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人之家

生活總是忙忙碌碌。偶爾放慢些腳步,看看兩邊的風景,心情竟也變得悠閑起來。
個人資料
正文

說說我家娃打疫苗的故事

(2016-03-28 20:00:28) 下一個

最近疫苗的事鬧得沸沸揚揚,不知有多少年輕父母在心裏一遍遍地糾結:這疫苗是打呢?還是打呢?還是打呢?這一類、二類疫苗,是都得打呢,還是一些可以打,一些可以不打呢?

為此,我也來數數我家娃從小到大,一共都挨了多少針、挨得是不是值吧。不過,她是在美國出生成長的,她挨的這些針,隻是反映米國小盆友預防接種的標準和現狀,給大家一個參考。

疫苗陪伴寶寶成長

寶寶很會挑日子,比預產期提前了兩周,趕在了母親節這天出來,是老天爺送給我的最好的母親節禮物。

出生兩個月後,這個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就接受了她打疫苗的第一針,準確地說,是好幾針:乙肝疫苗(HepB),B型流感嗜血杆菌結合疫苗(Hib),和13價肺炎球菌疫苗(PCV13)。按照當年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的推薦,乙肝疫苗是從第二個月才開始打;但現在的標準已改為,出生時就打第一針。
 

打疫苗一般選擇在不易造成血管、神經或骨頭損傷的皮下脂肪或肌肉較多的區域,一歲以下的寶寶以大腿前內側為最佳,一歲以上的孩子和成人以上臂外側為最方便和適宜。

第一次接種,醫生讓我抱著寶寶坐好,露出她的兩條大腿,並用我的手和腿卡住寶寶的身體,以防止她哭鬧時亂動。

位置擺好後,我和醫生一邊說著話,逗寶寶看別的地方,醫生一邊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在寶寶象藕節一樣胖得起褶的白嫰大腿上紮下了第一針。

隻見寶寶臉色一變,滿眼詫異的表情,然後張開嘴,開始哇哇大哭。我加大了卡住她的手和腿的力度,防止她的身體亂動。趁著她還沒有反應過來,醫生又迅速在另一條大腿上也紮下了一針。

十幾秒的功夫,已經全部完成。寶寶跟我一樣,也是好了傷疤忘了痛的人,很快就不再哭。第一次打疫苗的經曆,還不太糟糕。

三個月的時候,打了第一針無細胞百白破疫苗(DTap)和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IPV)。美國現在脊灰疫苗都是滅活的皮下注射劑型,國內目前還在部分使用減毒的口服糖丸劑型,但根據衛計委官員2013年的明確表示,將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到2018年全部使用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注射)。

四個月的時候,寶寶打了第二針乙肝、Hib和肺炎球菌疫苗;五個月,第二針脊灰和百白破;...一歲的時候,第一針麻風腮疫苗(MMR);15個月,第一針水痘疫苗...

我一向都是聽話的好家長,按時按點帶寶寶去進行常規體檢,按時按點去打疫苗,醫生讓打什麽就打什麽。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和美國免疫接種谘詢委員會(ACIP)對兒童、青少年和成人何時何種情況應打何種疫苗,都有明確的推薦標準(見下表),醫生在培訓和執業期間,也有標準的行醫指南,因此,雖然這些年我們搬了好幾次家,寶寶的兒科醫生也換了好幾個,但她的預防接種記錄卻一直跟著我們走,她該打的疫苗,一個也沒少過、亂過。
 
 

數到現在,她一共已經打了26針疫苗。有一次正趕上她有些感冒,鼻塞、流涕,醫生說隻要沒發燒,照常打疫苗沒問題。這麽多次打疫苗,僅僅有一次,她出現了注射部位有一點腫痛,第二天有點低燒。這是最常見的注射疫苗後的不良反應,一般會在48以內減退或消失。可以針眼處冷敷,或者用些小兒泰諾退熱止痛。

記憶最深的一次打疫苗,是寶寶一歲多的那次。那一年,我們打算第一次帶寶寶回國探親,因為中國是甲肝高發區,醫生建議我們提前給寶寶打上甲肝疫苗。根據CDC的推薦,國際旅行者、軍隊、大學校園等聚集居住的人群都是高危人群,都應注射甲肝疫苗。

那天,我同往常一樣分散著寶寶的注意力,當醫生的針頭紮進她細嫩的胳膊的時候,她隻嘴巴往下一撇,還沒來得及哭,針頭就已經拔了出來,她的表情也恢複了正常。她居然沒哭!

我大為驚訝,狠狠地表揚了她一番,醫生也獎勵了她一個大大的包得花花綠綠的棒棒糖。回到幼兒園,我說給老師聽,平常最喜歡她的年輕黑人老師說:“她太棒了!我到現在打針還哭呢!”少不了又給了寶寶很多擁抱和誇獎。

小小的人兒雖然還不太會說話,但這一切她都看在了眼裏,也一定感受到了我們對她打針不哭這件事的鼓勵。棒棒糖她留了很久,一直不舍得吃,家裏一有客人來,不管大人小孩,她就把棒棒糖拿出來給人看,意思是:“這是我打針不哭獎的,看我多牛!”得瑟!

