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感到焦慮、沮喪和壓迫感?可能是因為你想太多……
在麵對某些事情時,我們總是很難真正地將其放下。取而代之的是,我們總是容易想太多,但這隻會進一步造成焦慮、沮喪和壓迫感。這篇文章,原標題是7 Psychological Reasons You Overthink Everything,作者Nick Wignall在文章中從心理學角度剖析了過度思考的7大主要原因,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如果要回答什麽是讓人感到焦慮、沮喪和壓力的原因的話,恐怕最普遍的原因還是莫過於過度思考。
無論是對未來的憂慮、對過去的反思,抑或是對他人的苛刻批判,我們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實際上都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對此也都需謹慎對待。
但在你開始嚐試停止過度思考之前,你應該先了解為什麽自己總是會過度思考。
作為一名從業多年的心理學家,我也接觸和認識到了許多習慣於過度思考的人,從他們身上,我總結了造成過度思考的七大主要原因。
1. 童年經曆
大多數患有嚴重過度思考問題的人,實際上在早年間就養成了這種習慣,更常見的是在兒童時期。他們之所以會養成這個習慣,是因為在他們的童年時期,過度思考是他們麵對可怕困難經曆的唯一辦法。
比如說,如果自己的父母嗜酒如命,他們可能會過度地擔心父親醉酒回家後會發生什麽。這種習慣可能會發揮一個用處,讓你去尋找安全,或者遠離傷害。
但事實上,過度思考的“起因”往往與“持因”存在較大的區別。
雖然了解自己之前過度思考的原因很重要,但如果你想徹底地停止過度思考,你就必須找出當下讓你過度思考的持因。
我想,各事各物都能成癮。我們都處在痛苦的深淵,我們都在尋找出路。
——美國小說家、詩人謝爾曼·亞力克西(Sherman Alexie)
2. 控製的錯覺
相較於其他讓人痛苦的情緒,我們在麵對無助的時候似乎會更加痛苦。我們都痛恨無助的感覺!
當涉及自己親近的人,比如愛人、孩子以及父母等等時,這種無助的感覺尤為明顯。當愛人或者自己在乎的人遭受痛苦時,我們當然想伸出援手。
但遺憾的是,我們實際上能幫助他人的能力遠比我們所想象的能力要弱得多。但比起直接麵對無助,大多數人卻選擇活在否認無助之中。
盡管他們無法提供實際的幫助,但他們會過度地考慮、擔憂以及沉思。原因在於,想太多雖然並不總是能解決問題,但它幾乎總是會讓人感覺很有用。
我們之所以會過度思考,是因為它能營造出一種控製的錯覺,讓我們遠離無助感。
但遺憾的是,從長期來看這並不值得。
時刻憂心忡忡會導致慢性焦慮,總是不停地沉思會導致低自尊,總是覺得自己無法控製自己的思緒還會帶來各種壓力和壓迫感。
而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我們對在麵對無助時的不寬容。換言之,如果你想要停止過度思考,你就需要適應自己無法控製的方麵。
逃避自我的感受,所以夢魘。絕對否定便會招致瘋狂,嚐試接受才能開始掌控。
——美國作家梅根·錢斯(Megan Chance)
3. 確定的錯覺
與“控製的錯覺”相似的是,確定的錯覺基於的事實是:我們無法承受的另一件事就是一種不確定性。
通常,我們更傾向於在事項推進方麵感受和表露自信,特別是在事情發展有困難的局麵下。
事實上,我們常常急於避免各種不確定的感覺,以至於我們會訴諸於直接否認,假裝事情發展比實際情況更加可控、可預測。
對不確定性的否認,其表現形式之一就是過度思考。
讓自己停留在解決問題的模式中,讓我們覺得隻要自己思考時間夠久、用全力思考,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但大多數時候,現實的本質完全就是不確定的。關鍵在於要意識到,從長遠來看,直接麵對不確定性才是駕馭它的最佳方式。
隻有當你勇敢地直麵不確定性時,你才能將其對你生活的負麵影響降到最低。
要學會哪些問題是無法回答的,而不是想方設法回答所有問題。這種技能在感受到壓迫和黑暗之時顯得尤為重要。
——美國文學作家厄修拉·勒古恩(Ursula K. Le Guin)
4. 完美主義
對於完美主義,大多數人都不明白的是,完美主義並不是做到完美,而是感覺完美。
