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道諦 - 三學中的“慧”(31)

(2009-01-18 20:01:58) 下一個





八正道中的最後二個,正見和正思惟,指的是培養智慧和純淨的動機。正見即正確的見解。
見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基本層次上的正見僅僅指常識,看到事物有利而行動,比如相信因果法則。哪怕在沒有精確理解因果法的條件下,對宣講因果法則的佛陀和其他傳承上師生起一點點信心也是有益和正確的行為。

這一階段,我們對於什麽是苦海輪回隻有淺顯的認知-我們知道我們處在苦海中由於無明迷妄和業,若我們不去應對它們,我們將長久的陷於苦海而不能自拔。盡管我們對苦海沒有精確的認知而僅僅信任偉大的佛陀和傳承上師,這種信任能引導初淺的正見,隨後我們經由學習四諦而達到堅信因果法的程度,它進成為真正的見。持有這樣的見解被稱為,比如當我們更深入的理解無我,而承認沒有一個人可以脫離於五蘊而存在,或者一切有漏業行導致苦諦等等。這是中等層次上的正見。最終的目的是去直觀的、無需推理的照見空性,而超越於僅在知識認知空性。文字和概念上認知空性可以引領我們到達目的。證悟空性是一個從理論推理到觀感知的過程

最甚深微妙的正見是一切事物空無自性的存在,無有任何一種現象的存在不依賴其他者。這裏的其他者指其他現象,它不一定是眾生,甚至可以是一個名稱或概念。

正思惟主要指正確的動機和意願。比如,對一個直接證悟空性的人而言,他可以為他人解釋空性,若他的行為中含有任何自私的念頭,這不能被稱為正思惟。動機心須純粹是利他的,無有意識中或下意識中的想法,求取任何形式回報。相似的,如果有人散盡家財來修布施,如果他有任何的念頭想要回報,這也不是正思惟。          

當修習佛法時,我們的動機必須至少有一個誠摯的願望去對治我們自己的迷妄心和不善業。這一類的動機是正思惟。如果有其他的動機覆蓋了我們的修法,比如希求名聲、權勢或財富,無論我們修持佛法的時間有多長,由於動機不純,這並非是正思惟。

大乘六度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善妙的修行,但若無正思惟攝持,它們不能被稱為修六度。六度中的每一個度必須起始於純粹的動機,不為自私心所汙染。正思惟指以純淨的動機修行佛法,有意識的從我們的心相續中消除一切迷妄和惡業,尤其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成佛。

完全正確的照見真相要求理性的分辨,不然我們很容易偏執斷見和常見。我們普遍陷於這樣的誤見-世界是實有,世界獨立於觀察世界的心識以外。這一誤見具有危險,因為它會生成自他對立的錯覺,而造成我們發起傷害他者的行為。因此理解實際上並非如此是必要的,我們觀察到的實在、固有的事物其實如同夢幻。

第一種偏見是斷見,這種見解認為無有事物存在。這與事物如同夢幻有巨大的區別。在大乘佛教中提出並認為事物如同夢幻,而偏執於無有事物實際上存在滅了對於因果法和一切斷除惡行、增長善行的信念。簡而言之,若每一樣事物都是無意義的,那麽一切行為也是無義的。

見比猜疑和常見更加危險。斷見是心識為了認知真相,而去打破常規的思索。事物實在固有的觀念目前正在約束我們的行為,要打破這一觀念,我們需要生成比這更深妙的見解。在最甚深的見解和觀一切事物僅僅消失之間有細微的界線。如果我們觀無有事物存在這樣瓦解我們觀待事物的方式就走過頭了,反過猶不及。斷見可以被有知識和明智的人輕易擊破。

另外一個偏執是常見。所謂事物是外界無法變化的,事物不依賴於其他者這根本就不是有智慧的立論,但我們所有人在直覺上傾向於如此認為。

這兩種偏執之間有許多層次,執取中道使我們免於掉入任一偏執邪見,就好比走在一條鋼絲索上,要求我們仔細的去分辨觀點。因此,正見不能純粹由正思惟(即善良的動機)而獲得,我們還需要許多理智的思考辨別。

在與修行有關的每一樣事情當中,如果我們的考試僅僅停留在知識層麵上,這完全無用!我們需要將我們對於正見的理解升華到一個層次-正見成為我們觀待事物的一部分,而形成我們與外界的關係。在西藏傳統上有個比喻,黃膽病人把雪山看成了黃色,我想現代可以改成戴個太陽鏡的人把雪山看成了黃色。盡管從理智上們都知道雪山是白的,但是我們普通人把雪山看成黃的。如同我們觀待雪山好象是黃的,盡管理智上知道這不是真的事實,這樣觀待成黃色終歸是妄見。我們需要摘掉太陽鏡,看一看雪山實際上是什麽樣的?因此,增長正見-即如實照見事物實際上是怎樣的過程,即費時又困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