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轉法輪經 - 皈依自心 (5)

(2008-07-10 16:14:53) 下一個


皈依自心

汝等應自勤,如來唯導師,
入道禪修者,解脫魔係縛。

我們皆出自本性地希求快樂,上麵從釋迦牟尼佛說的《法句經》當中摘錄的頌詞,告訴我們應從何入手來滿足我們的願望-那就是皈依自心。滿足快樂願望的源泉在於自心,而不假求外物。所有能滿足我們快樂需要的,就在我們的內心,而無需向外界求取。更好的消息是-這很便宜,你不用再花錢來買到快樂!

我無法更多的強調這句頌詞有多麽正確和直截了當。我們每一個人,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嚐試滿足本能的願望-趨樂避苦,但是似乎沒有人能夠真正達到願望。一個簡單的事實是,我們的快樂之源在於自心。

我們仍然不甚明白究竟什麽是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的內皈依,我們還沒有達到能夠汲取的層次。在這之前,我們不停地向外界尋找快樂,那將終滿足那個內心本性中的希求。佛教徒的修行全在於皈依自心。

汝等應自勤,釋迦牟尼佛在《法句經》中說要靠自己入道求解脫,佛作為導師隻能給我們指路。就好比,予人以工具,人需自用之。

在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時,他提到非常重要的一點-應避兩邊。如他下麵說的:

1. 沉緬於色聲享受,此為卑賤,低下,庸俗,無益。
2  執迷於自我折磨,此為痛苦,荒唐無益。

因為此兩邊-過度的色聲享受和過度的自我折磨-皆為修道的陷阱。懂得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個例子中,釋迦牟尼佛的話是用來教導他的第一批聽眾:五比丘。但是我想這些話用在僧團之外也是頗有價值的。它也適合我們的日常生活。假如我們偏於一邊,放縱自己於五欲享樂之中,僅僅滿足於欲樂的生活,我們將整個生命虛擲於無義之事,揮霍我們的精力,本來可以用來做有價值的事。

偏於另一邊-自我折磨,似乎在當今這個物質世界中已然過時,隻能用來對二千多年前印度雨林中的苦修者來講。從表麵上,我們周圍從來沒有這樣的人,不吃不喝地懲罰自己的身體,以求宗教上的救贖。這些人為了精神上追求,過分折磨身體,反而把自己弄得病弱不堪。同樣在世俗中,人們很流行去開刀整容。這兩個例子都是人們被驅使著折磨身體。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追逐五欲享樂肯定是更大的危險。我們的社會和媒體-特別是廣告-推銷種種聲色刺激以誘惑我們。廣告一直在說:“你需要這,你需要那”。如果真的調查一下,這與需要無關,隻與聲色之娛有關。這是一個很大的區別。

在沉緬於色聲享受和滿足日常所需之間,

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我們住在欲界中的眾生,六根被六塵圍繞著-色、聲、香、味、觸、法-但是六塵並非一定淹沒我們。目前,我們被六塵纏繞著,將可以用來修法的時間揮霍一空。六塵從來沒有真正地滿足過我們,就好象飲鹽水止渴,越喝越是渴。

釋迦牟尼佛的人生經曆向我們示現了修行“應避兩邊”的例子。自從他離開早年生活的充滿聲色娛樂的皇宮後,他模仿當時的許多外道修行者,故意地折磨自己,並相信必須這麽做來求得精神救贖。直到六年後,佛意識到這並非是脫離苦諦的辦法。他發現唯一能行得通的辦法-他稱之為“中道”。在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時將其總結為“八正道”。


甚至在我們開始修習佛法之前,我們就需要非常清楚的檢視自己。我們是否離於二邊,執取中道?執取中道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麽?如果我們確信執取中道,真正能滿足我們內心對樂的希求,我們將產生巨大的動力來實踐這條道路。我自己對此毫不懷疑。如果佛法還有潛力能減少我們現今麵臨的許多問題和困難,那也將是我們自己的責任去極力地實踐它。


“執取中道”,要求我們盡力保持健康。精力若不充沛,我們就沒有能力來“點亮禪定的智慧之燈”,在修定時保持心智清晰而有力,這是我們探索自心、發掘“禪樂”的第一步。這個過程依靠在二邊中保持平衡。

自與他

當觀察動物稍被傷害時的反應,我們看見它們本能地極力保護自己。科學家說“生存和自衛是生命的本能”。但是生命的存在遠過於此。是我們生理、情緒、感觀、和其他心識功能的結合體。觀照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是非常有益的。最理想的話,在時刻保持正念中,觀照我們的每一舉動以及與之對應的動機

有時候,我們也許認為我們做事時沒有閃過任何念頭和動機。但如果我們保持正念,我們能在每一舉動時觀注內心,回過來審視其動機,我們肯定能發現自己本性中或多或少有“趨樂避苦”的希求。通過保持正念,我們至可以捕捉到這種本性希求升起的一刻。

更進一步看,我們會意識到不管眾生在表麵上有多麽巨大的區別,所有的眾生皆存有“趨樂避苦”的希求。在最深的層次上,眾生皆是平等的。如果我們真心想幫助他人,理解這一點是最根本的。

事實上,如果我們在這麽深的層次上觀照自己的動機,知道所有的眾生皆和我們一樣希望得到快樂,我們將自然而然得給予幫助。這是人道的精神。我們根本不用勉強去催生一個美好的發心,它將來得毫不造作。

就我自己的看法,就算是不基於任何宗教信仰或是偉大的思想,僅僅從常識上來講,建立人道精神也是可能的,當我們開始意識到我們都希求快樂、避開痛苦。如果不考慮其他眾生的感受和痛苦,我們就無法真的評價是非對錯。我們提倡人道原則並非由於它本身是對的,而是由於就如同我們自己,所有的眾生皆趨樂避苦。

如果不考慮其他眾生的感受,就談不上什麽道德規範、是非標準。從一開始起,我們就可以嚐試體會他人的感受和權力同樣重要,進而發展到不僅能利益自己,且也能利益他人。

無需任何宗教教條,僅用常識,如何在是與非,苦與樂之間作出選擇?我們能做出真正的選擇,也隻有當我們重視他人的感受、權力和需求就如同重視我們自己的一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