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曆創業

2002年7月,我回到北京創辦了Accelicon Technologies, Inc. 博客是我創業的一些感悟,和一些資料性的介紹。希望能認識更多想創業的朋友
正文

降低中小企業的創業風險,才能改善民生

(2008-04-06 16:13:16) 下一個

三一總裁向文波提出:“員工工資不能低於1500/. 隻要國家立法,中國境內的所有企業家,雇主都應該承擔而且有能力承擔起這種責任”。這個博客在網上激起一片叫好聲。 作為一個在北京的創業者,我反對這個論點。

中國目前存在的貧富差距的問題,不是政府發布法律就可以解決的。勞動者的報酬問題,歸根到底是取決於整個經濟發展,和市場上到底有多少工作機會。如果市場上有10個勞動者,隻有5個工作機會,那麽勞動者競爭的結果,一定是低工資。如果市場上有10個勞動者,但有20個工作機會,那麽企業間競爭的結果,一定是高工資。

資本和勞動者是一種競爭的關係,又是互相依存的關係。但是,他們哪方占優勢,取決於勞動者和工作崗位多少的相對關係。中國目前勞動者的收入,增加不快的最主要原因是:工作崗位的增加速度不快。工作崗位的增加速度不快,又是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造成的。

中國目前的宏觀經濟政策,使得社會的流動資金大部分都留向股票市場,和住房市場。這樣的結果,資金流向了大的國有壟斷企業,和政府部門,再加上普通老百姓,擔心教育和醫療問題,有錢都存到銀行。這些問題,造成了社會新增加的工作崗位的速度不高,這是普通勞動者的收入增加不快的主要原因。

勞動崗位的增加,主要取決於中國的中小企業,但是,中國的中小企業,實際上是受到目前宏觀經濟政策的積壓的,舉兩個事實

1. 每年的畢業生,願意到中小企業工作的很少,很多人考公務員,想進國企,多少人願意創業哪?

2. 如果問問你周圍的朋友,如果他們有10萬塊的閑錢,他們是願意投資在股市上哪?還是願意幾個人成立一個公司?大概100%的人願意投資在股市上。

目前政府需要做的工作,應該是修改宏觀經濟政策,限製國有壟斷企業的暴利,限製政府的收入增加(不管是來自稅收還是賣地),用具體的經濟政策,鼓勵創業,要象鼓勵留學生創業企業一樣,鼓勵中小企業的發展。

資本是有流動性的,是可以從一個行業,到另外一個行業,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資本的背後,是渴望獲得利潤,願意冒險的人。如果國家的政策,法規,增加資本獲利的風險,那麽,資本就會流動到其他地方,資本的所有者,就會不願意投資,不願意開設新的工廠,不願意購買設備,對勞動者提供的工作崗位就會減少。

政府如果製定超前的勞動法規,隻會使得資金和其他社會資源,進一步集中到國有壟斷企業和政府部門。能進入這些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勞動者,畢竟是少數。其他的勞動者,隻會進一步受到傷害。

政府要善待資本,限製壟斷,鼓勵創業,什麽時候,有閑錢的人,都願意創辦公司,新畢業的學生,都願意到新興的公司,那時,勞動者的收入,隨著勞動機會的增加,必然會逐步增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