從此,她打疫苗就幾乎再也沒哭過。當然,每次都能得到棒棒糖、兒童貼畫等獎勵。(我其實從來不鼓勵她吃棒棒糖,也從不買,不僅對牙齒不好,養成了愛吃甜食的習慣,也不利於以後的身體健康。這是另一個問題了。)
 

疫苗守護寶寶健康

疫苗對公共衛生事業的貢獻恐怕已經家喻戶曉。隨便舉例一二:

白喉、破傷風當年都屬於致死率極高的疾病,因此二病死亡的嬰兒以百萬計,百白破疫苗全球推廣後,病例數下降99%,現在已很少有人因此死亡;自脊髓灰質炎口服及注射疫苗推廣以來,全球已有近30億兒童接種了該疫苗,病例數下降99%;美國自1987年推行Hib疫苗以來,到2000年5歲以下兒童患病率下降了99%。

目前美國常規接種的疫苗包括:甲肝、乙肝、百白破、Hib、脊灰、麻風腮、輪狀病毒、皰疹病毒、肺炎球菌、腦膜炎球菌、流感、人類乳頭瘤病毒(HPV)。

這些疫苗中,大部分接種率都達到92%以上,甲肝為58%,輪狀病毒72%,流感60%,HPV因近年來剛開始實行,接種率仍較低。

雖然疫苗對公共衛生和人群健康的好處有目共睹,但依然有些人因為宗教、信仰或者其他原因,不願意孩子注射疫苗。

美國所有51個州,均有法律規定適齡兒童,無論是上公立學校、私立學校、還是幼兒園,都必須要有按時按量接種疫苗的醫生證明,才能入學。對於因醫療原因不能打疫苗的人,可以獲得“豁免”,比如因為自身或者其他疾病導致免疫力低下的兒童,隻能注射滅活疫苗而不能注射減毒活疫苗,又比如對雞蛋、明膠等疫苗成份過敏的人。

對於因為宗教或者個人信仰等原因而不願注射疫苗的人,都必須由家長提出“豁免申請”,申請過程的難易、對申請人的要求、對批準的鬆緊把握等等,各州卻有不同。比如,新澤西州非常嚴格,明確禁止學校“僅僅因為個人道德或信仰原因”使入學兒童免於接受強製性的疫苗接種;而加州卻比較鬆,隻要家長提出申請,孩子就無需打疫苗而入學。加州的這一寬鬆規定,使得它的疫苗接種率低於全國水平,也直接導致了2015年初加州迪斯尼樂園麻疹疾病的大爆發。

 “免疫之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2014年12月底至2015年3月,全美各地罕見地陸續爆發出173例麻疹病例,追根溯源,其中142例(110例為加州居民)都於2014年底聖誕新年期間去過加州的迪斯尼樂園,而且病毒類型均為B3,與2014年在菲律賓引起麻疹大爆發的病毒為同一類型。

這些感染的人中,有45%的人從未接種過麻風腮疫苗,43%的不清楚自己是否接種過。因此流行病學專家認為,這次麻疹爆發,應該是由國際遊行者將病毒帶入美國,然後在未受疫苗保護的人群中播散開來。

預防接種對於人群健康的保護,在於當大部分人(96-99%)都接種了疫苗、對病毒或細菌形成了免疫力以後,就無形中有了一道對抗疾病的免疫之牆,當個別人感染了疾病後,“免疫之牆”可以有效阻斷疾病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從而保護整個群體、包括那些未打過疫苗的人。

然而,當沒有打過疫苗的人超過一定數量,人群的整體免疫水平不足時,“免疫之牆”無法形成,那些最具傳染性的疾病就會首先表現出來。麻疹就是這樣一種極具傳染性的疾病,在加州整個人群免疫不足的背景下,得以卷土重來。

麻疹對於身體健康的兒童來說,除了皮疹、發燒、咳嗽以外,並沒有特別大的危害;然而,對於一些免疫係統有缺陷的孩子,卻可能造成麻疹腦炎、麻疹肺炎等嚴重並發症,甚至危及生命。而這些孩子,正是那些因為自身的醫療原因而不能注射疫苗的孩子,他們依賴於其他健康孩子的預防接種、依賴於整個群體的免疫力來防止疾病的爆發流行而獲得保護。

所以,預防接種,不隻是保護一個孩子的健康,而且保護整個群體的健康,是做為社會的一分子應盡的責任,所謂“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加州麻疹事件後,引發了公眾對於拒絕接種疫苗行為的關注和義憤,也促使了加州政府反思其政策。2015年6月,加州州長布朗簽署了一項新法令,不再允許因為個人或宗教原因而獲得不接種疫苗的豁免權。這項法令將於2016年7月1日開始正式實行。


 

今年1月,紮克伯格在他的個人臉書上貼出了一張他帶著5個星期大的女兒去看醫生、打疫苗的照片,身體力行地支持全民免疫。瞧,連這麽大牌的、老婆是醫生的人都支持打疫苗,你還有什麽可猶豫的呢?

參考文獻:

1. Standard immunization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rutz JE. <http://Www.uptodate.com>
2. State school immunization requirements and vaccine exemption law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ttp://Www.cdc.gov>
3. Low vaccination rates and Disney measles outbreak. Reinberg S. WebMD news from HealthDay, March 16, 2015
4. 別恐慌,其實我們更需要這一針。作者:打強心劑的小愛。文章2016年3月23日發表於微信公眾號“大小愛玩”。
5. 美國有沒有疫苗之殤,一些事實和我的結論。作者:橙子。文章2016年3月23日發表於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

(本文為微信公眾號“健康不是鬧著玩兒”約稿,並同時首發於我的個人公眾號”小小四月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