與完美主義鬥爭的人,很難從事情中走出來,因為他們不覺得自己是完美的。
事實上,沒有人認為他們需要完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們在某些事情方麵對感覺自己不完美的容忍度卻非常低。
這會直接導致這些所謂完美主義者的過度思考,從而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沒有時間去感覺自己的不完美。
如果你說服自己,讓自己相信自己需要做更多的事情,這即意味著你需要思考的方麵也會更多。換言之,你不得不去感受自身不足和不完美的時間也就更少了。
如果你與完美主義作鬥爭,你的過度思考問題很可能會變成一個情緒容忍問題。
讓自己練習去容忍不完美的感覺,這樣無論你的感受如何,你都能按原計劃繼續走下去。
5. 隱形好處
有些人陷入過度思考的習慣,是因為過度思考能帶來次要或隱形的好處。例如:
有些人喜歡過度思考,是因為這會博得其他人的同情與憐憫,這讓他們感覺很好。
過度思考也可以成為拖延或逃避決定的借口:如果你告訴自己不能做某個決定,因為或許你自己還沒有想清楚,那麽你就永遠不會因為做出錯誤決定而受到責備。
如果你一直過度思考,那可能是因為你從中獲得了什麽。
因此,結束過度思考循環的一個方法就是,搞清楚自己的過度思考有哪些隱形的好處,然後提出一些不容易產生壓力的策略來獲取同樣的結果。
例如,如果你傾向於過度思考的原因,是它能讓你得到來自配偶的關注與同情,也許你可以多努力在彼此關係中表現出更加情感脆弱的一方麵,或者直白地跟對方溝通你的需求。
總之,習慣的存在必然是有原因的。當你明白這個原因是什麽時,才能開始真正地做出改變。
隻要你相信自己,你就會懂得如何生活。
——歌德
6. 過度概化
過度概化,指的是由於大量的思考在你生活中的某個領域(比如學習或工作中)有幫助,你就會假設它在生活中的其他領域(例如與伴侶產生的衝突)也會起作用。
思考是一種工具。然而,許多人都擅長思考,並且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麵都得到了回報,以至於他們很難在生活的其他方麵放下這一工具,而在這些方麵,思考對他們的幫助並不大。
這就好比那句老話說的,“對錘子來說,一切都像釘子。”
對於擅長思考的人來說,一切都開始像一個需要通過大量思考來解決的問題。
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傾向於過度思考,那就有必要羅列出生活中不同領域的清單,誠實地質問自己,更加係統化的分析思考是否是解決這些清單問題的最有效方式。
我總是在想,為什麽整個世界都那麽容易概化。概化很少是真實的通常都是完全不準確的。
——英國女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克裏斯蒂(Agatha Christie)
7. 對衝突的恐懼
我們大多數人並不特別喜歡衝突。因此,可以理解的是,我們傾向於盡可能地避免衝突。
但遺憾的是,這也意味著,我們在應對和處理衝突方麵沒有得到較多的實踐與經驗。這就會讓我們在未來麵對和處理衝突時對自己的能力喪失信心,從而進一步讓我們更加避免衝突。
明白這個循環是怎麽回事了嗎?
就像任何恐懼症一樣,如果你總是避免衝突,你就會假設衝突總是危險的。
僅僅因為一些蜘蛛是有毒的,並不能說明所有蜘蛛都值得警惕。但你越是警惕蜘蛛,你就越會覺得蜘蛛是有毒的。
對於衝突而言,也是如此。我們越是非理性地回避衝突,我們就越會害怕它。
如果所有的衝突都讓人覺得危險,那你每天都會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嚐試去找出如何避免哪怕是極小衝突的方法。而一旦你成功地避免了衝突,你也需要通過大量的心理活動來找出其中的緣由。
對衝突的過度恐懼,會導致很多不必要的思考。
有些衝突是你希望絕對避免的。但如果你給自己一個機會去麵對和處理衝突,大多數時候你都能夠很好地處理衝突,並且壓力也能控製到最低。
如果你堅持避免外部衝突,那你就要準備好麵對大量的內部衝突。
沒有人比從不麵對逆境的人更不快樂了。因為他不被允許證明自己。
——古羅馬政治家、斯多葛派哲學家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