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當初,就是在2008年9月的時候,當美國的金融市場麵臨著崩盤危險的時候,美國政府的救市方法大概是幾個。俺的一位兄弟,把這幾個方法,歸納成直接救市,間接救市,和馬後炮救市。
所謂直接救市,當時就是摩根斯坦利那次遊說中投加持其股票到49%,而因為中投受到頭一次投資50億美元打了一個大水漂而受影響,沒有成功。當然後來日本最大的銀行三菱日聯銀行衝了進去,結果抄底抄到了半山腰上。那是去救高盛的就主要是巴菲特。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直接救市不是太成功。
第二個方法就是間接救市。那就是通過政府的救市方案TARP,由財政部向這些銀行注資。可是財政部的錢哪裏來?靠賣國債。不過這個國債,要靠中國這些政府的中央銀行來買(其實就是和中投的錢差不了太多)。看中國政府手上持有的美國國債,是難以分清楚哪些國債是美國政府的常規飯票,那些是TARP救命錢。這種情況的不同,在於直接救市是美國政府信用不參與,是由私人企業的方式進行(雖然俺們知道政府反正不會讓這些銀行倒)。而間接救市,就是通過政府左手從外國拿錢,右手轉給這些銀行。這個當時看起來,也不是特別成功。
第三個方法也是間接救市。但不是有政府賣國債從外國的政府,或者私人那裏籌資來救。而是由美聯儲直接印錢,來買政府的救市債券。或者由美聯儲和FDIC開信用借錢給銀行來救。這就是前文談到的通貨膨脹政策。這個政策靠的是,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負利率,來增加金融體係的資金流動量。
那麽現在美國的實際利率是多少呢?其實是-2%。通常考慮實際利率,就是要看這樣一個簡單的公式:
名義利率=實際利率+通脹率
比如說,如果你的通脹率是10%,而名義利率是12%,那麽你的實際利率是2%。但是在通縮的時候,就比較可怕。如果你因為經濟很差,把名義利率降低到0%,可是出現了通貨緊縮,就是負的通貨膨脹,比如說-2%,那麽你的實際利率就是2%。那就是說,你的企業還是負擔重。
可是如果你的通貨膨脹率是2%,而名義利率是0%,正如美國這樣,那麽你的實際利率就是-2%。而美國聯儲局的目標是做到實際利率-5%,那麽就需要把通貨膨脹推到5%。
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美國的物價最近其實漲得挺厲害?俺大概是最先用了經濟堰塞湖這個概念,來描繪美國經濟的現狀。那麽現在就是美聯儲不斷的注水到這個湖裏,導致湖的水位越來越高。這個水一旦破堤而出,那就是惡性的通貨膨脹。
當然俺當時也說過,這個決堤的快慢,在於銀行貸款那個大閘開得多快。不過因為這些大行的資金除了貸款給企業投資擴張,或者貸款給私人消費這兩個領域之外,還有銀行把資金拿來炒股票,外匯等等資本市場,和大宗商品現貨和期貨市場,比如,金,銀,銅等金屬,石油,汽油,天然氣等能源,米,麥,玉米,食用油等食物,化肥,飼料等民生相關等重要物資,都是這些洪水可以泛濫的地方。
而這些地方的惡性通貨膨脹,直接打擊的就是民生和實體經濟。其結果就是經濟發展的二元化和社會割裂,表現的形式,就是金融企業的業績一片紅火,大家高高興興的發百萬美元紅包,股票市場恢複活力。
而另一方麵,更多的企業倒閉,或者緊縮規模。更多的人失去工作,失業率衝破10%,導致大量的失業人口。
俺的兄弟,提到的馬後炮救市,其實就是指當美國金融機構,其實是拿了美聯儲印的錢,然後穩住了陣腳,就開始向外國政府籌錢。比如說現在摩根斯坦利發行22億美元新股,中國的中投欣然的放了12億美元進來,那麽摩根斯坦利就偷偷的在美聯儲那裏銷賬12億,來個李代桃僵。
其實這種做法並沒有錯,反正是中投在買單。如果美國經濟果然如現在的文革好派(當年中國的文化大革命中,主張“現在革命形勢一片大好”為好派,反對派“革命形勢好個屁”為屁派)鼓吹的那樣,今年底明年初複蘇,那麽就是皆大歡喜。美聯儲曲線救國成功,中投抄到了底。
可是如果屁派的看法正確,那麽這個救市忽悠失敗,中投賭了個水漂回家,俺們大家在美國吃滯漲炒飯。
可是金融衍生品在這裏的危害性,非常關鍵。因為人們對資本市場的承受力最大,對各種股市創新高的企圖心和信心越高,導致這個虛擬市場對流動資金的容量越大。俺們知道美國現在大部分的對衝基金,已經在保平利潤的水平線底下,做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深水潛水員了。如果隻是拿著現金,不跳進來衝一下浪,反正也是一個死字。
現在狠狠的搏殺一下,也許可以殺出一條血路。反正大家都覺得自己隻要不是最後一個逃離犯罪現場的主,不被金融風暴打到,就可以全身而退。整個市場上充滿了這樣的末世心態。
如果金融衍生品的規模沒有這麽大,對實際的資金的容量有限,反而會逼著這些現金,不得不向實體經濟流動,以創造出真正的經濟增長和就業,來帶動經濟的恢複。
其實奧巴馬政府自然也看出來這個問題,所以對對衝基金的監管已經上了日程。不過不服管教的基金們,似乎已經找到了自己的陳倉之道以暗渡。香港恒生指數從12000點到19000點的瘋漲,有70%資金來源於歐美,而中國的胡哥在G-20上對香港的力爭,使香港的15%稅收成為了國際遊動資金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