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人之家

生活總是忙忙碌碌。偶爾放慢些腳步,看看兩邊的風景,心情竟也變得悠閑起來。
個人資料
正文

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弱勢人群?- 由最近的“跨性別人”新聞所引起

(2015-10-23 09:48:06) 下一個

最近一則關於“跨性別(transgender)”人的新聞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市西北郊的211學區,一名“跨性別”高中男生認為自己是女性,要求無條件使用學校女更衣室和女洗浴室而被學校拒絕。早前該學區已經允許“跨性別”學生可以按照自己認為的性別填表,以自己認為的性別參加體育活動,並且可以使用自認為性別的公共廁所(畢竟廁所都是有隔間的)。一年半前,這名學生又提出要求無條件地使用學校女更衣室和女洗浴室,被學校拒絕後,該名學生和父母一起,向聯邦教育部民權辦公室(OCR)投訴了211學區。OCR裁定:該學區必須允許該生“完全不受限製地使用女更衣室”。

學區考慮到對其他大眾師生隱私的保護,提出了折中的方案並獲得了學區內95%的人的支持和同意:允許該學生使用女更衣室,但要求他在更衣和淋浴時,必須使用此更衣室裏的靠近淋浴區的一個單間。

這樣的方案,OCR仍然拒絕,認為是“不足的和歧視性的”,命令學區必須執行OCR的裁定,讓該學生完全不受限製地使用學校女更衣室和女洗浴間。如果該學區拒絕,就會麵臨訴訟和失去大約6百萬美元的聯邦經費。

此事一出,輿論嘩然,爭議紛紛。
 


 

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麽是“跨性別”。“跨性別”(transgender),是指沒有通過手術改變,但自認為是相反性別的人。“跨性別“(transgender)與“變性別”(transsexual)不同。“變性別”(transsexual)是指通過手術改變了身體的生殖器官,從而改變了生理性別的人,包括“變性男人”和“變性女人”。

“跨性別”和“變性別”的人由於不認同自己天生的生理性別,比如象新聞中的這名學生,身為男兒身卻一直認為自己是女孩,在成長的過程中必然經曆了很多的心理壓力、社會壓力甚至歧視。現在心理學已不再認為跨性別和變性別是心理疾病,但這樣的人由於長期心理性別與生理性別、社會性別的分裂,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

這樣的弱勢人群,令人同情,需要很多的關注和幫助。但關注不等同於一味地滿足他們的所有要求,幫助也不應以侵犯其他人的權利為前提。我不歧視跨性別人或者變性人,我其實還很喜歡中國最著名的變性人金星,喜歡她的才華,喜歡她的火辣性格和直言快語,更佩服她麵對世俗的勇氣和強大的心理。但我也並認為因為身份認同的特殊,跨性別人或者變性人就擁有比別人更多的特權,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傷害其他人。

如果"跨性別"人不願意去男生浴室洗澡,不願意在"異性"麵前裸露彼此的身體,那麽普通女孩子不願在"跨性別人”麵前裸露自己的身體,也不願意看見“跨性別人”身上的男性生殖器,兩者的心理感受是一樣的;若因此造成了心理傷害,兩者也應該是一樣的。為什麽此案中的“跨性別人”、他的父母以及OCR可以這麽冠冕堂皇、理所當然地認為,跨性別人的感受就應該被重視,TA的意誌就應該被保護,而其他未成年的中學女生就應該被迫接受一個帶有男性生殖器官的人公開在女生浴室淋浴、更衣,對這些女生可能造成的心理傷害就不值得一提?更何況這樣的規定實施後,還有可能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假裝成“跨性別人”自由地出入女浴室而對這些未成年女生實施性騷擾、性侵害。

這種“我是弱勢,我就有理,你就欠我,你就該給我特權,否則就是歧視”的腔調,不禁讓我想到相關的另一個話題:我們應該如何幫助這些弱勢群體、邊緣人群?
 


