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肯色老同鄉

阿肯色雖然是窮地方,可也是青山綠水的好地方。
正文

我國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的農業豐收的六大因素

(2011-02-15 10:54:27) 下一個
    我國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的農業豐收,最主要原因的包括以下六個方麵:
 
   第一是種子革命。1973至1976年,我國南方秈型雜交水稻(育種代表為袁隆平)和北方雜交粳稻(育種代表為楊振玉)良種相繼育成,從七十年代後期開始大麵積推廣,到八十年中期大體完成推廣,使水稻單產較之前選育的普通良種約增加20%-30%。與此同時,小麥、玉米、棉花、油料等其它農作物也都陸續發生了種子革命。以山東糧食產區為例,七十年代中後期,山東冬小麥產區開始推廣山農輻63、煙農15號、濟南13等良種,小麥單產較以前選育的躍進8號、昌樂5號、泰山5號、泰山1號、煙農685等良種約增加20%-30%;玉米開始推廣丹玉6號、魯單33號、魯單36號、煙單14號、掖單2號等良種,單產較以前選育的煙三6號、群單105號、魯三9號等良種約增加20%-40%...這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搞過農業科技的人都知道,一個良種,從配育到選育、繁育、推廣,順利的話也要十幾年的時間,而要配育推廣良種,首先還要建立起農業科研推廣體係。如,我國秈型雜交稻良種從開始研究到大體完成推廣,用了近20年的時間。


    第二是化肥革命。六十年代末開始到七十年代中頁,我國各地陸續建成一大批中小型化肥廠,到1975年,已投產的化肥廠就使化肥施用量較1965年增長了3.1倍。1972年中美發表《上海公報》以後,西方允許部分民用產品對華出口,我國又迅速引進了13套大型化肥生產裝置,並利用這些技水對原有化肥廠進行改造和擴建,這些裝置和改擴建項目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剛好建成投產,迅速增加了每畝化肥的施用量,這在長期以農家肥為主的田地裏起到了明顯的增產作用,當時的增產幅度一般達20%-40%。


   第三是水利革命。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自1958年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開始,各級政府每年利用農閑組織社員興修水利,修路挖溝遷墳植樹等整田改土,修造梯田,大麵積墾荒,全國建成大小水庫七八萬座、塘壩無數,廣袤的田野上,人工河道網、田間道路網、溝渠網、防護林網形成,極大地增強了農業灌排能力和防災抗災能力,保證了農業的穩產高產。這些現在很難組織完成的、投資無法用數字來衡量的農業基礎建設工程,即使到了今天,仍使我們在這方麵很少投入,多多獲益。據央視一台2006年底的一則報道,2007年開始,重慶市擬對上世紀六七年代修建的水庫進行維修養護,以彌補30年來在農田水利上的欠賬,需拿出300億資金。這僅僅是一個重慶市針對部分水庫這個單項的維修養護資金,若將全國範圍內修建的水庫、塘壩、人工河、溝渠、梯田、農路網、標準農田等用資金來衡量,那將是個天文數字。


    第四是農業機械化。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簡明教程》(1985年)記載,1975年我國農業現代化裝備水平進一步大大提高,拖拉機和手扶拖拉機的產量分別是1965年的6.7倍和66倍,排灌動力機械增長4.9倍,用電量增長4.7倍。按照這一發展趨勢,特別是在當時“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思想指導下,七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初,農業現代化裝備水平必會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的大量投入,為機械深耕、農業灌溉、提高生產效率提供了保障,這對提高農作物產量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第五是耕作技術革命。由於農田水利係統的形成,生長期短且高產穩產抗倒良種的相繼育成推廣,農業機械及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使間作、套種、複種技術得到全麵應用和推廣,作物複種指數大大提高,從一年一熟實現了兩年三熟、一年兩熟,大大地提高了農業產出率。


   第六就是化纖產品的大量使用。七十年代初,在國內石化、化纖產品迅速研究開發應用的同時,1973年1月,國家計委向國務院提交“四三方案”報告,利用西方處於經濟危機的時機,引進了包括北京上海黑龍江石化和遼陽化纖在內的3套大石化、4套大化纖項目,並利用進口設備對國內設備進行了自力更生的生產和改造。到1980年左右,這些項目相繼投產,化纖產品大量投入國內市場,大大替代了棉產品,從而騰出了大量棉田用於糧油生產,提高了糧油的總產。


    正是由於上述原因,使得還沒來得及全部享受到上述成果的1978年,我國糧食總產就由1952年的1.64億噸,人均288公斤(人口5.69億),增加到了3.05億噸,人均319公斤(人口9.63億),糧食總產年均遞增2.42%。充分享受到上述成果的1979年後,我國糧食連年豐收,2004年全國糧食總產達到4.695億噸,糧食總產年均遞增1.67%。也正是包括上述原因,使得我國人口從1949年的5.4億達到1978年的9.63億時,人均壽命還能從35歲提高到67歲。


    綜上所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開始的農業豐收,是我國毛澤東時代對農業和支農工業大量投入的必然結果。


附一組數據:


1、全國糧食總產:1952年1.64億噸,1957年1.95億噸,1978年3.05億噸,1982年3.55億噸,2004年4.70億噸。


2、糧食總產年均增長:1952-1957年農業合作化時期的5年為3.523%,1957-1982年人民公社時期的25年為2.425%,1952-1982年合作化與人民公社時期的30年為2.608%;1982-2004年大包幹時期的22年為1.284%(注:由於1982年中央“一號文件”頒布前,全國僅少數老少邊地區實行了大包幹,其它絕大多數地區仍為村隊集體經營體製,1982年中央“一號文件”後,全國才開始了大包幹的“總進軍”,故大包幹的政策效果1983年後才能顯示出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