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大國遊戲》裏麵提到當年日本人寫《日本可以說不》的時候,就是日本經濟帝國如日中天的當口,日本人對未來的看法是兩種觀點。
一種就是看低西方文明,認為日本要回歸亞洲,從而獲取從美國的壓迫下獨立的國家地位。
另一種就是要求更加向西方靠攏,徹底脫亞入歐,讓日本可以和其他西方大國一樣平起平坐,從而獲得成為和美國平等的夥伴的獨立國家地位。
而且俺還提到,在那個時候,日本人雖然認為中國最終會崛起,美國最終會衰落,但是這個過程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因此日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個關鍵,那就是說,如果日本偏向美國而幫助美國的話,那麽美國就可以延緩衰落50年。
當然如果日本偏向中國而幫助中國的話,那麽中國就可以提早崛起50年。
對這種觀點,俺當時是非常不以為然。因為從當時俺的看法,中國在世界崛起的時間,也就是50年的時間。如果你日本人想過來湊熱鬧,當然歡迎。但是如果你覺得沒了你這個張屠夫,大家就要吃帶毛豬。那麽也太自憐自愛了吧?
無論如何,日本在廣場協定之後,確實在“幫助”美國了。在佛教裏麵,這個叫做舍身喂鷹。
那麽為了阻止中國的崛起,日本你可以繼續無私奉獻,替美國輸血啊。
最近美國政府開始了對豐田公司的第一筆罰款,大概是3200萬美元。而號稱豐田事故造成的46個事故,美國政府自己承認確有其事的一樁,也由豐田出血1000萬美元來平息。
因此在未來因為歐洲不斷麵臨的財政困境,美軍在阿富汗的成本,就不得不從日本和韓國這裏抽了。
那麽從日本的立場看,現在最主要的,就是要擴大自身的實力,在中美的對弈中自保,並兩邊下注,希望可以從中獲取最大利益。
在海外擴張方麵,就要實行日本的南進戰略。
所謂南進戰略,就是你向北、向東和向西,都是雷池而不敢逾越一步。
但是向南,就是一串島嶼,最近的是台灣,其次是菲律賓,然後是印尼,最後是澳大利亞。
從這裏向西,前麵是越南,後麵是印度。
日本本來的想法,就是整合這麽一大堆國家,然後可以看形勢而動作,所謂看菜下筷。
如果日本可以夯實這個一個海島集團,那麽就可以在中美之爭中左右逢源。
其實說白了,日本就是一個大號的韓國,但是心裏的小算盤打得是一樣的。
不過日本的問題,在於此一時,彼一時。日本經濟麵臨的困境,已經使得日本在東南亞想整合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越南,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家不信的話,就等著看中國怎麽在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投資吧。等到這些投資開始出效果的時候,也就是中國海軍的軍力衝出第二島鏈的時候。
當然,不光是海軍和空軍,大概從昆明的高速鐵路,也可以到吉隆坡了吧。
現在可以看出來的,就是澳大利亞的陸克文代表的一些精英人士,倒是對遏製中國比較有熱心。不過也要看一下這幾年之後的形式發展,才可以對澳大利亞的真實意圖,了解清晰。
有讀者發過來一個鏈接,是新加坡的一位所謂中國問題專家叫做鄭永年的,對中國外交的一些看法,征詢俺的意見。
俺的意見,就是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外交行為,也要像做人一樣,要做得堂堂正正。
海外的不少華人學者,雖然也會為中國的利益思考,但是源於思考角度的問題,常常有一種俺稱為的小妾心態。
怎麽會這樣說呢?就是缺乏堂堂正正作為一個中國人而應該具有的自身為主體的獨立地位。因此一起立論的基礎,就是要考慮如何在人家西方製定的一個框框架架之中,如何放軟身段,翹首弄姿,以討西方主子的歡心。
這一點,倒是西方的學者們看得比較清楚一些。他們看到中國實力的增加,擔憂中國和西方雙方,無法有效地調整大家的立場,尤其是西方,沒有辦法適應中國的崛起,從而導致衝突,而令現今的國際體製崩潰。
當然由於目前的國際體製,無法適應中國崛起的事實,是需要進行理所當然的調整。
但是在這種調整之中,西方當然希望開出一個高價,讓中國多出點血來讓步,是理所當然的討價還價。
而在這個討價還價的過程中,西方國家總體來講,還是尊重中國這個對手,有一種平等的討價還價的地位的。
相比於西方學者,所謂海外中國的學者們,對中國的看法,基本上就是一種小妾的心態。現在覺得自己的底氣強了,希望從小妾變成二房了。
在這種立場下,這些學者,有意無意曲解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本意,把中國改革開放,從而回歸世界應有的地位,看成了簡單地要混進西方的大國俱樂部。
而鄧小平的“發展是硬道理”,就被簡單地理解發展對外貿易,而不知道發展的目的是中國的四個現代化,就是工業、農業、科學技術和國防的現代化。
而且把中國睦鄰友好的政策,理解為要發展經貿,從而犧牲自己的地緣安全。不知道俺說的那句話,沒有政治指導的經濟,是盲目的經濟,沒有地緣參照的政治,是糊塗的政治。
所有把周邊國家,如日本和韓國的一些遏製中國的舉動,說成了是中國的身段不夠軟。
而美國針對中國的軍事壓力,更提議要中國選擇戰場,不和美國軍事競爭,而是要以經濟競爭來應對,說白了就是對美國的軍事訛詐,中國進行經濟讓步,然後就息事寧人。直到下一次訛詐開始。
Totally. Corruption is a serious issue in China.
我認為,這種心態在大陸學者中也不罕見。其原因恐怕還比較深遠。有本書叫《中國官僚研究》有比較深入的分析。另外,毛澤東形容中國知識分子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拋開態度,這話不是沒有道理。
--->可否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