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集諦-十二緣起支(20)

(2009-01-18 17:28:52) 下一個


十二
緣起支

通 過所謂的十二緣起支教言,我們能理解集諦(苦因)是如何起作用而產生苦諦的?這一教言揭示了產生兩組因果關係(苦諦和集諦、滅諦和道諦)的係統。
十二 緣起是環環相扣的,如同一個閉合的圓輪,象征著輪回。十二緣起在傳統中象征為生命之輪。在這裏,你會看見輪子的軸心由三種毒藥操 控著六道眾生。 圓輪軸心的豬象征無明,雞象征貪心,蛇象 征 瞋 心。 圓輪的邊緣 表 明了十二緣起,從上端的盲眼人(象征無明)順時針方向轉動到最後一個緣起-一具死屍(象征老死)。所有這一切被死魔的巨盆大口和魔爪牢牢掌 控。

從我 們根本無明中產生了動機行為( “ 行 ” 支),而 “ 行 ” 成 為苦因。 “ 因 ” 的狀 態變成 “ 果 ” 的狀 態,而 “ 果 ” 本身又可以作另外一個 “ 因 ” ,會 產生結果-所以 因果 變化,無有盡頭。 “ 十二 緣起 ” 的教言幫助我 們清楚認識到我們 是 如何輪回在這無窮無盡的苦諦中。一旦我們處於 “ 行 ” 支和無明的操 縱下,輪回就無有結束。

十二 緣起支(它們象征為生命之輪)是:
無明(盲眼人)
行 (製陶匠)
識 (猴子)
名色(行舟人)
六入(有六窗和一 門的空屋)
觸  (一 對行淫的男女)
受  (一狩 獵者眼中有一箭)
愛 (醉酒者)
取 (一猴子摘取果 實)
有 (孕 婦)
生 ( 產婦)
老死 (死屍)




為了理解第一組因果關係,集諦和苦諦如何運作,我們順時針轉動十二緣起圓輪,觀察第一緣起(無明)如何導致第二緣起(行),然後推進到第十二緣起(老死)。然後,為了理解第二組因果關係-滅諦和道諦,即道諦為滅諦的因,是如何斷除輪回的?我們實際上要反過來轉動十二緣起的順序,把最後一支緣起(老死)放在第一位觀察,假如我們不想要(老死),我們必須斷除第十一支緣起(生),為了斷除(生),我們必須斷除第十支緣起(有)等等。

在《佛說大乘稻杆經》中,釋迦牟尼佛教授了緣起的教言,他說:

“此” 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所謂:“無明”緣“行”;

“行”緣“識”;

盡管緣起本身是一個主要課題,學習十二緣起,可以來泛解集諦和苦諦的關係。可從兩個方麵理解-集諦和苦諦是如何相互關聯的;由於這兩個諦,整個輪回又是如何運轉的?從我們的角度,將非常簡略的思考以下的圖表-十二緣起是如何聯係到我們的過去生、現在生、未來生?


首先看中間部分,我們的現在生。在其中有六個方框,它們涵蓋了所有的十二緣起。它們又被分成兩部分-左邊的兩個方框上標著“果”,而右麵的四個方框上標著“因”。因此,所有的十二個緣起存在於我們的現在生,它們或作為“果”或作為“因”。

從底部中間的方框開始,第一支緣起是(無明)[1],從(無明)我們轉到右邊的方框(行)[2]。這兩者的運作產生了(愛)[8]和(取)[9],它們在中間上部的方框裏,經此以後,產生了(有)[10],它在上部右邊的方框裏。

兩個在中間的方框,(無明)、(愛)和(取)屬於迷妄心,而右邊的方框中的(行)和(有)處在(行)的標題下,這說明迷妄心和(行)是它們產生的因。

盡管我們能體驗這兩個“因”在現在生中產生的某些“果”,它們主要的“果”將在未來生中成熟顯現。右邊部分在“未來生”下麵的方框,其中有兩個方框:(生)[11]和(老死)[12],(識)[3]、(名色)[4]、(入)[5]、(觸)[6]、(受)[7]。如果從表格的正中開始移動,從“現在生”移到“未來生”部分,你能發現一個完整的十二緣起支。

回到“現在生”,在“果”的標題下,有(識)[3]、(名色)[4]、(入)[5]、(觸)[6]、(受)[7]、和(生)[11]、(老死)[12],這些是過去生的“果”。那些處在“過去生”小標題下麵的方框,是過去生的“迷妄心”(無明、愛、取)和“行”(行和有)。

