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平凡者”的“偉績”——探訪美國麥種傳道會總幹事潘秋鬆牧師

(2009-02-22 12:16:00) 下一個

發表於《麥種》第17期

        到達潘牧師家的時候,心頭突然浮現出“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詩句。潘牧師的家就是辦公室,確切地說,他的辦公室就是他的家。腦海中萌生柳宗元的《江雪》的景象,不僅僅是感慨於潘牧師夫婦的孤軍奮戰,更感慨於他們在“鳥飛絕,人蹤滅”的寧靜中享受著侍奉的動態。在華人界,能像潘牧師這樣集文字工作、翻譯、出版,以及神學教育於一身的人實在不多。這可謂是一體多功用。

雖然,潘牧師身材不算高大,但是,他卻有著一雙可以穿透中國教會未來的慧眼。與其說他的侍奉是當今教會的重心所在,不如說他的侍奉更在於關切中國教會的未來。

在采訪潘牧師夫婦的整個過程中,筆者察覺到了他們的樂觀與積極的心態,這心態也折射出他們對中國教會的明天同樣充滿著信心。故此,采訪潘牧師也成了筆者的一件愉快的事情。

一、作為跟隨基督的文字工作者

在整個訪談的過程中,潘牧師常常用“平凡”兩個字來形容自己。

1、蒙恩信主的經曆

潘牧師認為自己的蒙恩經曆非常的“平凡”。

他的信主與幾次死亡事件有著密切的關係。在小學畢業典禮的前夕,他的一位同學因病而早逝,這給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並促使他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在國中的時候,一對他熟悉的夫妻因為先生賭博,無法償還債務,最終導致兩人一起喝農藥自殺。結果,先生身亡,太太卻存活了下來。當時他把對這件事情的思考寫進國文作業,希望得到老師的解答。結果,老師給了他一句批語,“人死了就死了,不要想了。”這種鴕鳥式的心態,不僅無法解決他的疑惑,更使他對人生問題有了迫切地尋求之心。

一次,潘牧師在報紙上得知一個布道團可以免費發送聖經,他就去拿了一本聖經,後來還參加了一個聖經函授的課程。從外表看,他是在參與聖經的學習,但內心卻是懷著一種抵觸的態度。不過,從神的角度而言,與聖經近距離的接觸,正為他的信仰奠下了基礎。

入讀高中後,在一次機會中接觸到了基督徒的學長。後來,他參加了一次禱告會,在分組的時候,有一位大學教授為他點名禱告,特別是為他的靈魂得救禱告。當時,潘牧師感到極其的震撼,從小到大,從來沒有碰觸到這個話題,也從來沒有人關心過他靈魂的問題。這種關心越過了物質的層麵,直接進入他的心靈和精神的世界;這種愛同樣超越了理性的障礙,使得他當晚就決誌接受耶穌基督。潘牧師認為,神的工作是很奇妙的,引導人信主並不在於我們用何等高超的理論去說服人的理性,乃是神自己在某一個曆史的時刻與人相遇。

筆者以為,在中國大陸無神論教育的體製下,知識分子信主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潘牧師卻不這樣認為。他指出,民間信仰對台灣的影響非常之大,它所牽涉的不僅僅是個體的選擇,乃是關聯到整個家族,乃至整個村莊的人際關係。在信主之後,他經受了家庭的隔離,被判定為“背叛祖宗”,這也是他們家族唯一的“背叛個案”。人最擔心的就是被親人疏遠。雖然,在情感上受了重創,但潘牧師並沒有為自己信主而後悔過。因為,付出了代價,所以,更加懂得珍惜這個信仰。

2、蒙召服侍的曆程

同樣,潘牧師認為自己的蒙召也是非常的“平凡”。

在未信主前,他常常給報刊雜誌投稿。信主後,在一間教會的刊物做些編輯的工作,範圍很小。當時,他的負擔是牧養教會,與文字侍奉還有一定的距離。

走上文字工作的一個轉折點,是在潘牧師離開了牧養一職之後,出於謀生的考慮,他為一個出版社翻譯了一本書。雖然,這本書放在書架上已經有兩年的曆史,但從來沒有想到要好好去翻譯它。這本書的翻譯非常的順利,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就把翻譯稿送到了出版社,並獲得了好評。就這樣,潘牧師走上了翻譯之路,幾乎是一個月翻譯一本書,然而,之前他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對翻譯有如此強的能力。

走上全時間侍奉同樣很“平凡”。當時,美國活泉出版社邀請潘牧師為一套叢書做編輯,就這樣他們舉家遷到了美國,從此邁上了全時間侍奉之旅。這是神預備的全新的方向,與他當時的牧養負擔全然不同。

3、對基督教文字事工的界定

1949年前,當時的宣教士認為福音單張不屬於教會的文字工作,而今天很多所謂學術交流和文化對話的人,出版的文字根本與信仰無關,或是相違背,那麽,到底如何來界定基督教文字事工呢?

