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和成佛
對於小乘的修行人,最首要的發心是脫離於受製因緣的輪回而得到解脫。因此這一途徑被稱為 “ 個人解脫道 ” 。 對於大乘修行人,發心去度化眾生,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修行人必須自己先獲得成就。因為 存在著 兩種不同的目標,會有兩種不同的發心和兩種不同的途徑去達成目標。這是兩種佛教傳承的關鍵區別。
完整的了解十二 緣起是如何將我們縛係在這個無窮無盡的苦海輪回 中 ,可能會令人沮喪,但十二緣起也激勵我們真正的去尋找解脫之道。對於小乘的修行人,修行的動 力在於希望得到解脫,大乘的修行人將希望又推 進了一步,他們看到十二緣起尤如牢籠監禁自己,然後看見其它眾生無不麵臨這一困境。正如修行人想到加諸於自己 的痛苦無 窮無盡而無法忍受,一切的其它眾生莫不如此。所以他們發心不僅要解脫他們自己,而且發願救度一切眾生,使他們得到解脫。大乘修行人要帶著這樣的發 心來修行。
大乘的佛 經記載一切的眾生都將最終成佛。所以即使是 “ 個人解脫道 ” 的修行人也將最 終超越 個人 解脫,消除所知障而完全成就。這一觀點在佛教中有激烈爭論,我不能憑自己判斷這是否如實,不過對於我 來 說,這說法很有道理。
在大乘 傳統中,解脫和成佛的區別非常明確。小乘佛教似乎傾向於否認這觀點,他們指出一個已經獲得解脫的修行人不需要進一步證得佛果,或者說解脫和成佛根本 是一回事。根據大乘的佛 經,甚至在獲得解脫後, “ 個人解脫道 ” 的修行人的相續還持續著,因為心識處在完美的平和之中,沒有 任何 根識或感受在刺激他。而為了成佛,必須有慈悲心,而慈悲心是一種 心 識感受。這個修行人也許在多劫中保持這個平和狀態,直到某些事發生能激發他的願望去進修。這些辯論基於大乘佛教的理論,我從十八歲以來就聽聞這樣的教言,所以它們為我所接受,盡管我確實不知道這是否真的如此 。
無 論最終的成果是否相同,在修行的起始階段,小乘和大乘佛教確有不同。這致使我相信由於初始發心不同,它隨後引發不同的行為,從某種方式上,結果也必然不 同。 觀察我們初修者每天日常的修行就能清楚的說明這一點。若我們跟從大乘修行,所做所為強調要利益一切眾生,若我們跟從小乘傳統,就不這麽強調這一點。這 不是去 說明大乘的修行人有慈悲心,而小乘的修行人沒有-這僅僅說明大乘修行人為了解脫其他眾生而成佛,而小乘多強調個人解脫。
我 們需要在大乘和小乘之間相互融合,為了得到解脫,我們需要修習內心平和,若沒有其他眾生,修行是根本不可能的。我們需要對治 瞋恚 ,隻有與他人相 處, 瞋恚 才會生起 。 當然培 養慈悲心也必須與他人接觸,他人是我們能表達慈悲心的對象。 所以兩者的區 別不是說大乘增長他人的利益而小乘忽視它們。兩者所強調的動機不同,這 肯定 不是指小乘的修行人自私而大乘修行人較無私。
我 們中沒有人已丟 棄 了我們的 “ 自我 ” 。從 這方麵說,我們都是自私自利的。自利可以或善或惡,惡的自利心想得到事物,純粹為了滿足自己而忽視他人的利益和快樂。而善的自利心 使用 強烈的善待自己的欲望去幫助他人。如果沒有自我認可,我不認為我們就能夠為他人做任何事。所以,去摧毀自我 以求得 解脫是毫無必要的。但是惡的自利心必須摧毀。
寂滅和成佛
小乘和大乘的 傳統都完全接受帶著這個色身,我們能徹底證 得 涅槃 ,盡管 這個色身是迷妄心和前業的 “ 果 ” 。在小乘的 傳統中, “勝義事實” 或 “完全真相” 似乎指個人 徹底地解脫 於 迷妄心 和 業,一旦 今生 終結 將不會再次轉生。這就是 “勝義事實” ,因 為在這個意義上 , 個人將不再回到生老病死的輪回中。而這又是 “完全真相” ,因 為證得 涅槃 。 涅槃 被 視作最終的、一個終點。 涅槃 的含 義無法用言語表達 。
Walpola Rahula (小乘佛教學者) 說道 , 人們經常問 “ 涅槃 之後有些什 麽 ” ?這個問題無法成立,因為 涅槃 本身就是 終極 事 實 。如果 涅槃 是 終點,那麽就無有 “ 什 麽 ” 在 涅槃 之後。如果在 涅槃 之後 還有 “ 什 麽 ” ,那些 “ 什 麽 ” 將成 為終極 事 實 ,而非 涅槃 是 終極 事 實 。有一個名叫 羅塔( Radha) 的僧人 問過 釋迦牟尼佛 相似的 問題: “ 涅槃 的 終點是什麽 ” ?
