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曆創業

2002年7月,我回到北京創辦了Accelicon Technologies, Inc. 博客是我創業的一些感悟,和一些資料性的介紹。希望能認識更多想創業的朋友
正文

創業心得

(2008-04-04 18:14:42) 下一個

創業前的準備

  正確認識你自己,能否自發、自覺的工作?是否適合創業?有沒有想象力?有沒有創業熱忱?有沒有領導能力?

  在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的情況下,找與自己能力互補的創業夥伴,組建一個核心團隊。

  要有商業計劃書,商業計劃書要有一個書麵的寫作過程。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思維整理的過程。

  產品的定義一定符合市場發展的趨勢,而且一定要有差異性,到底與別人的產品有什麽不同。

  盡量避免做單純服務性的或資本運作占主要作用的新企業。

  核心團隊的成員之間一定要簽訂保密合同和非競爭條款,權利和義務要清晰。

  製定一個資金計劃,要保守一些,資金計劃和時間都應該在現有計劃上要乘以2

2.創業初期

  資金來源主要包括創業者自己的資金、天使投資、顧客(渠道)資金,國家資助和風險投資。

  從風險投資的角度來講,市場一定要足夠大,而且成長速度要快,團隊要有突破性的技術,產品要有一個雛形或商業模式,對投資的要求不能太少。我們沒有拿到風險投資的主要問題是市場的局限性。

  對於我們自己來講,渠道經銷商的投資是我們找到的一個非常不錯的投資方向

  最好地利用國家的政策,包括高新技術企業的稅務減免政策,留學人員企業資助項目(如綠色通道等)。

  公司的性質的考慮,要從保護經營者私人財產、容易找到投資的角度和稅務的角度來考慮。在美國,以S corporation 為最好。在中國以有限公司的形式,注冊資金至少50萬(可考慮技術入股),注冊地點最好選擇高新技術園區,留學創業園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3.軟件企業的創建

  在中國創辦企業,有優勢,尤其是創辦軟件企業,啟動成本比較低,而且大環境的快速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市場,但也存在劣勢,包括整個社會存在按合同辦事的風氣並不濃厚。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員工的管理是各難題,另外,客戶的欠款的管理要注意。如果做出口軟件企業,存在離客戶比較遠的問題,另外,要花力氣建立客戶的信任。

  軟件的外包出口,和印度等國家競爭,要揚長避短。中國的工程師,英文程度差,盡量少做初級的,大量人力的單純軟件編程。我們的長處是,數學,物理功底好,如果做需要這些知識的行業工程軟件,是大有可為的

  作有自助知識產權的軟件,單位員工的勞動生產率很高(美國,大概有50萬美元/每人,我們在中國可以達到10萬美元/人)

4.市場和產品的選擇

  新興的小公司,要找到自己的分立的市場。

  這個市場,一定要自己有優勢,同時,又有足夠高的進入勢壘。

  產品定義,要做止痛片,不做維生素,一定了解客戶的疼在什麽地方,解決客戶的問題為第一要素。

  產品不一定要最新最好,關鍵是在你的團隊的能力範圍內,同時解決客戶的問題。

  我們開始就做了兩個產品,兩條腿走路。小的產品解決現金流的問題。

5.市場的開拓

  盡早地開始銷售,解決現金流的問題,還可以振奮士氣。

  在銷售不成熟產品的時候,一定要給客戶一個購買的理由:當時,國外的客戶購買我們的產品,是希望培養一個新的供應商,降低長期的成本。國內的客戶購買我們的產品,我們是以專家的身份進行培訓、服務、並且保證成功。

6.員工的管理

  員工的管理,要做到事業留人(公司的遠景)、感情留人(多做份外的事情),待遇留人(員工的工資要不斷的和市場的現狀進行分析)。

  招聘員工一定要向證明人核實情況,好的員工一定有個好的曆史。

  知識產權的保護也是一個關鍵的問題,給員工的工資中一定要包括保密費。

  競業限製是比不可少的,尤其是骨幹員工。

  公司的管理製度一定要高標準製定,包括保密製度,競業限製,知識產權歸屬等。

  網絡流量及數據屬於公司所有,因此,計算機網絡的監控不存在侵犯員工隱私的問題。

   

  作為管理者,表揚一定要公開,可以籠統。批評大多要私下,要針對具體的事情,,就事論事,要指出不足和改進的方向,不牽涉其它的事情。

  股票期權是一個好的激勵機製

7.風險分析

  不斷的進行風險分析,對每個階段的風險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要對每一次的股東會議、董事會會議都進行記錄。

  公私資產分開。這樣對創業者本人和其資產都是一個非常好的保護

  嚴格遵守公司運營地的法規:稅務,進出口(尤其是中美高科技技術的進出口限製),勞動法,專利法

  適應環境,而不是要改造環境

8.創業者的3個層次

  工程師:技術至上,核心技術一定自己做,公司裏除了工程師,其他都是輔助人員。

  小業主:創業者身先士卒,是公司最好的工程師,又是公司最好的銷售,又是公司的行政總管。

  企業家:修理工,讓企業這個機器順利運轉為第一要務。該加油(找錢)就加油,該換零件(找人)就換零件。

9.用開車來比喻創業

  創業就像在一個陌生的高速公路上,以時速120公裏開車,你知道大概的方向,但沒有地圖,沒有GPS 這時,要不犯錯誤(例如,走錯出口)是不可能的。但是,隻要了解基本的規則和方向(基本的管理知識和法律法規),有足夠的汽油(資金和客戶),不犯致命的錯誤(翻車),就一定能到達目的地。

  當我們開車奔向終點的時候,到達目的地固然可喜,但一路上的美麗風光,不也值得我們欣賞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