潘牧師認為,基督教文字事工必須以聖經為基礎,不能在聖經之外從事所謂的“基督教文字工作”。而且,它還應該與教會的講道理念相近,成為講台的幫助。潘牧師以小說《白鯨記》為例子,說明了基督教文字事工應當要以真理的傳遞來達到領導世界,而不是被世界牽著鼻子走;不是隨著時代的變動而改變文字工作的福音內容。方法可以改變,福音本質不能改變。此外,基督教文字工作者要有先知的眼光,不斷開拓視界,擴展神的國度,對於時代的弊病不僅不能回避,反而要發出先知的聲音。文字就是先知的聲音的一種方式。

二、作為翻譯者

1992年至20087月,潘牧師單獨翻譯,以及與別人合譯的書籍達75本。16年的時間不算短,但對於翻譯工作者,75本譯作不算少。

1、翻譯作品概覽

潘牧師翻譯了不少重量級的注釋書籍,比如:D.A.卡森的《約翰福音注釋》,孟恩思的《啟示錄注釋》,戈登·費依的《腓立比書注釋》等。神學類的書籍,比如馬歇爾的《新約神學》,D.A.卡森的《神的全權與人的責任》等。原文學習類的書籍,比如:孟恩思的《聖經希臘文基礎》等。專題類的書籍,比如D.A.卡森的《認識新興教會》,彼得·史卡吉羅的《建立高EQ的教會》,約翰·派博的《耶穌的受難》等。這些書籍,不僅分量重,而且,頁數也多,這些書籍能被介紹到華人世界,實在是出於神的恩典。

2、對於翻譯人才的培養

潘牧師之前是為其他出版社做全時間的翻譯,而在麥種成立之後,就不能專心一意地從事翻譯的工作。盡管翻譯已經不能作為他工作的重心,但對翻譯人才的培養卻被列入了他的工作日程。

麥種現有新譯者20來位,他們分布在美國、台灣、中國大陸等不同的地方;他們基本上都是本科生,他們的第一本譯作都是為麥種而做,這與其他出版社有很大的不同之處。

在培養新手的過程中,是否會減低書稿的翻譯水準與譯文的品質?潘牧師認為,基本上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每一本譯作最後都要經過他親自編校,就算有些新手翻譯的很不理想,但出於對質量的考慮,潘牧師會重新來過。這讓筆者看到了培養千裏馬是需要成本的,花錢訓練新人的理念看似荒誕,卻是符合事物發展的定律。

筆者就國內出現的很多新翻譯小組與機構,征詢了潘牧師的意見和看法,以及他們要做哪些方麵的準備等。潘牧師的回答非常的爽快:越多越好!但是,從事翻譯工作的人需要熟悉聖經,並有一定的神學基礎。在英文和中文方麵,需要不斷地加強。

3、關於翻譯者的偏愛問題

翻譯工作者常有一種偏向,就是譯者會專門選擇個人喜歡的書籍作為翻譯的對象。比如,潘牧師非常鍾愛卡森的著作,這對譯者來說是喜還是憂?

潘牧師認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喜歡的作品。他以自己為例,假如讓他翻譯婚姻家庭之類的作品,他會感到非常的痛苦。這不是說婚姻家庭不重要,而是這類書籍不適合讓他來翻譯。如果是翻譯聖經注釋方麵的作品,便有如魚得水之感。從專業的角度而言,這樣更加有利於提高自身的翻譯水準,以及譯作的質量。

另外,各人所領受的異象並不相同。有人要投身神學書籍的翻譯,而有人則投身於教會曆史方麵的翻譯。因此,譯者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也可能會加強自己所領受的異象。

