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每次回國,在法蘭克福的機場免稅店,都會見到成群成批的國內遊客,手拿肩扛地徜徉在免稅店裏,同胞們幾乎人人手中都會有幾個甚至十幾個免稅店的袋子,買的可謂酣暢淋漓。
為此,一向保守的德國人,專門在通往中國的航班口又增設了一個新的免稅店,這樣便於中國遊客購買,在登機前的一刹那繼續消費。直到他們買的心滿意足。
這些年,同胞們手中有錢了,無論是在世界的任何角落裏,隻要有中國遊客的地方,都會看到大包小包仿佛在自家門口的自由市場上隨意撿幾件東西的遊客。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到了國外並不是真心實意地對歐洲或者其他國家文化感興趣,而是選擇走馬觀花,胡亂隨意看看幾個著名的風景點,拍些照片作為紀念,回去後可以跟人說一周內去過了法國德國比利時布魯塞爾西班牙等國家,然後一股腦就鑽進了奢侈品店,瘋狂購買,不僅僅買給自己,還要買給家人,同事朋友們,大方,慷慨,豪情萬丈。
在機場,他們熙熙攘攘,聲音洪亮,無所顧忌,或蹲或站,形象無所顧忌,全然不顧是在境外異域,仿佛蹲在自家後院中,端著海碗跐溜海吃。
有的人,一臉有錢的樣子,走路都理直氣壯。大聲呼叫同伴,不斷高聲打電話,還有的高聲質問電話另一端朋友的,喂,我現在在某某店,你到底要多錢的香水?新款的才幾千美金,你要不要?
中國人有錢了,為何卻得不到世界的尊重?(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那氣勢,仿佛人就在劉家窯的舊貨市場或者大紅門的舊家具店。而眼前的路易威登和夏奈爾們仿佛是一對破爛任人隨便拎走。
同胞們在海外購物時的氣壯山河和大義凜然也不得不令人有幾分佩服。
我有個朋友,在德國開了一家旅行社,年代不短了,聲譽不錯,生意也做得不錯。慢慢地,隨著對大陸遊客的開放,國內來的團隊越來越多,自由行的,參觀考察培訓的,五花八門的名目,最後無不要求帶到巴黎去,名牌店去,大肆消費一番。
這些客人們揮毫酣暢,痛快之極,花錢之豪爽之不吝嗇,讓我的朋友看得目瞪口呆。
很多人到最後還是意猶未盡,花了幾十萬,上百萬之後,還覺得不夠舒坦,問我朋友,還有沒有更給力的地方。他們對我的朋友說,德國沒勁,豪華名牌店不多,可以花錢的地方也不夠多;還是巴黎和紐約比較給力,能一擲千金。
中國富人國外遊,並不懂欣賞當地的藝術。(圖片來源:Pixabay)
有一次,朋友接待了一個來自國內西部的團,按照計劃,也就是說至少是按照來德國的辦理商務簽證的理由上的日程,第一天應該是參觀德國的著名企業,跟公司主要負責人座談,聽取未來的合作計劃和方案。
這幾位客人在整個會談過程中不停地打著瞌睡,心不在焉,甚至還有發短信打電話的,他們毫不在意德國人的認真和敬業,德國人為此十分反感。中途幾次停下來演講,希望對方能重視自己的發言。作為翻譯的她,非常尷尬。她清楚地斷定,這些人根本就不在意這次考察和訪問的內容。
第二天,從科隆大教堂開始參觀起,這些人急急忙忙在大教堂門前照了幾張相片,就能要求盡快走人,同時提出,要求修改後麵幾天的行程。
他們說,教堂沒什麽看頭,德國也沒什麽意思,要直接去巴黎。
我朋友急了,說按照行程的安排,要先在德國境內呆三天,然後才到巴黎。因為巴黎的酒店是三天以後的時間入住。
對方不答應,堅決要求離開德國,並說德國太沒勁,沒什麽可看的。
朋友隻好打電話到巴黎去,取消各種參觀行程,重新預訂了在巴黎的飯店和活動。
不少中國人到埃菲爾鐵塔隻是為了拍個照 回國炫耀“到此一遊”。(圖片來源:Pixabay)
到了巴黎,他們在埃菲爾鐵塔和凱旋門照了幾張相片,提出要去看紅磨坊的演出,還要去買偉哥,我的朋友耐著性子幫助他們解決了。
最後他們要去名牌店購物。到了名牌店,這些人立刻活躍起來,激情四溢。每人都買了五六個路易威登包,上百萬的手表,無數的香水和名牌西服,還重新買了大皮箱。最後,他們令人難以置信地提出,要求改簽機票早點回家。說巴黎也沒什麽意思。
我的朋友差點崩潰了。機票是折扣票,不退不改簽。朋友告訴他們不能這麽沒有信譽。這幾位客人急了,說可以承擔所有的退票費用,償還損失,表示錢不是問題,但是要求早點回去。我朋友也急了,說你們這麽一折騰,我今後的名譽都毀了,今後還怎麽跟當地的旅行社合作?
