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曆創業

2002年7月,我回到北京創辦了Accelicon Technologies, Inc. 博客是我創業的一些感悟,和一些資料性的介紹。希望能認識更多想創業的朋友
正文

在中國創辦軟件企業的困難和解決之道

(2008-04-06 16:30:17) 下一個
           在中國的環境下,創辦企業有很多挑戰。尤其在社會的轉型時期,大眾對規則的遵守不是非常理想,這是我跑了很多國家和地區之後的一個比較突出的感受,這可通過下麵兩個例子來說明。一個例子是我經常從北京機場坐出租車回辦公室,我發現很多司機根本就不係安全帶。剛開始的時候,我非常不習慣,每次都要求司機係好。最近,我發現很多司機開始係安全帶。和司機聊天,他們告訴我,因為辦奧運的原因,現在管得很嚴,尤其是從機場出發的出租車,有專人檢查。但是,我不隻一次的發現,司機隻是把安全帶虛搭在身上,完全是應付檢查人員。這是在其他國家看不到的事情。中國不缺規矩,缺的是社會大眾守法的意識。

            第二個例子就是我們客戶付款的情況。我們在所有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客戶都會按時付款,30天付款就一定會在30天內劃款到賬,台灣地區的客戶付款的周期會長一些,但也都會按時付款。隻有我們在中國內地的客戶有的時候會出現拖款的現象。因為我們主要是以出口為主的企業,所以這些拖款現象對於我們來講不是很嚴重的問題,但對於其他以內銷為主的企業來說,他們肯定會麵對收款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在中國管理一個軟件企業,要麵臨巨大的挑戰。因為軟件項目是一種特殊的項目,它創造的唯一產品或服務是邏輯載體,沒有具體的形狀和尺寸,這些產品或服務具有獨特性、臨時性和周期性的特點。軟件開發不同於其他產品的製造,軟件過程更多的是設計過程,而沒有加工製造的過程(除非是一般應用軟件需要大規模的批量生產)。另外,軟件開發不需要使用大量的物質資源,而主要是人力資源,而且軟件產品的形式隻是源程序代碼和存貯在硬盤介質上的電子技術文件,並沒有其他的物質結果。因此,中國軟件企業的員工管理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工作。

           這其中,知識產權保護又是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我們在中國做企業這些年,對於這個問題也是非常重視的,總的感覺就是,絕大多數員工都是非常勤懇敬業的,而且是非常注意知識產權的問題。但是,當隊伍的人數增多的時候,偶爾也會發生矛盾,尤其是人事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發生員工離職的問題。這個時候,知識產權保護就會成為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問題。

           還有另外一個現象,就是中關村很多軟件企業“長不大”的問題,因為當企業開始賺錢的時候,核心團隊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我們企業由於從開始運營起就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所以這麽多年核心團隊一直沒有出過問題。我覺得之所以出現這種良好局麵,很大的原因就在於:第一,核心團隊之間的團結非常好,很講感情,在很大程度上,一個團隊需要感情的維係;第二,我們的規章製度製定得比較嚴格,核心人員都要求必須簽訂保密協議和非競爭條款。這兩點是一個軟件企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性因素。

         從經營企業的角度來說,作為企業經營者,還必須適應環境,而不是去改變環境。在這方麵,柳傳誌有些很好的說法,他說如果你想繞到牆的另外一邊,你最好是找一扇門,而不是把牆打出很多洞。對於經營企業和創辦企業的人來說,很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要知道、要了解《勞動法規》。

          從軟件企業來說,目前《勞動法》試圖用一種類型的勞動關係來覆蓋所有複雜的勞動關係,這實際上是存在很多問題的。比如,在美國有兩種付工資的方法,一種是技術者和管理者的工資,即根據他們的職責支付工資。這種員工的工資一般都比較高,至少是社會平均工資收入的兩倍或以上,但是他們沒有加班費的問題。企業衡量他們的工作量不是按照工作時間,而是根據工作成績。對於這些員工的要求,包括保密協議、非競爭條款,都會有很高的要求。另外一種是普通員工,如工廠的工人和初級管理人員,這些的員工如果需要超時工作,公司是需要支付加班費的。

         我們企業是采用中國企業和美國企業做法的綜合,因為腦力勞動很難用時間衡量,而且因為我們企業的盈利較高,我們的獎金比較高,我們不僅全額發放加倍工資,而且在年終在獎金中包括加班工資包含對勞動成果的評估。同時,我們也給予一些獨創的補貼,比如,晚上20:30以後報銷出租車票,有一定的晚餐補貼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