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味的空間

寧為真小人,勿做偽君子
正文

“帝國主義”是個標簽- -

(2008-05-26 13:10:15) 下一個
(文章來自天益雜文)


“帝國主義”這個詞產生於 19 世紀最後 20 年,最先討論它的有英國經濟學家霍布森、德國社會民主黨人希法亨、考茨基。以霍布森發表於 1902 年的《帝國主義》最為著名。此“帝國主義”係指人類傳統帝國那種攻城略地擴大統治幅員的思維模式,霍布森用來指責白人殖民者對於荒蠻地區落後民族的征服;希法亨發表於 1910 年的《金融資本》則把討論帶進經濟領域,探討資本進入金融時代的經濟狀態。一戰爆發後研究它的人多了起來, 1915 年考茨基出版了《民族國家、帝國主義國家和國家聯盟》,認定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現象,但不讚成“把現代資本主義的一切現象,即卡特爾、保護關稅、金融統治以及殖民政策,全部概括到帝國主義名下”。他提出“超帝國主義論”,認為在資本的作用下,傳統帝國的侵略性可以得到遏製,世界有望實現永久和平。此書出版後,俄國人布哈林、列寧也涉及其討論之中。同年年底,布哈林寫成《世界經濟和帝國主義》一文,批判了考茨基的論點;次年初,列寧在布哈林的基礎上趕寫《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吸納了布哈林的諸多論點,被擁躉們譽為“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布哈林-列寧的論點認為帝國主義的特征是: “ (1) 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發展到這樣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的壟斷組織; (2) 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已經溶合起來,在這個 ‘ 金融資本 ’ 的基礎上形成了金融寡頭; (3) 與商品輸出不同的資本輸出有了特別重要的意義; (4) 瓜分世界的資本家國際壟斷同盟已經形成; (5) 最大資本主義列強已把世界上的領土分割完畢。”( 《列寧全集》,中文第二版第 2 卷,第 808-809 頁)列寧認定帝國主義是戰爭的根源,戰爭必將摧毀資本主義經濟,從而“帝國主義是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前夜。”他的結論是:“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特殊曆史階段。這種特殊性分為三方麵: (1) 帝國主義是壟斷的資本主義; (2) 帝國主義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資本主義; (3) 帝國主義是垂死的資本主義。 ”(同上書, 第 893 頁) 於是,“帝國主義”一詞便開始成為列寧的徒子徒孫們討伐資本主義的專用詞匯,當然也是自信心以及鬥誌的精神鴉片。然而列寧這一卦沒算準,曆史無情地證明,他預言“垂死的資本主義”越活越健康之時,他自己的“無產階級社會革命”成果蘇東集團卻比“垂死”還先死掉了。

這是一個必然。首先,他和布哈林認定的“壟斷的資本主義”不實:美國國會早在 1870 年代就設立了公平委員會,該委員會 1874 年就通過了一個反對鐵路壟斷的調查報告; 1887 年國會通過《州際貿易法》、 1890 年通過《謝爾曼反托拉斯法案》,這兩個法律條文的意義在於,它們認定“壟斷是罪惡”,人類最先高舉“反壟斷”旗幟的恰恰是“美帝國主義”! 美國開始“反壟斷”差不多 30 年以後,相關法律與各項政策已經形成定式,列寧才不顧曆史真實地發現“壟斷的資本主義”,這一卦其實不過隻是一種謀略。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列寧把他自己主張的社會主義定義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明了“計劃經濟”模式,而“計劃經濟”本身就是壟斷的最高形式,這似乎不算“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而是伸自己的腳去墊自己砸下來的石頭了。不僅對內經濟政策如此,在對外關係方麵列寧主義也是不折不扣的帝國主義。 列寧寫成於 1915 年的《論歐洲聯邦口號》一文稱:“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這句話被恭維成列寧“創造性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標誌。然而,列寧緊接著說下去的話卻被忽略了:“這個國家的獲得了勝利的無產階級既然剝奪了資本家並在本國組織了社會主義生產,就會奮起同其餘的資本主義世界抗衡,把其他國家的被壓迫階級吸引到自己方麵來,在這些國家中發動反對資本家的起義,必要時甚至用武力去反對各剝削階級及其國家。”(《列寧全集》第 26 卷, P367 )它表達的意思很明顯:列寧要在自己站穩腳跟之後發動對於別國的顛覆,“必要時”不惜武裝侵略。基於這個宗旨, 1919 年 3 月,列寧在莫斯科建立了“第三國際”,其領導權和決策權自始至終掌握在俄共 ( 布 ) 領導人手中,政治路線和方針政策都是由俄共 ( 布 ) 製定和批準的。這意味著“第三國際”隻不過是蘇俄的侵略工具而已。其一大確立的主要任務就是推翻全世界的資本主義製度,以社會主義製度取而代之。作為實施, 1920 年列寧發動了對波蘭的侵略戰爭。紅軍總司令托洛茨基發布的命令是: “ 紅軍戰士前進吧 ! 英雄們,打到華沙去 !” 列寧對“第三國際”二大的代表們宣布:“ 是的,蘇維埃軍隊到了華沙。不久德國就是我們的。我們還要重新奪回匈牙利,巴爾幹將起來反對資本主義。意大利正在顫抖。資產階級的歐洲就要在風暴中崩潰。”難道這還不算“帝國主義”?人類曆史上最先公開宣布要武力征服全世界的不是別人,正是列寧自己。

