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2024 (62)
吃辣的10大好處,很多人還不知道!生活中有的人“無辣不歡”,有的人“滴辣不沾”。很多不吃辣的人會認為吃辣會“上火”“長痘痘”“刺激腸胃”……
但其實不吃辣椒的人,真的虧大了!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經常吃點辣椒,對身體反而有好處!
1. 經常吃辣死亡風險更低
2021年,《美國預防心髒病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關於吃辣薈萃研究。分析發現,愛吃辣的人可能壽命更長,死於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風險降低。
研究人員統計了參與者不同辣椒的食用量(包括紅辣椒、黑胡椒、新鮮辣椒、辣椒醬和辣椒油)。
統計結果顯示,與這些從不或很少吃辣的人相比,平時經常吃辣的人,
全因死亡風險降低了13%
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了17%
癌症死亡風險降低了8%
中風死亡風險降低了20%。
研究人員分析,吃辣椒降低了死亡風險,可能與辣椒中含有的抗氧化劑“辣椒素”有關。辣椒素可以進而促進脂肪代謝、能量消耗增加並改善血糖控製,降低肥胖和代謝綜合征風險,從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等死亡風險。
2. 患糖尿病風險低
2019年,《糖尿病雜誌(Journal of Diabetes)》上發表的一項納入了2億多國人樣本的“中國飲食習慣和代謝病地圖”顯示:辛辣食物偏好與糖尿病風險呈負相關。也就是說,愛吃辣的人,得糖尿病的風險更低。
研究指出,我國嗜辣地區主要集中在以四川省為中心的西南部地區,而我國糖尿病患病率低的省份也多集中在西南部地區,兩者大致重合。而出現這種巧合的原因,一定程度歸功於辣椒中的主要辛辣成分--辣椒素。
研究發現,辣椒素可以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改善糖代謝及胰島素抵抗,從而降低血糖水平。辣椒素對糖尿病及其並發症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 降低高血壓風險
2021年7月,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李立明教授等利用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項目中,對我國浙江桐鄉近5.4萬人資料信息進行分析後發現,經常吃辣的食物能預防高血壓,該研究一共納入約5.4萬名30~79歲的成年人,其中44.4%有高血壓,12.3%的人每周至少吃一次辛辣食物,但這一現象僅見於女性。
在喝酒的人中,與從不吃辣者相比,每天都吃辛辣食物者出現高血壓的風險僅降低2%;但在不喝酒的人中,每天吃辣者的高血壓風險降低了28%。
研究人員指出,吃辛辣食物降低高血壓風險的具體機製仍不明確,可能原因與紅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素有關。
4. 降低患癌風險
2015年8月,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發布的三院校聯合做了一項持續8年,覆蓋近50萬名年齡在30~79歲的中國人的研究顯示:每天吃辣的人過早死亡的風險較低,經常吃辣尤其能降低癌症、心髒病和呼吸疾病的死亡風險。
研究數據顯示,相比那些不常吃辣的人而言,一兩天就吃一頓辛辣食物的人死亡的可能性低了14%。經常吃辣尤其能降低癌症、心髒病和呼吸疾病的死亡風險。
5. 能保護心血管
吃辣椒能保護心血管,重慶大坪醫院高血壓內分泌科主任祝之明教授通過實驗研究,得到了這樣的結果。2015年,祝之明教授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解釋,辣椒素對血管有保護作用,在動物實驗中,辣椒素有擴張血管的作用。
祝之明教授研究發現,辣椒素通過作用於其特異性靶點,辣椒素受體(TRPV1),促進血管內皮一氧化氮生成,從而擴張血管及降低血壓。
6. 改善肥胖、脂肪肝
長期吃辣椒除了對心血管代謝有好處外,重慶大坪醫院祝之明教授的係列研究工作還發現膳食辣椒素對改善肥胖、脂肪肝、血糖異常、動脈粥樣硬化等均有一定益處,但其發揮作用的機理是有差別的。
7. 愛吃辣的人更長壽
2015年,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一項近50萬國人參與的“食用辛辣食物與總死亡率和特定死因死亡率”研究發現:與不愛吃辣椒的人相比,愛吃辣的人更長壽。每周吃6~7次的辛辣食物的人,比每周吃辛辣食物少於1次的人,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4%。
8. 更有益腸道菌群
2014年《食品科學》刊登的一項《辣椒總堿對腸道健康的時效性影響》研究指出,短期食用辣椒對身體有好處,可以加速機體的新陳代謝,促進腸道雙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抑製大腸杆菌和腸球菌等有害菌的生長,促進機體各係統組織的更新,進而可以促進機體健康。
9. 開胃、增進食欲
辣椒,在人們日常飲食中最主要的還是開胃的作用。北京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張國英點評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因為辣椒含有消化酶,能幫助蛋白質分解、某些成分還會刺激大腦分泌更多的內啡肽,從而增進食欲,因此食欲不佳的人,適當吃點辣有開胃的好處。
10. 排出體內的濕氣
北京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張國英點評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辣”在中醫上叫做“辛”,有溫中散寒,燥濕發汗的作用。南方濕氣重排出濕氣主要靠出汗,而辣椒可以刺激血液循環,促進人體排汗,從而實現排出體內濕氣的功效。
記住健康吃辣椒的5個小技巧
1. 吃辣椒——不要吃過度吃辣
如果你想吃辣椒又怕太辣,可以把辣椒籽、辣椒線(筋)去掉,辣味會減少很多。相對來說,辣椒皮的辣度要低很多。
2. 吃辣椒——不要空腹時吃辣椒
北京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張國英2014年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介紹,盡量不要空腹吃辣椒,以減少辣椒對胃黏膜的刺激,更不要吃完辣椒馬上就吃冰鎮食品,否則一熱一冷會損傷腸胃血管。
3. 吃辣椒——這幾類人要適可而止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徐順霖2016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胃部有炎症、有痔瘡的人還是少吃為妙。患慢性胃炎、胃潰瘍、食管炎的人如果經常吃辣,辣椒素會刺激黏膜充血水腫,加速腸胃蠕動,從而引起腹瀉、腹痛等症狀,對消化功能也會有影響。辣椒素具有刺激性,會加重便秘症狀。痔瘡患者進食後還可能引起痔靜脈充血和水腫,導致疾病惡化,誘發肛門膿腫。
4. 挑辣椒——辣椒越辣,辣椒素含量越高
辣椒的品種、生長環境、辣椒自身激素的調節等,都會影響到辣椒素的含量,辣味越重,辣椒素含量越高。辣椒身上,胎座(辣椒籽根部)和白色內膜最辣,此處的辣椒素也最多。?不同品種辣椒的辣椒素含量
5. 挑辣椒——首選新鮮辣椒
辣椒素在高溫下容易流失,如過高溫幹熱處理的幹辣椒,辣椒素含量明顯降低,因此首選鮮辣椒。辣椒油一般都經過高溫處理,辣椒素的含量降低,且含有較多鈉和脂肪,不推薦糖尿病病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