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謹慎

不愛聊大天,更懶得與人爭吵。有了想法放在博客裏,挺好!
正文

沒事撐得——蜻蜓點水話腐敗(3)

(2010-03-22 11:39:46) 下一個

房地產做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各方利益千絲萬縷,盤根錯節,和紅樓夢裏的四大家族一樣,一損皆損,一榮皆榮。溫總理有決心管好,精神可嘉。但房價不是一兩天衝上來的,政府高喊要控製也不是近一兩天的事情,控製無力,隻能說明現有的手段軟弱無力。好比醫生為病人開藥,沒做到藥到病除必有原因:或是藥不對症,或是藥量不足,或是病人病入膏肓。中國的房地產有病是大家的共識,中央出手要控製,觸動的是各方麵的利益,製肘頭疼難辦是可想而之的。所以本人認為到了該向國外學習現成經驗的時候,中國在經濟上走資本主義,在管理上也該向西方借鑒,征地產稅(不含農耕土地)該是可靠有效的辦法。向商品房和土地征稅,好處肯定是大於弊端。這裏所說的付稅不是指那種一次性的花費,而是向國外一樣,每一定的時段交納的地產稅。

現行的情形,有多套房產的人在持有期間代價太少,為何要急於出手?去年有個由大款組成的買房團,高調來到美國。從東到西走了一遭,一套房子沒有成交。當時看到這條新聞,就猜是種炒作,權且就當他們之中有人是真心買房,也知道是很難買成。因為這邊的房地產稅意味著你就是現金買入後,也還有至少每年幾千美元的支出。有個女士很有誠意的說想趁美國房價低,買房為將來女兒上大學時用,這個理由更是令人噴飯,大學又不是就近入學,你怎知如今相中了的學校,將來女兒準能考入?況且還要交地產稅,為何不回到不需要此項代價的國內去炒?這個例子證明在這邊炒房,除了本金,還需要向山姆大叔這個大地主交租子,這筆維持費用,對炒房是有著有效的抑製作用。

可以想象,當每平米的土地的使用者必須向政府定時交付費用時,對炒房,屯地,空房不賣、不住這些對房價升高有推波助瀾的種種做法,代價加大成本增高。房多的人多交稅,大家也少了抱怨。有錢人房多房大,多交地稅就是。沒房租房的也大可不必眼紅,你沒交那筆稅不是?有錢人住豪宅、別墅;北京、上海,海南、哈爾賓,昆明,外加老家那座城市都有房產挺好,該他們享受,冬暖夏涼,溫暖如春,打球遊泳,賞雪溜冰;不論是這處處房產全是辛苦賺來的還是腐敗受賄來的,行賄送禮來的還是走關係得來的;隻要想到他們多有多交稅,咱們內心那憤憤不平不也是略有減輕不是?買了土地開發權的公司除了還貸款,還需交納地稅,當每屯一天就要交一天的稅錢時,想屯也要多過下腦子,算算成本不是。

政府也造了不少經濟適用房,但這些房子的銷售對解決房價是杯水車薪,而且管理上的混亂,成了腐敗滋生的適用地。有個熟人用了10萬元買來一個正在拆遷地段的戶口,據說錢是給了那地段的黨支書,再加上托人行賄送禮,共花費不到四十萬買到了房,現在房價已經是翻了 45倍(也許不止)。另個朋友講他有個親戚住在通州,拆遷時利用關係,原有的一套舊公寓,搞成了六套新的。用他們的話政府有錢了,不像從前,又求和諧,這個機會不用白不用。資本主義在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也是管理鬆散,漏洞百出。現在腐敗是沁到了骨子裏,幾乎是從上到下,既然大家搞房子的胃口是多多益善,官官相護也反不了腐敗,腐敗的普遍造成了法不責眾。當法令和政策的監督執行者同時也是和資源最接近便利的既得利益者時,政策再好法令再嚴,還是很難執行。

房產改革發展到今天,到處的高樓大廈,成績斐然。樓價高到大學畢業數年有穩定工作的青年人,還必須依賴父母才能買得起房,絕對不是正常的價格。政府如果征收房產稅,不但有控製房價的功能,還能反腐敗,這招數不錯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