當 問題假設某些 “ 什 麽 ” 是 涅槃 的 終點 , 這個問題的前提條件是 有 某些 “ 什 麽 ” 發生在 涅槃 之後。 所以, 釋迦牟尼佛 回答 羅塔 : “ 啊, 羅塔 , 這個問題超越了範圍(或它毫無意義)。處 在 涅槃 中的聖者將 涅槃 作 為 最 終 的 “ 完全真相 ” ,作 為目標、作為終點 ” 。
Walpola Rahula 認為 涅槃 不象我 們所知道的那樣存在- 涅槃 不是佛陀 進入某一佛界。他說: “ 佛 經中從來不曾出現過諸如 “ 進入 涅槃 ” 之 類的句子 ,唯一接近 的巴利文 佛 經是 《大般涅槃 經》 ,《大般涅槃 經》記錄佛陀和阿羅漢在死後無有輪回存在。因此在小乘中,個人證得 涅槃 或 “ 終極事實 ” 是指脫離於迷妄心和 業, 將 不會再次投入輪回轉生 ” 。
當大乘佛 經使用術語諸如 涅槃 或寂 滅,它意指 “ 空性 ” (我在 這裏討論的是中觀應成派的見解)對於中觀應成派,寂滅是 “ 勝義諦 ” 。中 觀應成派不接受小乘傳統對 “ 勝義諦 ” 的 認識-即解脫於輪回轉生。中觀應成派認為 涅槃 是直接 證悟空性-即無有不可再分的現象存在 。
煩惱障和所知障
通過修行,痛苦漸漸消減,各種寂滅現象開始出現。有兩類主要的寂滅,它們或以個人解脫、或以成佛作為最終目標,為了達到目標,我們需要克服兩種障礙。
-煩惱障
-所知障
為了獲得解脫,修行人需要克服所有的障礙-它們阻礙了修行人證悟無我、並且阻礙了修行人斷除不善心念。這些障礙被稱為煩惱障。一旦得到解脫,微細的惑惱-剩餘的誤見(所知障)仍然遺留在修行人的心相續中。為了繼續進修而成佛,剩餘的誤見(所知障)也必須消除,從這個方式上說,解脫和成佛是不同的,獲證它們的方法不同,阻擋目標的特定障礙也不同。成佛需要額外的修行次第。
盡管兩個不同的目標似乎有著兩種不同障礙,這並不是指以成佛為目標的修行人僅僅需要對治所知障。他們必須斷除二障。煩惱障與我們的感情傾向有關,當我們精進減輕內心中瞋恚、貪取、妒忌等,這是在對治我們的煩惱障。所知障是更加細微的障礙,比如對事物真相產生誤見的業種。哪怕修行人已經獲證“個人解脫道”,所知障在某種程度上仍然留存在修行人的心識上。
若是如此,“解脫”到底是什麽?在這個意義上,解脫指脫離於苦海輪回,脫離於由迷妄心和業導致的轉生。如果證得解脫,修行人脫離了煩惱障,而不再於苦海中顛簸流浪,但是,大乘的教義認為這個人還未成佛。他即非梵天中的天王,也非無色界中的眾生,因為這些天道仍然受製於苦海輪回。解脫於煩惱障的修行人被稱為阿羅漢。而若要成佛,修行人必須徹底的解脫於所知障。
同樣,煩惱障和所知障也各有兩個層次-那些從後天認知中得到的障礙和本來俱生的障礙。大乘佛經羅列了許多方法來對治這兩個層次上的障礙。
兩種滅諦
藏傳佛教非常重視印度佛教的哲學派別-毗婆沙部、經部、唯識、中觀,所有這四部宗派都承許當二障被斷除後,會生起兩種滅諦。這兩種滅諦是解脫於苦海輪回、和完全的成佛。
四部宗義看上去也許太學術化,但理解四部宗義之間的區別其實能令人明晰教法。一方麵,前麵的兩個下部學派認為某些眾生在得到第一種滅諦以後,將不會去繼續進修,因此他們從來不能成佛。另一方麵,後麵兩個上部學派也接受滅諦的兩種分類,但相信一切眾生將最終證得第二種滅諦,即完全成佛。
第一種滅諦,解脫於苦海輪回。修行人可以獲證第一種滅諦,卻仍然持有有漏的色身蘊聚。這被稱為“有餘涅槃”,也是“有餘寂滅”的同義詞,我們前麵討論過。根據下部學派,當修行人處於第一種滅諦,他可以決定去進修成佛;或者一直保持在第一種滅諦狀態中,將第一種滅諦當作最終的目標。如果修行人選擇後者,一旦即生壽盡,他的相續即完全、徹底、永遠的寂止存在。
在佛經中,阿羅漢死亡後經常被比喻為“薪盡火熄”或“油盡燈滅”的圖畫。這類比喻暗示每一樣事物皆寂止了,再無有任何事物存在於那個滅諦狀態之後。引用這些經文,下部學派保留認為某些眾生出於自願,不願去獲得完全成就。當證得涅槃之時,不僅色蘊寂止,心識蘊聚也一樣寂止了。因而,對下部而言,每一樣事物都寂止了,而沒有討論到心識的相續。對我來說,這樣的觀點似乎表明迷妄心和心識是完全融合在一處的。一旦心識在那兒,迷妄心即同在。相反,當迷妄心寂止,心識也隨之寂止。大乘佛教相信,煩惱障和心識並非同一事物,煩惱障並非完全融合於心識的,它們是暫時的,或更精確的說,煩惱障是心識的附著物,心識的本質是純淨的。
當二個上部學派討論真實的滅諦,對他們而言,滅諦並不指修行人相續的終止,而是修行人的迷妄心和業的終止,修行人心識的相續是法身,法身是成佛覺悟後的心識蘊聚;而色身是成佛覺悟後的色蘊的蘊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