那幾個客人輕蔑地說,那是你的事,給你錢都不要,死心眼,做事情怎麽能發財? 朋友說,錢不能買來所有的東西。我需要的是信守合約和遵守行規。
最後,經過商議,達成了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協議,這幾位答應在巴黎繼續住下來,但前提是,我的朋友必須找或者買兩副麻將牌來。朋友氣的幾近發瘋,無奈隻好在巴黎的中國城瘋狂地尋找麻將,然後把中餐外賣叫進來,供他們吃喝。他們昏天黑地地在巴黎打了幾天麻將,最後把酒店造的亂七八糟,倉皇走人。
巴黎的酒店經理告誡我的朋友,今後如果再找如此的客人,將終止他們之間的合作。酒店的經理還告訴我的朋友說,再有錢,我們也不接待了,這樣把我的酒店的名聲搞壞了。我的朋友回來,也對我發誓,以後這樣的團再也不接待了,再有錢也不幹了。
無獨有偶,去年我去法國參加戛納藝術節,一個以讚助商身份跟隨著國內的演出隊伍一起到來的男士,也是出手闊綽,一下飛機就要求陪同前往名牌店,出手就是15萬買了卡地亞。
中國富人舍得花15萬買一個手表,卻不願花一分錢做讚助。(圖片來源:Pixabay)
陪同他的小夥子是我們的法國大學生誌願者,因為在中國留過一年學,中文不錯,人家孩子是利用暑假來幫忙做義工的。看到這位大款出手豪放,小夥子以為這位大款看錯了價碼,連忙解釋,這是十五萬,不是一萬五。這大款眼皮都不動,比劃著告訴店員,包起來,就是它了,然後問小夥子還有沒有比這更貴的。
小夥子嚇的目瞪口呆。
當他得知,這隻演出隊伍並沒有得到這位仁兄的真正讚助時,他開始鄙視他,他說,如果我是他,我會給這些演員們發點補貼讓他們到法國四處去看看,而不是把錢用到一塊表上麵,它代表不了什麽。我也不想再為他服務。
無獨有偶,這位仁兄在戛納期間如坐針氈,對演出不感興趣,對文化不感興趣,對人文環境也不感興趣,每天的活動對他而言幾乎是坐牢和受刑。於是他要求,讓他早點回國去,萬般無奈,我答應了他的要求,因為不答應也不行了,他自己花了好幾萬,買了頭等艙,原來的票寧可作廢掉。
我跟我的朋友一樣,哭笑不得。
我認識一位在法蘭克福一家很大的旅行社做導遊的女孩子,她對我說,有時候她帶著國內來的團出去參觀,他們的舉止和行為讓她無地自容,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她說,那一刻,我真不想承認我也是中國人!
有一次,我的朋友來海德堡一帶玩,我去幫他們預訂我家附近的一個酒店,酒店不大,但很有名氣,因為十分幹淨而且價格合理。
老板娘對我說:“不瞞您說,我不是很喜歡接待中國的旅行團,他們早上總是吃飽以後還要帶走很多的麵包和水果,甚至黃油和奶酪,來的晚的客人就沒有吃的東西了,他們還在房間裏大聲吵架或者說話,對我來說都差不多,甚至還用我的床單擦皮鞋。所以我很不願意接待團隊。特別是來自中國的團隊。”她特別強調了一下。
她看出我的尷尬,連忙說當然也許不是所有的中國人如此。
我心裏很不是滋味。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中國人有錢了,真的有了,比起六七十年,我們的拮據,我們的寒酸,那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可是我們卻是失去了點什麽。
我們失去的是什麽?