隻可惜,蘇俄紅軍 8 月 15 日在華沙近郊被挫敗,波蘭軍隊發起反攻,列寧的不折不扣的帝國主義侵略被挫敗,波蘭人後來將這一天定為自己的“建軍節”。不過列寧說:“ 盡管第一次機會沒有成功,盡管我們遭到了第一次失敗,但我們還是要把防禦政策改為進攻政策,直到我們最後取得完全的勝利。”(載俄羅斯《曆史檔案》雜誌, 1992 年第 1 期)隨後,布哈林在俄共代表大會上幹脆提出“紅色幹涉權”理念,宣布蘇俄對世界任何國家都有顛覆乃至兼並的權利,實行赤裸裸的帝國主義政策。“蘇聯”這個國名就是為征服世界而設,它既無民族限製也無地域限製,無論何國,都可以由代理人建立“蘇維埃共和國”,然後“加盟”到“蘇聯”裏去。隻是,在西向遭遇的失敗使列寧轉向東方,中國首當其衝開始倒黴了,成為他的“第二次機會”的犧牲品。

其次,馬克思先生的“剝削”理論本身就是閉著眼睛否認資本在人類經濟生活中決定性作用的理論,它基於原始的農耕經濟和粗陋的手工作坊經濟所形成的理念。那時,馬克思根本不具備大工業引發的高端經濟所導致的管理概念,與其說他的經濟理論是什麽“政治經濟學”,不如說是“道義蠱惑學”,根本不存在經濟學要素,充其量貼了些過時的經濟標簽罷了。如今,即使“堅持社會主義不動搖”的中國,也在鼓勵“走出去”,大搞“資本輸出”,不知算不算“對外壓迫與剝削的基礎”。新近發生的斯皮爾伯格辭職風波,中國全力為自己在蘇丹的作為辯解。其實西方某些媒體使用的不過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之法,我們的主流輿論從來沒有認真反思過自己曾經高聲宣揚過的論調,反倒喋喋不休地堅持它還要“不動搖”,過去搬起來的石頭現在砸到自己的腳上了。我曾經說過“毛澤東的陰影是改革開放最大的障礙”, 不認真地批判毛澤東,他必然還會禍及子孫,這件事可以算是一個例證。

第三,至於帝國主義是戰爭的根源就更不知從何說起。最簡單的常識就是:人類早在任何主義都不存在的時代就不乏戰爭,“根源”尚未出世,“枝葉”從何而來?引發戰爭的因素很多,歸根結底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野蠻屬性所導致,消滅戰爭隻有文明程度的發展,與什麽主義無關,主義隻有順從文明進程才有意義。馬克思不是說要“用暴力推翻一切現存的政治製度”、毛澤東先生不是也有論斷說“革命的中心任務和最高形式是武裝奪取政權,是戰爭解決問題”的麽?先生接著上句話還有:“這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原則是普遍地對的,不論在中國在外國,一概都是對的。”可見,“帝國主義是戰爭的根源”根本不確切,沒有任何“主義”之前早就有革命了,例如《易 . 革》裏說的“湯武革命”,倒不如說“革命是戰爭的根源”更恰當,誰能舉證說明有哪一個“美帝國主義”領導人有過此類關於“戰爭解決問題”的言論呢?

