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曆創業

2002年7月,我回到北京創辦了Accelicon Technologies, Inc. 博客是我創業的一些感悟,和一些資料性的介紹。希望能認識更多想創業的朋友
正文

在中國適合做軟件外包嗎?

(2008-04-18 20:45:47) 下一個

在中國做軟件外包出口,是現在的一個熱門話題。從長遠上看,軟件的開發從美國、歐洲向印度、中國轉移,是一個必然的趨勢。軟件的開發和服務,其人力成本占最終成本的很大部分。印度、中國的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有一個很大的聰明人群Smart Pool)。而且,科技的發展,使通訊的成本大大降低。1994年我剛到美國的時候,打長途電話,每分鍾最低的價錢是1美元。2006年的時候,每分鍾的價錢是1美分(如果用SKYPE,是不花錢)。用視頻會議的軟件開全球會議,每次成本不超過10美元。這在10多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軟件外包出口,又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商業模式。以我在中美兩地的觀察,尤其是矽穀的觀察,軟件外包的競爭非常激烈,軟件外包公司麵臨的主要挑戰有以下三個。


      (
1)外包公司的同質化,帶來非常劇烈的價格戰。很多公司接手的外包項目,通常是難度不高,需要很多勞動力來完成的項目。這些項目由於進入門坎低,總有新的公司給出更低的價錢。結果是,所有公司的利潤率都很低。


2)外包的公司的項目,如果需要大量的編程人員,就會出現人員空置率的問題。如果項目的完成必須大量的人員,如果客戶給的項目多,則需要不斷的增加人力。但是,客戶的要求是周期性的,是變化的。很多外包的企業,在需求減少的時段,必然出現人員空置的問題;在需求增加的時段,人員不夠用,滿足不了客戶的需求,客戶不滿意。這些外包企業,隨著客戶需求的周期變化,不斷經曆人員空置和不足的階段,不僅影響勞動生產率,而且對隊伍的士氣也有影響。


3)在中國的軟件外包公司,還有保密和客戶信任的問題。

          另外,中國工程師的英文不好,沒有辦法和歐美的客戶口頭交流,即時使用
e-mail,很多也詞不達意。


因此,我個人覺得,從整體情況來看,中國的軟件外包應該往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立足於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門的行業化軟件,這些公司需要在國外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有一定銷售能力、銷售渠道的核心團隊,在這方麵,留學生就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再一個就是專門針對日本、韓國的軟件外包。


在對日本的軟件出口方麵,我們有一定的優勢。當然,需要考慮的風險是,大多數日本企業相對保守,另外中日政治關係,對此也有一定的影響。


        具有技術含量和自我版權的高端軟件出口,應該是中國軟件外包的發展方向。軟件外包要從中國的具體情況出發,揚長避短。中國的軟件工程師的語言溝通能力雖然比較差,英語口語也不如印度的工程師流利,但是,中國工程師的數學、物理水平,非常有優勢,如果開發一些需要很多數學和物理知識的行業軟件,應該有很多機會。

 


       我所創辦的Accelicon Technoloies, Inc. ,是專注EDA(電子設計自動化)的出口企業,由於我們具有自己的知識產權,我們在北京的工程師,人均產值可以達到100萬元/年,這在中關村也是名列前茅的。我們的經曆,證明在中國開發行業軟件,是大有可為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