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一、“甘油三酯”超過這個數,離心梗又近了一步
一提到血脂,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就是膽固醇,但其實血脂中還要一種成分,那就是甘油三酯,這項也是人們往往最容易在體檢時忽視的指標。
甘油三酯其實就是脂肪,也是“油”的學名,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甘油三酯的指標應該為0.45~1.69mmol/L。其可參與體內膽固醇代謝,與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為血脂檢查的基本項目。
一項基於開灤研究6萬餘人的研究發現,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也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
研究人員對6.4萬餘名中青年進行了調查,根據體內甘油三酯水平的高低將受試者分為三組,分別為1.66mmol/L,對受試者進行了近11年的隨訪。
結果發現,三組受試者的心梗發病率分別為0.23%、0.4%、0.69%,密度分別為0.25/千人年、0.46/千人年、0.8/千人年。通過數據不難看出,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影響心梗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此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還會引起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肪肝、慢性腎髒病、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發生。日常一旦發現自己的甘油三酯水平上升,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盡早進行幹預。
二、甘油三酯超過多少需要吃藥?
雖說甘油三酯的正常指標為0.45~1.69mmol/L,但診斷為高甘油三酯血脂需要數值≥2.26mmol/L,指標處於1.7~2.26mmol/L之間時為邊緣升高,指標≥5.6mmol/L時需要立即服用藥物進行幹預。
2023版《中國血脂管理指南》中明確提出,一旦體內甘油三酯的水平≥5.6mmol/L,那麽患者罹患急性胰腺炎的風險會明顯增加。為了預防胰腺炎,一定要要盡早服用藥物進行幹預。
如果甘油三酯水平在5.6mmol/L以下,身體沒有其他心血管疾病,且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指標均正常的話,可以先不用吃藥,先控製飲食3個月後再複查。若是在控製飲食後甘油三酯水平依舊沒有下降的話,則需要服用藥物進行幹預。
但其實,無論甘油三酯水平是輕度升高還是重度升高,生活方式幹預都是治療基礎。
《高甘油三酯血症臨床管理多學科專家共識》指出,至少每周要進行150分鍾中等強度或75分鍾高強度運動,超重/肥胖的人群要適當增加運動量;飲食上要注意控製,包括精製碳水化合物、含糖飲料、高熱量食物等。
三、50歲後,這4種“甘油三酯大戶”盡早忌口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本身身體的代謝能力較差,在飲食上尤其需要注意,這幾種食物要盡量少吃。
1、雞皮
雞皮是雞的肌膚組織,內裏有大量的脂肪成分,10g雞皮內的脂肪含量可達到5g,是甘油三酯水平極高的食物。
2、鹹鴨蛋
鴨蛋本身甘油三酯含量就不低,相較於雞蛋高了2~3倍。經過精製的鹹鴨蛋,脂肪、鹽分等均會上升,日常要盡量少吃。
3、酒精
酒精進入體內後會導致甘油三酯水平上升,對於本身甘油三酯水平高的人來說,無疑是在雪上加霜。
4、烤肉
肉類在經過烤製後,內裏會有大量的脂肪、膽固醇,尤其是肥肉、動物內髒,內裏的膽固醇含量會更高。
需要注意的是,家族內有心血管疾病病史、身體肥胖、患有三高以及身上有黃色瘤的人群,要重點監測甘油三酯,定期檢測,發現異常後及時幹預。
現代人很多都有甘油三酯水平高的問題,但很多人對此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個做法非常不正確。一旦發現指標升高,要及時調整飲食或服藥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