事實上,“帝國主義”不過是個標簽,就跟老和尚說“山下的女人是老虎”一樣。人性未泯、六根不盡的小和尚看見“老虎”以後就會覺得挺可愛;那些六根修盡人性煉絕的聰明和尚就會跟著老和尚的調調高喊“打老虎!”隻不過老和尚心知肚明,而這類聰明和尚卻反被聰明誤了,老毛親自向尼克鬆表示歉意,承認他的“反美”隻是“放空炮”,還要進一步解釋說:“比如這樣的話:‘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倒帝國主義、修正主義和各國反對派,建立社會主義!’”這才是毛之統治術。《左傳》雲:“外寧必有內憂。”《孟子》雲:“ 出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諳熟中國傳統文化的老毛樹一個“美帝國主義”起來糊弄子民以達成“同仇敵愾”維持統治的效果,本是皇上的權術,隻可惜大大小小的太監並不知此理,傻乎乎地信以為真,而且癡情不改。其實,去翻翻馬克思 《致美國總統阿伯拉罕 . 林肯》的賀信。信中,馬克思認定美國是“最先產生了偉大的民主共和國思想的地方”;還說:“由工人階級忠誠的兒子阿伯拉罕 . 林肯來領導自己國家進行解放被奴役種族和改造社會製度的史無前例的戰鬥,是即將到來的時代的先聲”。懂得什麽是“即將到來的時代的先聲”嗎?馬克思接著解釋說:“自從巨大的搏鬥在美國一展開,歐洲的工人就本能地感覺到他們階級的命運是同星條旗連在一起的。”可見,老馬是個“崇美”的先行者,那些號稱忠於老馬的孝子賢孫們怎麽就把祖師爺確認的榜樣說成“美帝國主義”了?恐怕還得聽老馬自己的解釋:“我播下龍種,收獲的卻是跳蚤。”他的主義給列寧同誌一“發展”,東方爬滿“反美跳蚤”也就不甚奇怪。

二十世紀以來,不管願意與否,全世界都在跟著美國跑;不客氣地說,在可以預見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全世界還得繼續跟著美國跑,因為尚無任何國家具備美國所具備的國家魅力。鄧公改革開放之初就答複過李慎之:“你沒看見那些跟著美國跑的國家都富強了?”緣由在於,美國非但不是什麽“帝國主義”,而是地地道道的國際主義。被稱為“美國曆史上惟一采取帝國主義政策”的麥金萊總統, 1898 年同西班牙開戰,美國軍隊占領古巴。然而古巴並沒有成為老美的“加盟共和國”,反倒在“美帝國主義”幫助下於 1902 年建立古巴共和國;同在 1898 年,美國借美西戰爭的勝利以 2000 萬美元從西班牙買下其殖民地菲律賓並派駐總督,可以算是美國在海外惟一的殖民地。 1946 年 7 月 4 日,就在美國勢力最強大的時候菲律賓獨立建國了。一戰結束,美國非但沒有屈從慣例向戰敗國德國索要賠款,反倒資助德國 70 億美元幫助其重建;二戰結束,美國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與“解放東北”的蘇聯紅軍大肆奸淫搶掠相反,美國占領軍除了積極消除日本戰爭工業之外,自己奉行“無賠償政策”,還得從美國本土運來大批民生物資救濟日本難民。據 1947 年美國國務院的報告稱:“對日占領使美國人民每年負擔 1.88 億美元的稅款。”

