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回國還是留下來,相信很多人都糾結過。
這是一篇在網上流傳的文章,作者名字不詳,不過文章作者內心的掙紮過程,相信很多華人也經曆過。
下麵一起來看看這位華人的故事: 轉眼從多倫多回上海工作已經兩年了。我現在麵臨一個選擇:究竟要不要回加拿大?
16歲時,我被父母送到溫哥華念高中,大學去了多倫多大學,研究生一拍腦袋去了香港學新聞,然後又輾轉回到多倫多繼續工作了兩年,26歲拿到了移民身份,直到現在生活在上海又從事和教育相關的工作。
當時回國是因為一些私人原因,也因為當時在多倫多處於換工作階段,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機會,剛好國內有大學同學推薦了一份機會,聊的還不錯索性就去了上海。
一、在國內,手機永遠都在閃爍,有回不完的微信,做不完的工作 上海真的是比多倫多fancy國際化很多,國內的生活也非常便利,我好像沒有經過太長時間就完全適應了。當然,早高峰的地鐵,吃什麽都要排隊,空氣不好,不能自己開車,租房質量嚴重下降這些因素還是讓我時不時懷念多倫多的一切。主要是,我覺得在多倫多自己住一個小公寓,開著車想去哪去哪的這種自由感是國內給不了我的,至少在不是我家鄉的上海,它給不了我。
我曾經非常不理解,為什麽在北京上海的一些朋友總是工作到淩晨,手機永遠都在閃爍,有回不完的微信,吃不完的飯局,總有推不掉的應酬社交,兩個人坐在一張桌上吃飯,眼睛和手卻從沒離開過手機。
直到後來自己在國內的工作開始忙了起來,因為時差和工作性質的關係,我也不得不在休息的時間和美國的同事開會,接聽客戶的電話,7/24小時把工作手機帶在身邊。我猛然發覺,曾經在國外垂手可得的work-life balance,在國內竟然成了一種奢侈。
微信的普及讓我們的私人生活和工作沒有了應該有的邊界。我必須要很努力,才能讓工作不進入到我的個人時間,但這幾乎做不到。所以微信推出了聯係人分組,推出了朋友圈三天可見,謝天謝地微信沒有開發“已讀不回”的提示,為想努力把工作擠出生活的都市人,挽回了一絲絲尊嚴。 轉眼回國已經兩年有餘,如果再不回去住滿時間,楓葉卡眼看可能就要保不住。
二、在上海遇到不少“回流”華人 活得魔幻又開心 父母還是希望我能回多倫多,因為爸媽兩邊的哥哥姐姐們早都已經在加拿大和美國定居多年。對於16歲就出國的我來說,上海可以,多倫多似乎也可以,這樣的雙城生活似乎已經成為和我背景相似的海歸身上的烙印。我們卡在中間,可以在兩座城市生活得開心,卻又都少了些什麽。
我有一段時間曾經非常糾結,到底是留在上海,還是回加拿大,甚至是選擇回家鄉成都呢?上海太大太繁華了,我時常會感覺“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麽都沒有”。但旖旎的外灘夜景,洋氣的新天地,民國風的武康路,上海的一切卻又實實在在地衝擊著我,給我一種“the night is still young",給我一種隻要我夠拚夠努力,我總還能得到更多的貪婪和野心。
而且,在上海工作兩年間,我看到除了留學生海歸,還有不少拿著美國護照、綠卡、加拿大護照、澳洲永居等等這些外國身份的“華裔華僑”們,也選擇回到中國工作、創業、生活。之前跟公司的ABC和英國主管聊天,他們都覺得在美國還有英國的生活太過千篇一律,所以辭掉當時的工作,來中國繼續念書或尋找新的發展機會。
當然,他們也承認中國的空氣不好,人口太多,但他們也同樣習慣了淘寶、快遞、外賣,在上海這個“魔都”,活得魔幻又開心。像我的前ABC主管說的,她覺得在中國辦事特別方便,因為人和人的關係很密切。許多時候要招聘新人,要談新的合作,甚至都不需要大肆張貼廣告和宣傳,隻要有認識的朋友和熟人互相引薦,就能得到想要的資源和結果。她覺得在中國生活,選擇和可能性更多。
三、回加拿大朋友:她的職業在加拿大才真正受到尊重和需要
有一次跟朋友通話聊起最近的困惑,我應該選上海還是加拿大,我朋友誇張地在電話那頭驚呼:天呐!她說,Nancy我問你,你在上海是有月入10萬的工作嗎?還是你有一個穩定的可以結婚的男朋友,還是你在上海有房子了?如果你三項有其中一項,我都能理解你的糾結。但拜讬,你一個都沒有,為什麽不去選擇人生的另一種可能?有很多人傾盡一生,就是為了換取另一種可能啊。