尊嚴、勤勉、內斂和溫和。這本來是我們中國人千年文化中最重要的精華部分,溫良恭謙讓,節約本分,溫潤如玉,淡如溫水,無欲則剛……
我們本來是誰?現在卻成了誰?毫無疑問,我們隻是新一代的暴發戶。請你們好好想想,中國人有錢了,卻失去了世界對我們的尊重和敬仰。想當年,外國人來中國,對中國文化是畢恭畢敬,充滿神秘向往和敬仰。而今天,就在我們大把大把把銀子灑在巴黎,灑在紐約灑在世界各國豪華場所瘋狂揮霍的時候,我們卻得到了世界的白眼。
為什麽?
看看海德堡,一個600年的老古城,比起中國動輒就是千年的古城而言,年輕的很多,可是中國遊客來了,有幾個人會靜靜地徜徉在內卡河邊,靜靜觀望這座慶幸沒有被盟軍轟炸掉的城市,聆聽羅馬古建築群的聲音,到著名的哲學家小路上去走走,回味一下當年歌德和叔本華們走過的小路,靜靜地享受一下那座殘缺的古堡在夕陽下的輝煌和悲壯氣勢。
中國來的客人們卻不願意,因為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人們來了,照張相就走人。因為什麽? 沒文化,或者說對文化根本不感興趣。
再看看巴黎,有幾個人在夕陽裏,從榮軍院走到埃菲爾鐵塔再走到凱旋門,認真看看夜色中華麗而壯觀的香榭麗舍大街,想象一下當年拿破侖的威武雄姿。享受一下巴黎的旖旎和風采。
沒有。中國的遊客們都忙著去奢華的商店去燒錢,去揮霍,人們僅限於照相和走馬觀花。
中國人從古到今都崇尚行萬裏路讀萬卷書。你連路都沒走,怎麽會知道這個國家的美好和偉大之處?你連看看這個國家的基本文化的熱情都沒有,你還好意思說自己來自五千年的文明古國?
去年,我在巴厘島霧布的時候,遇到一位印尼的木雕師傅,他們一家三代人都在從事木雕生意,最小的孫子隻有七歲,已經會雕刻東西了。
他們不慌不忙地接待我,不卑不亢地給我介紹他們的雕刻藝術和他們的家族曆史。他們把收藏了幾十年的中國木雕拿出來給我看。屋外,氣溫高達34度,而他們卻態度從容,不慌不忙,屋外的遊客和炎熱仿佛與他們無關,他們淡定,坦然,那份儒雅叫我不得不肅然起敬。
他對我說,比起中國的曆史,我們印尼太短了,比起中國的古文物,我們這裏大概算不了什麽,但是我們隻要一代一代這麽工作下去,再過幾百年,我們的曆史也就會跟中國一樣豐富。我們不在乎有沒有錢,因為我們過的很愉快。
他兒子對我說,我知道中國人很有錢,他們來這裏度假會花很多錢,我們沒那麽富有,但是隻要過得愉快就可以了。孩子今後需要知道,我們霧布是個很美的地方,會受到世界的關注。
當我聽他們的話時,我的眼淚在心中流淌起來。
我想,他們大概不知道,我們的城已經被毀得差不多了。
而我們的孩子一天一天羨慕西方的文明和豪華,我們的老百姓有錢的寧可到國外去燒錢,也不會想想把這些錢節省下來,為孩子們存好,設立一些教育基金,讓孩子去學學傳統的文化、手工藝。
寧可花幾萬塊,把孩子送去參加一些騙人的境外互動,也不會帶著孩子利用假期先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先去知道一下自己的祖先和文明。
家長們何曾想到,孩子們應該先去把中國的文化精髓書法學好,漢字寫清楚,搞明白,再去讀英語,考八級。家長們趨之若鷺,把孩子送去學鋼琴,學小提琴,卻不想讓孩子先去聽聽古琴,了解一下昆曲、皮影、秦腔、京戲。
孩子們什麽時候可以在學校的組織帶領下,先去走走西藏的天域,看看新疆的風土人情,去去內蒙的呼倫貝爾盟,了解一下我們的祖先是怎樣生活的,是怎樣走來的。先去了解一下我們自己祖國的博大與精深?孩子連自己的文化都不了解,他們如何能自信和熱愛自己的民族?
