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道諦 - 我們何時真正入道?(34)

(2009-01-18 20:12:10) 下一個



們何時真正入道?

傳佛教的大師和格魯派的祖師喇嘛宗喀巴明確說過,隻有當修行人發出強烈的脫離苦海的出離心,他才可以進入資糧道。如果沒有出離心,無論你掌握多少佛法知識,修定的境界有多高,你甚至都不能聲明自己處於資糧道。對於大乘菩薩道,這個界線要更廣,修行人需要發起真實的菩提心才能入資糧道

許多佛教中的教言都有關於斷除貪欲,但似乎我們需要一個無比強烈的欲望去脫離於苦海而投入修道,這有什麽矛盾嗎?我們一般將貪欲聯係到貪取感觀愉悅,比如食、色、性。其實欲望或善或惡。脫離於苦海的欲望是善欲,它不會造成任何問題。可是強烈的貪取苦海輪回中的事物,無論貪取的是什麽,或遲或早它們將帶來 失望和不足。

時貪取苦海輪回而又希求脫離苦海,這是絕無可能的。在西藏我們有一種食物叫糌粑,它是碾過的青稞粉。許多西藏人至今的早餐仍然是簡單的糌粑和茶,糌粑要把糌粑粉送到嘴裏。試想一隻腳踏在苦海輪回中,另一隻腳踏在涅,就好比你的嘴巴吃滿糌粑而還要吹笛子一樣決不可能。最終我們不得不作選擇,我們不能同時俱足兩者,換句話講,強烈的真實的出離心和貪取苦海輪回中的事物不能同時生起。

貪欲是一個問題,而欲望不一定如此,這兩個詞經常被混淆。貪欲總是不善的,而欲望或善或惡。如果我們具有欲望,強烈而誠摯的決心去獲證解脫和成佛,這不存在貪欲,這一發心是善的。

有兩種基本的方法培養這一發心,一種方法是去觀察輪回的根本原因,這意味著觀察空性和觀察脫離誤見的必要性,另外一種方法是去觀察陷於苦海輪回的過患。這兩種方法同樣有用處,可以培養其中的任何一種,最終他們匯合一處,修行人以自己的根機,可以決定選用其中任一方法作為起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