聽完我朋友誇張的言辭,我有些啞然失笑,竟然又覺得有一絲道理。沒有選擇的時候孤注一擲,有了選擇,反而退縮和膽小了起來,因為怎麽選,都怕選錯。
我有一個已經入籍加拿大的上海朋友,她是一名幼兒行為治療師,讀完書之後就一直留在了那邊工作直到現在。她一個人,單身,每天的工作排得很滿,累,並充實。 並不是所有在加拿大的工作都像我們想的那樣,朝九晚五,沒有挑戰。她仍然需要不停地上課,充實自己,去考證去見客戶,甚至周末也沒辦法休息。她經常向我感歎,加拿大政府對於需要特殊關注的家庭和孩童,政策和支持力度都做得非常完善。她接觸到的自閉症家庭的小孩,因為政府的保護還有社會的高容忍度,他們並沒有與世隔絕,或覺得自己和正常小孩有不一樣的地方,仍然可以自由地長大,接受如她一樣的治療師,每周一次的上門問診服務。
我還有一位朋友,在加拿大從事護士工作。她說在國內,即使在一線城市的私立醫院,護士的工資都並不高,不會因為她是海歸就高看她一眼。在國外,雖然工作一樣辛苦,但她卻能拿到不錯的回報。更重要的是,她覺得她的職業在加拿大是真正受到人尊重的,也是被人需要和重視的。她是我認識的回流一年左右,又繼續回到加拿大工作的人之一。
當然,也有堅定從加拿大回國的人,為了內心的一種安定感和歸屬感,為了家鄉的那一口美味。畢竟,聖誕節再神聖,也比不上春節這樣世俗的人間溫暖。國內巨大的人口紅利讓不少海歸都發現了新的職業機會。比如進駐抖音小紅書做主播做博主、比如投資線上教育、比如參加網絡和電視節目,在國內職場一年的成長速度,可能會抵上在國外三五年的時間。因為中國發展得太快了,今天還出現的產品,可能第二天就立馬被新的公司所替代。
這種情況,讓人覺得一切熱氣騰騰,又心慌。我必須做出選擇,究竟要什麽,不可能兩者都得。
四、我們想給孩子什麽樣的教育和成長環境?
我媽媽的姐姐一家人1998年就移民溫哥華,他們在加拿大很適應,工作也都很不錯,培養出的女兒去了藤校的法學院。還有一對我很喜歡的中年夫妻,在英國讀了碩士,在北大完成了MBA,最後也是選擇在加拿大安家落戶。現在兒女雙全,摒棄了國內的紛紛擾擾,也慶幸自己移民了不用像國內的父母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不做順義海澱的家長,他們覺得讓孩子在冰球場、在自家後院的草地上長大也挺好。
可能因為回國一直在做教育行業,接觸了不少一線城市中產家庭的父母,看到他們對孩子教育的焦慮和擔憂,我時常覺得不可思議,卻又有些同情。
這些焦慮的家長,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計劃要把他們送出國接受本科,甚至高中的教育。我不禁在思考:國外的教育究竟哪一點吸引著中國中產家庭,願意忍受家庭分離和金錢的壓力,將還未成年的孩子推到不被保護的世界之外?
看了周軼君《他鄉的童年》記錄片之後,我也常常在想,如果我有了孩子,我會想要他接受怎樣的教育? 90後這一輩,父母總是教育我們要做一個好哥哥,好姐姐,好學生,好孩子,要懂得謙讓,要有禮貌,要學會克製自己的欲望,要先付出再去獲得。我不能說這是錯的,但我們當中的很多人,沒有勇氣去說不,害怕讓別人失望,總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在國外的那九年,包括回國的這兩年,我花了很長時間去和自己相處,去感受孤獨,去找到“我究竟是誰”,去確認我喜歡什麽樣的生活方式。
如果我有孩子,我希望他接受的教育是,他能從內心接納自己,愛自己的每一麵。有一個不在乎是否賺錢但可以持續下去的興趣愛好。不要那麽世俗,雖然世界很現實,但內心仍然懷抱一絲天真的理想主義火苗。
我希望他多經曆一些挫折,擁有反思的能力。如果她是女生,我希望她不要不食人間煙火,希望她被愛,更希望她學會愛;如果他是男孩子,我希望他不卑不亢,內心堅定。 我希望他在成為別人的另一半、員工、父母等任何身份之前,先成為他喜歡的自己。 寫這篇文章,我無意評判國內和加拿大,哪個選擇更好。我28歲做的決定,並不代表我在38歲仍舊會做同樣的決定。
糾結的時候,索性就放下掙紮吧。當需要選擇的日子逼近,你的內心會告訴你最真實的答案。
我想,我已經知道我自己的回答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