同胞啊,錢是一點一點掙出來的,怎麽花,是你的自由和權利。可是,能不能花的有點意義?花的高級些?花在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上? 一塊卡地亞金表,能養活無數孤兒和上不了學的孩子們;一個路易威登包,能打起無數口母親水窖;一個愛馬仕,就可以讓一個玉樹和汶川的孤兒生活好幾年;一輛勞斯萊斯,可以幫助我的傳統手工業藝人開始無數作坊和小工藝坊。
同胞啊,中國人富有了,我們高興。可是這麽花錢,這麽揮霍,卻讓人看不起,不僅僅是洋人看不起,連我們自己都不自信! 尊嚴不是花錢能買來的。有錢,也不是用來炫耀的。文化沒了,教養沒了,傳統沒了,廉恥也沒有了,我們還剩下什麽?
當你並不富有也不有錢,你卻跟來自跟廷根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及世界上更有名的大學教授攀談關於老子莊子孔夫子以及古老中國洋洋大觀的時候,他絕不敢對你有半分的鄙視,因為他不如你更懂得老子莊子孔夫子的境界和心懷,因為你擁有你民族自己的文化。
你就算是萬貫家產,富可敵國,卻不知道自己從哪裏來,自己要去哪裏,你沒有教養、沒有文化、沒有學識,甚至沒有任何基本尊嚴的時候,你就什麽都不是!不僅洋人輕蔑你,連同胞都看不起你。
記得當年那句經典於德利的那句老話,沒錢是萬萬不行的,但錢也不是萬能的。
我們不能窮的就隻剩下了錢。況且三分之二的同胞並沒有錢。他們孩子啊為了生存而掙紮。你想到過沒有,去幫幫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燒錢和揮霍的時候,想想你的責任和義務,或者想象你自己的形象和尊嚴。
記下自己的一點想法和感觸,與同胞們共勉。認同者引以為戒,不同者,請好之為之。畢竟人各有誌,不可強求。
看看 中國人的家, 廉價的家具,廉價的牆上的畫,廉價的餐具茶具,什麽都是廉價的。 中國人 唯一舍得花錢的地方就是 手裏拎的那個破包, 估計 十有八九 還是 假貨。
去和中國人做做生意吧, 討價還價 想占便宜的 ,為一點點小錢, 左磨蹭 右思考的 是中國人的典型特點。
千萬不要吹中國人 有錢的偽命題了
1. 多數人是中老年,在貧窮中成長,素質根本就沒聽說過。年輕人要好得多。
2. 素質和物質豐富程度成正比。中國剛剛富起來,現在某些人上不了台麵的舉止也許是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
3. 這裏也有白人心裏對中國(亞裔)與生具來的敵意和仇視。非洲穆思林人這樣的行為也許不會被這樣誇大。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9%88%E5%B9%B3/20809017?fr=aladdin
再加上自己看不起自己
說老實話,人的素質和其富有程度是成正比的。整天拿著放大鏡盯著中國富人噴的,都是一幫酸葡萄loser。自己真的哪天有錢了,比文章裏說的還要糟糕。
因為中國人骨子裏沒有平等,互相尊重的概念。要麽我跪著,要麽你跪著。
這又是因為中國人其實還沒有明白‘人’的概念。
最終原因是每個國人其實都是皇權思維體係的產物。幾千年了,不容易改。
我在美國多年的感受就是老中該幹嘛幹嘛,別想著做什麽老美欣賞的事,沒用的。老中全上藤校,或全都做中餐館,社會地位一樣的,就因為你是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