至於歐洲,且不論美國依據“租借法案”提供的大量援助,關於此, 1943 年 11 月 30 日在德黑蘭為丘吉爾 69 歲生日舉行的宴會上,斯大林親口說:“我想從一個蘇聯人的角度告訴你們,是總統和美國人民所做的一切將贏得這場戰爭。在戰爭中最重要的東西是機器。……因此美國是機器大國。如果沒有使用這些機器的話,這場戰爭我們將失敗。”(《非常年代》,第 648 頁) 2000 年俄國出版了一本書《二戰秘密檔案》,其中第十章詳細介紹了蘇聯衛國戰爭對於美英援助的依賴性,其中引用了朱可夫元帥 1963 年被 KGB 錄音的原話:“現在大家都說盟國從來沒有幫助過我們……但是要知道,不能否認的是美國人為我們迅速大量生產並供應了許多物資,沒有這些物資我們就不可能組建我們的後備部隊,也不可能把戰爭繼續下去。我們沒有炸藥和火藥。沒有這些東西,步槍就沒有子彈。美國人真誠地為我們提供了火藥和炸藥,他們還給我們迅速生產和提供了多少鋼材啊。如果沒有美國人提供的鋼材,難道我們能很快地生產出坦克嗎?”尚不論美軍自己參戰所付出 2000 多億美元的軍費開支和重大傷亡, 500 多億美元“租借物資”歐洲包括蘇聯償還了嗎?戰後美國還用“馬歇爾計劃”給歐洲重建提供資金和技術, 這個計劃對歐洲撥款共達 131.5 億美元,其中贈款占 88 %,餘為貸款。它使歐洲 GDP 增長 25% 。有這樣的“帝國主義”嗎?如果有,最好多多益善。

舉世皆知,共產主義者都是些撒起謊來臉不變色心不跳的主,而且,“為革命撒謊”還是崇高的榮耀。毛澤東是其中佼佼者,林彪的“不說假話辦不成大事”就是精辟的總結。看看“大躍進”時期我們的報紙雜誌吧,一場熱火朝天的撒謊競賽永彪史冊,至今,《人民日報》或其他機構為那些謊言向讀者道過歉嗎?另一個連篇累牘的謊言就是關於“美帝國主義”各種控訴。一個最基本的曆史真實就是:二戰後的國際新秩序恰恰是美國領銜打造出來的!二戰後世界各殖民地國家獲得獨立,本來就是美國促成的,聯合國也是美國人的首創。不用看別的,美國的國內分權體製就注定它不可能成為所謂“帝國主義”,帝國主義是集權主義的必然發展,隻有集權國家才有可能導致帝國主義。今日人們可以指責美國政策的種種不是,但若稱其為“帝國主義”,不是無知就是弱智。試問,現在在伊拉克製造“人肉炸彈”屠戮平民的是美軍還是那些恐怖分子?連這樣基本的事實都無法辨識,那智商該在三歲孩童之下。

最能反映中國人昏聵的莫過於“美帝國主義”這個說法。 1922 年 1 月下旬,遠東勞苦人民大會在莫斯科召開,中共張國燾、國民黨張秋白等出席並受到列寧接見。張國燾稱:“這次會議在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商討中,確定了中國革命的反帝國主義的性質,換句話說,反帝國主義被視為中國革命的主要任務。”他接著解釋:“當時一般中國人還不知帝國主義為何物,甚至像胡適這樣著名學者也還認為反帝國主義是海外奇談。後來經過中共的宣傳和出席這次會議的代表們的多方介紹,‘反帝國主義’這個名詞,不久就成為人所共知。不管後來中國革命起了一些甚麽變化,但這把‘反帝國主義’的火,放得確實不小,它燒遍了中國,也蔓延到了東方各地。”(張國燾:《我的回憶》,第一冊, P207 、 P209 )

