女兒也開始哼唱起當年那首令我神往的歌謠:“你說過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尋求你的理想...”,三十年後的我在想,每一代人對遠方的向往和對理想的追求,正是這個社會不斷充滿著活力和進步的源泉所在。

 

僅以此文為女兒今夏的北上校園之旅送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