4、中文翻譯的未來與出路

目前,華人教會以及一批華人學者,強調用漢語理解神學,提倡漢語神學,這似乎預示著翻譯事工在未來侍奉中的地位會受到影響,而翻譯工作者的工作價值也將相應的受到影響。

對於這個問題,潘牧師坦言華人教會還沒有產生真正的神學家,目前在市場上傳播的漢語神學大都流於偏差,以漢語為主,神學為末。

中國教會在過去的幾十年有了長足的發展,而且,也有一批人創作了不錯的作品,但是,福音在中國的曆史畢竟太短,眾多優秀的神學作品仍然是用英文創作的;在信仰上,我們仍然不夠成熟,還需要更多深入的思索。大凡西方的學者在思考層麵都較周全,因為他們的閱讀麵廣,思想空間大。總之,我們不能以期望西方學者的眼光來期望華人學者。比如卡森,雖然他隻是一個新約學者,但他可以很全麵的對整本聖經進行解釋,所涉獵的領域甚廣,華人學者是很難達到這一點的。當然,西方教會在神學上的發展也遇到了瓶頸,博士研究基本上是小題大做。不過,這不表示西方教會已經落後於中國教會。因此,中國教會對翻譯作品依然有著極大的需求量。

此外,經過翻譯的書籍雖然會大打折扣,而且,很多基督徒也不習慣西方文化的結構和思維模式。但是,翻譯者不能照本宣科,而是吸收優點,用中國人能明白的語言表達出來。故此,翻譯是一個橋梁。

三、作為出版者

2000年,潘牧師創立了美國麥種傳道會,並於2002年出版了第一本釋經工具書《解析式新約經文匯編》。

1、出版的理念與使命

在麥種傳道會的網站上,有這樣一段話:

“我們的使命是要以神的話來建造神的百姓,透過文字、傳道事奉來達到這個目的。目前華人教會與西方世界的聖經學術水平有很嚴重的差距,為了彌補這樣的差距,我們認為文字書籍的出版是快速連結的方法之一。”

這就是麥種傳道會的出版理念和使命。

作為出版者,他擁有出版的主動權,但同時也要考慮書籍出版後的市場反應。不過,潘牧師坦言,市場不是他的取向標準,神的托付才是取向標準。

在過去三十年間,華人教會界的出版品,凡屬教科書或學術類大多難以平衡收支,釋經書籍更成了賠錢貨,以致隻有極少數有負擔的機構在承擔這樣的工作。然而,越是不出版此類書籍,就越難與西方世界的研究成果接軌,也無法提升華人教會的解經素質。麥種就是在這樣的一個處境中激流勇進。

2、麥種在華人教會出版界的角色

19184月,中國教會出版了一本叫《中國基督教中文圖書分類目錄索引》的書,該書共刊登了3451種圖書。可見,當時在出版這一工作上,已經獲得很大的成就。經過最近半個多世紀的控製與“毀滅打擊”之後,今天的中國教會,在出版界重露頭臉,不過,中文釋經書籍仍然不多,優秀的更是鳳毛麟角。麥種在目前這個大環境下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潘牧師的回答令筆者感到意外:現在出版的書籍已經太多了,但問題是基督徒都想選擇好書。因此,堅持出版好書成為麥種不變的發展思路。

再則,在出版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來自同行的競爭,競爭往往會令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不過,競爭也可以產生可敬的對手來。潘牧師盼望能有更多可敬的對手出現,畢竟,還有很多優秀的釋經書籍沒有出版。隻要開闊自己的心胸,一切事情就都會成為益處。

3、由出版而來的壓力

潘牧師自認為出版工作“叫好不叫坐”,它屬於“孤單的工作”。可見,出版工作的壓力是很大的。

經濟壓力在所有的壓力中首當其衝。不過,神的供應在過去的六年中從沒間斷。潘牧師以《馬歇爾新約神學》的出版為例,有一對年老的台灣夫婦,每次都出席潘牧師的講座。他們三請潘牧師夫婦吃飯,經過深入地了解之後,他們全額地支持了《馬歇爾新約神學》的出版。從那之後,他們一直支持麥種的出版工作直到今天。

像《馬歇爾新約神學》這樣大部頭的書籍,麥種每年都要出版一至兩部,其中所牽涉到的經濟需求也就會不斷地上升。

此外,市場銷路帶給出版社的壓力。有一段時間,潘師母為銷路的問題而夜不能寐,這險些讓她患上抑鬱症。後來,潘牧師自己接管了市場營銷的工作,按他的話來說,什麽都不管就是最好的管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少的神學院在這個時候打來了電話,紛紛邀請潘牧師前往傳授《新約神學》,《馬歇爾新約神學》的銷售問題就這樣一步一步迎刃而解。

這就是信心之路,有驚無險。在他需要錢的時候,神打發錢來;在他需要人的時候,神打發人來;在他需要拓展市場的時候,神就為他開路。

4、出版與設計

麥種出版的每一本書,在設計上都很精美,而有些出版機構出版的書則很簡陋,精美是否增加費用而導致讀者不願意出錢買書呢?