張國燾的介紹是真實的。蘇俄其實是在轉移視線,它上年 4 月開始侵略中國,攻陷唐努烏梁海; 7 月 5 日攻占庫侖(今烏蘭巴托), 7 日即拚湊了“蒙古人民革命政府”,赤裸裸地肢解中國。這是自“八國聯軍”以來外國對中國的最大侵略,遭到北洋政府和民眾的強烈抗議。為了轉移視線,蘇俄軍艦 13 日炮擊黑龍江中國輪船。接著在上海操縱代理人建黨,在中國埋下內亂的潛伏因素。此外,還開始收買孫中山,蘇俄派遣到中國的特使馬林與孫密謀,支持孫在中國發動內戰。國共兩張就是在這種情勢下被派遣到蘇俄去開“遠東人民代表大會”的,他們帶回來蘇俄的“反帝國主義”指示,矛頭直指“華盛頓和會”。那時在中國的羅素說:“總的來說,中國人在華盛頓會議上所取得的成果大出意料。”“我認為美國是迄今為止與中國最友好的國家,而日本則是中國最大的仇敵;美國比別的國家更積極地推進世界的和平,而日本則隻要有戰勝的機會往往不惜訴諸武力。”(《中國問題》, P121 , P128 )盡管美國迫使日本放棄了“二十一條”,使中國恢複了山東失去的主權,但“受人錢財替人消災”的國共兩黨,還是秉承蘇俄旨意,煽動起“反對美國帝國主義”的狂潮,掩護蘇俄強占外蒙古和唐努烏梁海 172 萬平方公裏中國領土。俄國人極其聰明地把中國人推向“反對帝國主義”的戰場,國人拚命鬧“單方麵廢除不平等條約”、“收回租界”,沒人還記得蘇俄侵吞的兩大塊領土。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唐寶林先生據已公布的蘇俄檔案統計: 1923-1927 年聯共(布)中央政治局為討論中國問題召開了 122 次會議,做出了 738 個決定。先生的結論是:“指導中國革命的最高決策機關是斯大林為首的聯共中央政治局。”(《秘檔新論》, P206 )如以四年計,平均不到兩天就做出一個決定,比國共兩黨自己還忙!不僅如此,蘇俄還出錢出武器出軍事顧問,策動孫中山為首的國共兩黨挑起中國內戰,美其名曰“北伐”。此戰打垮的是中國有史以來為國家、民族作了最傑出貢獻的北洋政府!此前不計,僅 1925 年,“從 4 月到 10 月提供軍事武器的經費高達 460 萬盧布,在 1925 - 1926 年的財政年度中安排的軍事供應貸款達 1100 萬盧布。”(《吳廷康與中國大革命關係研究》, P217 )連同贈與馮玉祥的軍火合計近億盧布,大批政治、軍事顧問在中國各地的活動,直接指揮顛覆蘇俄自己也承認的中國合法政府。試問,此前此後,世界上還有哪一個“帝國主義”如此肆無忌憚地侵犯中國主權、幹涉中國內政、強占中國領土的?

我們再看一段文字:“ 1922 年 8 月 31 日 ,中央書記斯大林簽署《俄共(布)中央政治局會議第 24 號記錄》,其中有一則致越飛同誌電。電文說:‘中央認為,在同中國談判時,從 1919 年到 1920 年的總宣言中得出直接指導是不能允許的,當時中國對這兩個宣言並未作出相應的反映。’”(《秘檔新論》, P74 )斯大林已經徹底推翻了兩個蘇俄困難時的“對華宣言”,蘇俄全權代表越飛本人對此令也接受不了,他在接電令後給列寧、斯大林、托洛茨基等當時全部蘇俄領導人的複信裏稱:“當然,耍某種‘手腕’可以把這些宣言說成一紙空文,但我認為,這將是我們對華政策的破滅,而最終則是我們全麵滅亡的開始,因為在對外政策上我們成了最一般的帝國主義者,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世界革命的推動因素。”(同上書, P75 )越飛此種態度不但遭致蘇俄政治局的嚴厲批評,且 1923 年即被調離中國,最終被打成“新反對派”,搶在被處決之前於 1927 年自殺身亡。但是,這還不是最可悲的事情,最可悲的是,蘇俄賊喊捉賊的帝國主義行徑至今還被某些在“毛家飯店”裏喝高了的中國人謳歌,偏偏是這些歌頌者還不知羞恥地罵別人是“漢-奸”。

試想,當年老毛不是就給“老大哥”扣上“社會帝國主義”的帽子了麽?所列舉的證據依舊是“老大哥”斯大林所做的那些事。而北洋政府早就指出蘇俄叫做“赤色帝國主義”的了,隻不過國人聽不進去,愣是要說“老大哥”,愣是要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話也不錯,隻是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斯大林用馬列主義換走的是中國大片領土,還有後來搶掠、破壞的東北工業。其實,革命家大抵是些“有奶便是娘”的好漢,甭管什麽帝國主義,隻要給錢給槍助其奪天下便是好主義,孫中山算是最典型的一個。不過這是另外一個話題,此處不贅。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