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作為獨生女想到的

(2015-10-30 07:42:57) 下一個

盡管我是家裏的獨生女,但幸運的是我不是計劃生育的產物而是我父母的選擇。也許是因為父母的兄弟姊妹太多了(爸爸家九個,媽媽家八個)所以他們決定隻要一個孩子,即便是女兒。
1970年計劃生育尚未實施,左鄰右舍家都是四五個孩子,那時候一個家庭三個孩子很普遍。我沒上過幼兒園,直到上小學我遇到了另一個比我大一歲的獨生女,我清楚的記得她的名字。我倆都想和別的同學一起玩,但卻不知道怎麽和別人一起玩。我和她經常下課就湊到一起聊幾句,我們說話都小聲小氣,什麽時候都象是在說悄悄話。她問我在家幹什麽,我說拉琴寫字。我問她在家幹什麽,她說陪她媽媽。她家隻有她一個女孩大概是因為她爸爸在部隊,而她媽媽身體不好一直懷不上。她告訴我她媽媽很疼她,可是她爸爸她基本沒怎麽見過,好像不是很喜歡她,而是希望她媽媽能再生個弟弟。從開始上學到小學三年級以前我覺得自己挺可憐的,她是唯一一個讓我覺得比我更可憐的人。盡管我也見不到被下放在小縣城的父親,但在我上小學之前的三年,三到六歲的時候,我曾和父親單獨朝夕相處在一起生活了三年。
我知道我爸爸是愛我的。我用的是愛字,不是喜歡。在那個沒有人說愛的年代,我爸爸對我媽和我,張口閉口滿嘴都是愛。爸爸跟別人說起我媽時稱呼愛人,給媽媽寫信時稱呼愛妻XX,落款是愛你的XX。可能因為父親來自天主教家庭,又在文藝團體工作,思想比較西化新潮開放。
我六歲上小學就開始和我母親生活在一起,父親依然獨自生活在幾百公裏外的小縣城。記憶裏媽媽的笑容都是爸爸寄來的,隻有收到爸爸的來信我媽才會有笑臉,平時大多時候她都是唉聲歎氣愁眉苦臉的,所謂被一個女人帶孩子的艱辛折磨。我現在想造成我媽不快樂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寂寞和缺乏親密的關愛吧,這也讓我很早就明白兩情相悅就應該朝朝暮暮。
父親獨自帶我生活的三年時光裏我是不曾感覺到他的艱辛的,可能父親帶我的時候他自己根本也沒覺得艱辛,通常他都極其樂觀開朗,經常帶我抓青蛙打麻雀走幾十裏山路下鄉演出。他給我的生活規定是每天拉六個小時的小提琴,拉得好獎勵一本小人書,拉得不好晚上再多拉兩個小時。與父親在一起生活的三年快樂而殘酷。


小學三年級之前好像每天學校隻有半天上課,剩下的半天我都被我媽反鎖在家裏,自己和自己玩,我記憶中我的遊戲就是整理抽屜。把媽媽的漂亮衣服翻出來都試一遍,然後再折回去收好,想著等自己長大了再穿。媽媽是歌唱演員,唱采茶戲出身,十幾歲從小城市被選拔到省歌舞團,當初是百裏挑一千裏挑一的大美女。