潘牧師說,設計精美與費用不會有太大的關聯;設計精美會增加書籍的品質。麥種出版的書籍設計都很精美,但價格並不會高出其他出版社的同類書籍,甚至還要便宜。對於讀者來說,這樣更能讓讀書成為享受。

5、麥種如何進軍大陸基督徒市場?

19121913年,在中國地方性和全國性的教會會議上,宣教士們都要求建立一個製度,使中國教會能夠經常反映所需要的圖書,後來,中華續行委辦會成為這項任務的負責機構。麵對日新月異的中國教會,麥種出版社要計劃如何進軍大陸這一龐大的基督徒市場呢?

潘牧師對此問題顯得較為保守,他表示,麥種要以合法的管道進入大陸。現在時機還不成熟,需要繼續等候。筆者認為,撇開政治的因素不談,中國教會對釋經類的書籍已是渴求至極。教會的複興離不開講台的重建;講台的重建離不開神聖言的傳遞;神聖言的傳遞離不開正確的解經。因此,大陸教會在曆史的轉折點上渴望著“麥種”能破土而出!

四、作為神學教育者

潘牧師作為神學教育者,的確是不“平凡”的。他沒有取得神學教育的任何頭銜,但卻在神學院任教。

1、自學原文

潘牧師在希臘文和希伯來文上自學成才,最終成為獨當一麵的原文專家。

在大學時期,他就接觸到了希臘文。他教會的傳道人邀請了幾位弟兄姊妹一起學習希臘文。雖然,該小組的壽命不長,但為潘牧師的希臘文學習打下了基礎。從那以後,他單獨自習,並自行整理出一套學習的方法。

學習希伯來文也是如此。憑著刻苦與堅忍不拔的精神,最終在兩門原文上漸入佳境,且成為師傅。

2、任教於神學院

在台灣的時候,潘牧師就已經在神學院任教,當然,科目也就是聖經原文。來美國後,潘牧師曾任教台福神學院、美福神學院等華人神學院。

3、各處開講座與培訓營

潘牧師的足跡遍及世界很多地方,他一年安排講道的時間多達500個小時。這實在是神為他開了傳道的路,讓他能接觸不同的教會,了解他們不同的需要。並且,在他所到之處,都留下美好的腳蹤,收效良好。

4、對大陸神學教育的展望

潘牧師指出,西方的神學教育太過於強調對學位的追求,這很容易用既定的模式去衡量一個人,在廣度上會存在缺陷。比如,博士的學識越來越窄,他們的知識麵局限於自己所研究的層麵,對於其他方麵的信息則普遍的缺乏認識。中國教會將如何麵對這一個既定的事實呢?盡管,我們的神學教育尚未走上軌道,更談不上與國際接軌,但對於西方神學院所存在的弊病,我們需要防範於未然。

此外,大陸一些教會認為在國內辦神學院,是否需要取得國外神學院的認證?潘牧師認為,這是錯誤的思想。讓誰來認證,要以怎樣的標準來認證,這些問題目前尚難以有定論。就是北美神學院協會(ATS)所定下的標準都不能成為普世神學院的標準。

關於師資的問題,潘牧師表示有一些擔憂。雖然,海外有很多的師資,但每個人基本上都承擔著很大的責任。況且,從國外進入大陸教學,其中的困難目前也無法得到全麵的解決。因此,大陸的當地教會需要先培養一批神學教育的“精英份子”,讓這批人能有機會出國走一走,開闊他們的眼界,吸收國外的優點。然後,讓這一批人成為神學院的中流砥柱。

最後,潘牧師也談到了神學院圖書館的問題。一個好的神學院必須有足夠的藏書。大陸教會身處信仰不自由的環境之中,匯集大量的書籍必然是冒險之舉。不過,為了神學教育的發展,冒險還是值得的。筆者覺得,大陸教會今後要開辦神學院,一定要把麥種出版的全套書籍采購回去,這些書籍最適合的場合無非就是神學院。

 

    對潘牧師的采訪持續了將近三個小時,其實,要在這三個小時之內完全介紹潘牧師的事工是不可能的。最後,筆者引用麥種網站上的一段話來總結潘牧師與麥種傳道會的事工:

“我們盼望透過聖經教導,按著正意解釋神的話語。所以,無論是現場的講道、授課,或透過錄音、錄像的課程,無論是傳道人的在職進修、信徒領袖的裝備,盼望能夠使屬神的人得著充分的裝備,行在神所喜悅的道路上,使榮耀歸給神。”

 

 

                                            2008-10-1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