 

我們的社會中有各種各樣的弱勢人群,貧困者、無家可歸者、酗酒的、吸毒的、有各種身體殘疾或者心理障礙的,都需要關注和幫助。與此同時,他們的行為也應該符合法律和社會的普遍標準,並不能因為他們本身的弱勢而不遵守。比如紐約眾多的流浪漢,經常在地鐵車站裏隨地大小便,造成地鐵站臭氣熏天。顯然,我們不會因為他們是流浪汗、他們無家可歸,就認為隨地大小便的行為是正確的;同樣,也不會因為他們沒有錢,就認為偷竊附近小商鋪的行為也是可以接受的。幫助他們,一定不會是強迫其他人接受隨地大小便的行為,而是促使地鐵公司修建更多的公共廁所、促使政府修建更多的無家可歸者庇護站;解決偷竅的行為,也不是送給他們錢,而是對他們進行適當的職業培訓,為他們尋找、創造可以自力更生的工作機會。

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幫助弱勢人群,無條件地滿足他們的要求反而有可能促使他們形成“你們就該理所當然給我一切”的“弱勢霸道”心理,更遑論如果他們的要求還涉及侵犯他人的權利;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適應社會的方法,才更有效。

國內有過不少這樣的例子,善良的人無條件地資助貧困山區,幾年下來被資助的人形成了依賴,不僅不感激資助者,若某一年捐少了或者沒有滿足他的某項要求,倒成了捐款人的錯。前一陣德國接收難民也曝出了誌願者的文章,年輕力壯的難民對六十多歲服務於他的誌願者呼來喝去,不尊重誌願者和他們的勞動,甚至還有人因為誌願者分發的衣物不是名牌而惱怒。

而“授人以漁”的例子結果則令人愉快得多。美國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考上了大學卻付不起學費,於是給一位樂於慈善的富翁寫信,要求資助。富翁考察了孩子的情況後決定幫助,但不是直接給錢,而是安排孩子在學校附近一家他開的超市裏打工,通過自己的勞動來賺取學費。孩子一直打工了四年,完成了學業。孩子非常高興也非常感激這位富翁,因為他沒有白受人恩慧,也學會了靠自己的勞動為自己的將來負責。

回過頭來說跨性別人的事。無條件地允許“跨性別人”自由出入女浴室並強迫其他人接受,顯然是將“跨性別人”的權利淩駕於其他人之上,侵犯了其他女生的隱私權,並有可能對她們造成更大的傷害。“跨性別人”的痛苦,最大的恐怕就是心理性別和生理性別分裂所造成的巨大的心理障礙,而要幫助他們克服這種心理障礙,解決他們的心理和生理性別分裂的問題才是根本。積極促進更多的醫療保險涵蓋變性手術的費用,提供更多的心理谘詢和心理治療服務並降低費用,促進各大學尤其是傳統的女子學院平等地錄取變性別人群等等,也許是可以做的許多事之一。而心理谘詢和心理治療服務的提高,也會使其他許多有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礙的人群,比如抑鬱、肥胖、酗酒、吸毒人群等等,獲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閑人忙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紫萸香慢' 的評論 : 謝謝!
閑人忙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braham007' 和 ‘窮玩PP富玩勞’的評論 : Those people are born differently, 他們自己活得也很痛苦。不要想著去改變他們,而是幫助他們可以在社會接受的框架內更好地生活。
紫萸香慢 回複 悄悄話 非常公正有理,並且具有同情心
窮玩PP富玩勞 回複 悄悄話 電擊,鞭打,或者送去泰國?
abraham007 回複 悄悄話 這些人用電擊鞭抽效果都不好,無法想象說教能管用。
萬得福 回複 悄悄話 樓主最後的這些主意,和你文中反對的那些做法是一類的。 不是真正的幫助。
萬得福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macao' 的評論 : 這些早都做了,人家不滿意。人家是‘弱勢人群’,你就是欠人家的。‘弱勢人群’是大爺,想幹什麽你就得給人家幹。
mamacao 回複 悄悄話 這種障礙很難跨越,心理治療可起緩解作用,不會治本,所以可以搞他們單獨的更衣室或廁所,類似family washroom。現在已有LBGT的學校了,小眾,但可減少這些人的壓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