作為非獨生子女時代的獨生女我一直有很強的優越感,因為從未體驗過同齡孩子說的缺吃少喝。我從小每天一袋牛奶拌蜂王漿蜂蜜,大白兔百花奶糖沒人跟我搶,穿的都是新衣服。西瓜劈一半我拿勺子吃半個,香蕉蘋果梨桔子對我來說也不稀罕,很小就吃過巧克力,用遭罪的電燙燙秀蘭鄧波兒的卷發。我十二歲的時候我媽領到獨生子女證,補領了一些獨生子女費,也意味著此次每個月工資單上會多三塊錢的獨生子女費。每年開學還有個新書包什麽的。84年,我十四歲去上師範學校,每個月除了學校的十幾塊飯菜票,我媽還給我五塊錢零花,大概那時的獨生子女費已經漲到了六塊。那時候五塊零花錢基本上可以是巨款,因為在我們那個老區省份電影票是五分一張,書一毛兩毛錢一本,那時候的食物沒有以塊(元)為單位的價格。十五歲時我爸去北京出差,帶著我一起去。十五歲的我一個人北京坐地鐵去天安門故宮天壇景山公園,還有農展館的外貿用品展銷,一個人吃街邊攤上館子。要知道那時候根本沒有旅遊這一說,去過首都北京的人鳳毛麟角。當時我爸發明的四弦胡琴得了文化部的科技發明獎,獎金五百塊。天哪,後來我爸趁去上海出差的機會,替我和我媽橫掃上海的服裝店。我穿一件卡腰的風衣去學校,舞蹈老師音樂老師班主任都來問我風衣是哪兒買的。一條蹬腿的黑色緊身褲給我惹來一頓校長升旗儀式上的點名批評。
早期的獨生子女,物質上的豐足是顯而易見的,父母傾注了所有的注意力也和同齡孩子放養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對我來說我覺得自己享盡了獨生子女的好處,但我並不讚同國家的獨生子女政策。因為被政策剝奪的人權和自由造成的畸形心理是物質富足無法彌補的。我的父親母親選擇了隻生一個,所以他們從來沒有溺愛過我,從來沒有對我抱不切實際的厚望,更沒有把養兒防老的重任強加在我身上。他們根據自身的情況做一個切合自身需求的選擇,這本身就教育了我應該如何對自己的生活作出選擇。生不生孩子,生幾個孩子,回答這個問題政策任何時候都不是也不應該是決定性的考量因素。


我不想浪費口舌去批評基本國策,開放二胎的政策依然蠻橫無理。這貌似一個強奸了別人的人,對被強奸的人說,大家都可以再奸一回。網上段子手很多,下麵轉三個段子。在江西的方言裏把這種嘲諷叫做“戳罵”,而戳來自戳癟,操逼的意思,可見不直接罵,而是戳罵,那是比罵有更大的無奈與憤怒。

昨晚和老婆商量生第二胎的問題,老婆說,我不生了,你愛和誰生就和誰生。我的天,國家政策和家庭政策同時放寬,誰能受得了呀,幸福來得太突然了。
 昨晚幾個朋友聚餐祝賀全麵放開二胎,但有些男同學失落,他們表示,現在老 婆年齡大了,生二胎已經不現實,希望盡快放開娶二房。
羊打算用20萬建一個窩,狼不允許,說私自建就是違章建築,隻允許向王八買。王八是搞工程的,先用20萬賄賂狼取得開發權,再用50萬元向狼買這塊地,花10萬元把羊圈蓋好,向羊要價200萬。老鼠借200萬給羊,連本帶息300萬,20年還清,羊全家二十年給老鼠打工!狼,老鼠,王八都掙了錢,隻有羊虧,連崽子也不敢生了。後來羊越來越少,狼覺得這樣下去大家沒肉吃,於是宣布羊可以再生一個,全麵放開二孩政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阿黃007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inmiu' 的評論 : 我爸媽都是音樂老師:)
linmiu 回複 悄悄話 您父母對孩子的美育幾乎是超前的,記得那時我隻有兩個同學一個會彈鋼琴一個拉小提琴,都是父親就是搞音樂的。
linmiu 回複 悄悄話 我和博主同代人,有一個大五歲的哥哥,是父母覺得有了一兒一女就不再要了。
那時我身邊已有一些兩個孩子或獨生子女的家庭,基本上都是母親受過教育且工作繁忙的。
可是鄰居家裏六個、八個的不在少數,四個的也很普遍。
很多感受我和博主一樣,記得我當時不明白為什麽鄰居家吃水果總要切開,而我家一人一個,小孩真想不到是經濟原因。
我唯一覺得孤獨的就是整個胡同隻有我一人上幼兒園,羨慕人家放養可以在門口玩,可沒想到他們也羨慕我上幼兒園,討好我哥每天派倆人去幼兒園接我。
對於計劃生育政策我認同博主的感覺,個人的事個人決定,像發達國家那樣人民有開闊豐富的生活空間,國家怎麽鼓勵多生都不生,重要的是個人意願。
馬虎猴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很不錯!

獨生子女政策是一把枷鎖,讓很多想要多些孩子的家庭不能如願,希望能早日廢除。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