所以同樣的,在“現在生”的“果”下麵的方框,綜合“過去生”下麵的方框,成為一個完整的十二緣起支。

這就是“十二緣起”是如何在我們生命中運轉的?盡管所有的十二緣起在“現在生”中運作,它們起著不同的作用-某些緣起支是我們“過去生”迷妄心和行的“果”,另一些是我們未來生中(生)、(老死)等緣起支的“因”。盡管這張圖表初看很雜,但我想學習這個表是很重要的,為了真實的了知十二緣起支是如何在生生世世中相互起作用的。

十二緣起向前運轉的順序

觀察表格的中間部分。“現在生”,我們看一下十二緣起向前運轉的順序。

1無明

在中間偏下的方框中,(無明)處在“因”的標題下。有很多層次的無明。在這裏我們指的是細微層次上無明於因果法和無“我”正見。

2 行

第二支緣起,在(無明)右下方的方框裏。(行)是指“業行”或“動機行為”。我們先前討論到“業”,因而這裏不再詳細說。但在兩類不同的“業”中-有漏業或無漏業-這裏嚴格地單指有漏業。

3 識

按照十二緣起支一般的運轉順序,下一個緣起支是在現在生部分中“果”下麵的方框中-第三緣起(識)。同樣有許多層次的(識),在這裏主要指細微層次上、起到今生到下一生間橋梁作用的意識,即住胎第一刹那的意識。

4 名色

第二支是名和色,是從住胎的第二刹那開始算起。當個體的識進入母體的子宮,在這之後,“色”(即物質胎形)開始生長。“名”就是在住胎初期和意識一起的受、想、行(四個識蘊)。從住胎的第二刹那起,若還沒有生長出“色”蘊(物質胎形),對它們來說這時間僅有四個識蘊,四個識蘊之間沒有阻礙(非物質)的,它們是心識的一個過程,所以叫作名。因而這一支緣起有“名”和“色”的區分。

 

有時候又被翻譯成六入,換句話說,入是指眼根、耳根、鼻根等根剛剛開始形成,雖然逐漸在發育成熟,但是眼睛還看不到東西,耳朵還聽不到聲音,……,六根尚無法接觸到六塵的階段,這個過程叫作入支。

6 觸

 

觸就是接觸,是指眼根、耳根、鼻根等五根都已經成熟,而且能夠接觸到外境的階段。為什麽叫作觸呢?例如,在這一階段中,在具備了三種緣:第一是耳根;第二是聲音;第三是耳識,並且在這三者結合以後,耳朵就可以聽到外麵的聲音。

7 受

在這一生中,一旦我們生長生長出“色身”,“色根”和“根識”與外界的事物一接觸,我們馬上會生出感受-樂受、苦受、不樂不苦受。

8 愛

第八個緣起支,(愛支)在中上部的方框裏。它又能被稱為貪執。你可以選用任一詞語,隻要它能令你覺得有道理。當心識實際上趨向一事物,或者對其貪取,或者對其瞋恚,(愛)指的是對前麵一個緣起支-(受)的加深。

9 取

第八個緣起支是(取)。我們貪愛某一事物的欲望可以變得非常強烈,這表明當心識不僅僅趨向事物-並且想要占有這一事物,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占有。這被稱為(取)。(愛)支和(取)支在強烈程度上不同,(取)支的程度更強烈。

10 有

第十支緣起-(有)在右上方的方框裏。在死亡來臨時,前麵的緣起支(愛)支或(取)支變得及其強烈,心識趨入於第十支緣起-(有),接近於牽引下一生的“果”。

(有)支解釋為輪回的因。輪回的因和(行)支是一樣的,隻是用詞不同而已。(行)支是上一世造的業,同時又是這一世的因;(有)是這一世造的業,同時又是下一世的因。(有)支就是善、惡的業

11 生

接著我們“下一生”的部分,方框最上麵的是(生)支。強烈的(取)支欲望變成了(有)支,(有)支產生的“果”是(生)。

12 老死

在(生)支之後,(老)支立刻開始,它最終導致(死)支。因此,老支和死支包括在同一個緣起支裏(老死)。

上麵的過程實際上僅僅觀察了十二緣起的一次輪回而已。關於思考十二緣起是如何根據因果法起作用的?我們可以從中間部分的“現在生”中“因”的標題下,觀察到未來生,我們會發現這樣的次第符合邏輯且精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