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案例
首批房奴成功上岸,最大的感想?
A 為還房貸,吃了三年方便麵
今年34歲的黃小勇算是首批房奴。1999年,21歲的他從銅梁縣城到主城,作為成人的禮物,家裏人給他湊了5萬元創業。到主城後,黃小勇的第一份工作是庫管員兼搬運工,工資每月1200元左右。
2000年時,用家裏給的5萬元,黃小勇按揭了五裏店華新都市花園一套兩居室的房子,70多平米,月供800元左右。
“他們都說我瘋了,我都沒敢告訴爸媽。”那之後,黃小勇的生活徹底改變了。一領工資,先去超市買一箱方便麵,實在不行了,買幾個罐頭。
直到三年後,黃小勇換了銷售員的工作,再加上女友支持一部分,房貸的壓力稍稍減輕。“和現在比起來,800元的房貸太輕鬆不過了。”
2010年,剛好10年後,黃小勇提前還貸,拿到房產證,他和妻子相擁而泣。
做了房奴後,後悔當初買房嗎?
B 後悔當初沒買房,沒多買房
周家英(化名),今年43歲,早在十年前,她已經是百萬富翁了。
2001年,丈夫離婚出國後,周家英有了100萬元,她沒工作,就將錢一部分存銀行,一部分借人吃利息。
“當時就有人勸我,要買房!要買房!”那時,四公裏周邊的房價1500元/平方米左右,但周家英並沒打算買,她有一套老房子,兒子讀書去了,家裏就她一個人,完全夠住了。
直到2010年,兒子上大學,周家英考慮給兒子買套房,可四下一打聽才知道,地段稍好的房子動輒上百萬,“買了房子,我就什麽都沒有了。”而回頭看看周圍的鄰居,但凡買房的,身家都是上百萬、幾百萬了。
“當初沒買房,腸子都悔青了。”周家英說,說到買房,熟人就拿她做例子,她成了反麵教材。而直到現在,記不清看了多少次房,周家英仍然買不下房來。
不當房奴後,多出來的閑錢想幹什麽?
C 有需求,也想再買套房投資
記者對10位讀者進行了“首批房奴即將解放,你幸福嗎?”電話調查。
80後彭姍姍的第一套房子,是五六年前購買的,那時對買房沒什麽概念。考慮後,彭姍姍買了套小房子,前年還清了房貸。
今年,彭姍姍考慮再買一套房。“買房主要是有這個需求,想離上班的地方近一些。”彭姍姍說,投資買房如今也是有風險的,得需求第一。
“除了買房,我也沒有別的投資途徑了呀。”陳嬌也是一名80後,她的第一套房是單間配套的小公寓,買這套房陳嬌猶豫了半年,結果和同事相比,多花了近3萬元。還清房貸後,陳嬌每月能存3000—4000元。
“不省著點,不知不覺就花光了。”陳嬌最初也有還清貸款後犒賞自己的想法,旅遊幾次後,陳嬌考慮著,還是買一套房子,為以後結婚、生子準備著,也可以升值變現。
鏈接>
首批房奴接房,利潤看得見卻摸不著
第一批房奴完成“任務”了,留給第二批、第三批的房奴無限羨慕的空間。很多人將他們與現在的房奴對比,覺得他們的“幸運無法再複製”,可是他們的艱辛誰人知?
在今天看來,那時的房價和每月還款額非常低,但本世紀初普通人的月工資也差不多是當時一平方米的房價,每月還要用將近一半的工資還貸款,不敢過度娛樂,不敢換工作,不敢休息,不敢生病……
實際上,第一批房奴的困境和當今房奴沒什麽區別:透支了10年的自由和幸福,換來了一個概念中的百萬元房產,利潤看得見摸不著,一句話:敢賣房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