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巴菲特說: 如果你等待知更鳥,春天就將過去了!

(2008-11-19 11:26:10) 下一個
在上月全球股市暴跌之際,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最新言論足以安定人心:他宣布正在買入股票。人稱“奧馬哈聖賢”的巴菲特稱:“一條簡單的原則決定著我的買盤: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巴菲特指出:“毫無疑問,恐慌正到處蔓延,連有經驗的投資者也不能幸免。”沒有人會對此表示不同意見。但是,顯而易見的極端恐慌情緒,未必說明股市已經觸底。巴菲特在為《紐約時報》撰寫的專欄上也承認這一點,他建議投資者根本不要在入市時機上費神。他的意思是,現在股價很便宜,人們不應承擔等待的風險。巴菲特寫道:“對於股市一個月或一年後會上漲還是下跌,我一無所知。但很可能發生的情形是,遠在市場情緒或經濟好轉之前,市場就已走高了,也許幅度還會相當大。因此,如果你等待知更鳥,春天就將過去了。”然而,有沒有辦法判斷股市是否已經觸底?當然,在恐慌蓋過貪婪到這種地步時,根據基本麵來評估股票價值是行不通的。相反,人們隻能從曆史得到借鏡。然而,像上月的“黑色十月”這麽極端的情形在曆史上鮮有先例。全球最受關注的基準指數——標普500指數自去年10月達到曆史最高點後,已下跌了46%。在過去100年裏,隻有4個時期的跌幅能夠與之相比,其中兩次出現在上世紀30年代。在最近一次大跌後的幾周內,標普指數一度反彈20%之多,但其後呈現震蕩走勢。全球幾乎所有其它股市走勢相似,跌幅甚至超過美國,反彈幅度也大於美國,之後又都陷入橫盤格局。沒有人認為,市場有絲毫恢複正常的跡象。股市崩盤後的幾周內,外匯市場上演了曆來最嚴重的崩盤;信貸市場狀況變得更加嚴峻。曆史數據同樣不祥:1929年大崩盤之後,在市場剛開始企穩就買入的投資者,在其後兩年內損失了逾四分之三。(一輩子隻有一次的投資機會但有些人已開始拋下恐慌。波士頓基金管理集團Grantham Mayo Otterloo的創始人、多年來一向奉勸投資者謹慎行事的傑裏米•格蘭瑟姆(Jeremy Grantham)上月末寫道:“過去20年是空前的,全球股市受到了高估,尤其是美國股市。現在,終於,它們變便宜了,而且可能變得更便宜。我相信,這可能帶來一輩子隻有一次的投資機會(對於從業較久的人來說,或許一輩子能遇上兩次)。”不過,他隻是剛開始買入,而且也沒有滿倉。對於真正作長線投資的人來說,現在買入有其道理;但底部或許尚在前方。當市場像“黑色十月”如此劇烈震蕩時,正如巴菲特所言,重要的是市場走勢所反映的大眾心理。的確有一些方法可以評估投資者心理。例如,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的Vix指數,就根據期權投資者願意支付多大成本對衝標普500指數的下跌風險,來衡量市場的“焦慮”程度。在以往大熊市期間,這一指數尚未問世。但近年市場波動加劇,該指數迭創新高。在市場情緒變得如此極端時,的確可以認為,股價已變得過於便宜,一旦信心恢複,就會構成不可錯過的好買賣。再來看實際波動情況,也就是股市單月波動程度,除了1987年10月以外,標普指數上月的波動幅度大於1929年以來的任何時候。以往,股市波動性在飆升後往往迅速回穩。投資者懼怕風險另一個衡量標準是美國國庫券,也就是美國政府借入的短期貸款,眼下它堪稱最安全的投資品種。當國庫券收益率下跌時,投資者願意以更高的價格買入這種安全資產。在近期恐慌情緒最嚴重的時候,美國國庫券收益率達到0.02%,為1940年以來最低,目前也幾乎沒有回升。對資金安全的渴望達到如此極端的程度,或許也預示著市場不會進一步大跌,而是即將掉頭回升。還有一個衡量方法是比較評級水平最高的債券(即AAA債券)與質素稍遜的債券之間的收益率,它同樣顯示投資者對安全的渴望是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強烈的。一個流行的模型是比較股票與債券的收益率。盡管學術界指出該模型存在缺陷,但該模型的核心概念確實與常識相符。當債券收益率像現在這樣很低時,那就可能意味著,為了獲得更高的回報,增加對股票的投資是合理的。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合理的結論:近幾周來恐慌已壓倒貪婪,已經到了超出理性的地步。有朝一日市場回穩,會為大反彈創造機會。但這也可能隻是“熊市反彈”。最近,標普指數先是反彈20%,接著又失去一半回升幅度。這不足為奇。1929年後的熊市就曾數度反彈20%甚至更多。從長期估值看股價吸引力如果股價仍偏高,市場就無法維持在一個底部上,因此,長期估值方法被證明是透視熊市頂部和底部的有效指標。上世紀30年代,投資理論家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提出,應觀察周期市盈率,即股價與前10年每股平均盈利的比率,藉此控製利潤周期的效應,因為在一個利潤周期中,當利潤處於穀底時,按年計算的周期市盈率往往較高,當利潤處於高位時,該比率就較低。耶魯大學的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重提上述衡量方法。席勒因著有《非理性繁榮》(Irrational Exuberance)一書而聲名大噪。2000年網絡泡沫破裂前不久,席勒就在該書中警告,股價被嚴重高估。近年席勒的名聲更響,他編製的指數預示了另一場泡沫即將破裂,那就是美國的房地產泡沫。1929年和2000年,席勒的市盈率倍數分別達到極端最高值,股市都處於頂峰,也都很快迎來熊市。1987年10月,該指數於較低的水平見頂,這是一個重要的信號,預示那年市場暴跌的影響不會很大。此外,該指數的低位與市場在長期內的底部相吻合。而且,在長期內,該指數呈現出回歸均值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周期市盈率表明,目前股價比長期均值略為便宜,這是1991年以來的首次。這意味著,那些能夠為了得到回報而等待多年的人應當開始將錢投入股市。在此基礎上,可以看非常長期的趨勢。這有許多種方法,但格蘭瑟姆的簡單模型認為,從長期看,股價將以通脹率加2%的幅度上漲。這就產生了一條向上的趨勢線,股價最終會回到這條線上。以此來看,曾被大幅高估的股價近期已回歸合理價值。與周期市盈率一樣,該模型也顯示,自1991年以來,股市一直被高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