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7月1號的廢話(2)

(2011-07-01 22:58:01) 下一個
這兩天的另一條大新聞,就是法國社會黨的未來總統競選人,原國際貨幣基金會的總裁老卡,看來可以洗白了。
估計大多數的人,當初都對這個案子,懷有疑慮。
老卡最危險的時候,其實是他不願意辭職。於是美國當局把他放在“自殺”看護,開始造他可能會自殺的輿論,以達到讓他被自殺的結果。
這一下,老卡服軟了,乖乖辭職,才有機會給保釋出來。雖然還被不知真相的紐約小市民們吐口水。
當時的情形是非常大詭異,一方麵開始有不少海外輿論,包括中國的某些屁股一直有問題的輿論,想讓中國人出頭,就是讓朱民出來繼任。
不是說歐洲人就應該天經地義地站著IMF這個茅坑,但是德國人的看法比較中肯,那就是希望還是這一任讓歐洲人幹下去,讓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處理,不受到不必要的程序幹擾。然後下一任的時候,就可以讓中國代表新興經濟體的國家出頭了。
因為考慮到煽風點火希望中國出頭,來損害歐盟利益的人,抱的也許是一桃三士的心態,於是俺當時趕緊提出建議,希望中國可以支持法國的女財長出頭,然後提高中國人在IMF的地位,作為一個交換條件。
有趣的是,美國在人選上一直不表態,而且還有墨西哥的候選人出來競爭,這個未免就太明顯了一點。如果沒有美國人在私下保證支持,墨西哥人肯定不會出來淌混水。
最後就是中國、巴西、俄羅斯等,都支持了法國人,而美國到了最後一刻,見大勢已去,最終也改變主意支持法國人。
不知這樣的一個敗績,美國財長蓋特納,會不會掛冠而去,承擔責任?
大家知道,美國上個季度的經濟非常糟糕,隻有1.8%的增長率,如果減掉企業補倉的因素,隻有0.6%。分攤全年下來0.15%。
其實我早就預測過美國在2011年的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日子會很難過(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回頭去看為啥推出這個結論),這個時候的QE2,算是保住的股市,但是其實最想保住的房市,卻沒有多大效果。
從第三季度開始,美國經濟開始走入換屆選舉經濟(正如中國領導層換屆的時候,也是有某種經濟特色)。如果美國經濟在關鍵時刻低迷的話,基本上就可以實現某些利益集團希望看到的換屆結果。
如果美國的企業集團,堅持認為奧巴馬是敵視企業界的話,那麽看緊錢包,不要生產上擴大規模(人家可以製造悲觀預測嘛,專家,或者說磚家,就是幹這個的),保持失業率高企,那麽就很有可能把共和黨的人選推上去。
共和黨現在是羅莫尼領先,但是不排除德州州長派裏這匹黑馬,畢竟美國大部分的就業增長,都是他在德州搞出來的。
這個時候奧巴馬的反製手段,就是希望能夠靠聯邦政府的大幅度開支,用基建工程,盡可能地把就業率短期內提上去,到時候選舉連任成功了,再想辦法處理殘局。
而共和黨在美國國債封頂問題上的阻擊,就是讓你稅不能加上來,錢又借不到,還要砍聯邦支出,然後美其名曰,政府投資,不如私人投資,然後這些私人就是老子不樂意,不投,看你咋辦?
這個爭鬥,在2012年大選出結果之前,不會消失。因此這一段的美國經濟走勢,會非常不樂觀。
上次說到中國各地方政府的債務,其實很久以前,溫家寶總理接受美國CNN訪談的時候,透露過,是1.5萬億美元,這個在我的博客裏麵以前也提過。
這個數量,還是可以消化。當然如果能夠把其規模的增長控製住,而且要是這些債務的到期安排不好,集中在這幾年到期的話,中央通過幾大銀行係統,控製住人家借新債來還舊債的路子的話,那麽倒是可以好好玩一下推恩令了。
畢竟現在的某些地方政府的行為,確實太過分了,值得好好的收拾一下。
當然這個前提是建立在中央政府,尤其是要新上任的班子,必須有這樣的共識。或者說就是執政黨裏麵,要有這樣的共識。當然,如果執政黨裏麵沒有這樣的共識,那會出現什麽結果,就懶得說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fromq 回複 悄悄話 Di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