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黃帝內經》:想知道長命百歲的秘密嗎?

(2008-10-04 12:38:53) 下一個

《黃帝內經》為中醫學奠基之作,中華民族第一部養生寶典,第一部生命百科全書。《黃帝內經》提出了先進的健康理念——“治未病”,告訴人們養生其實很簡單!養生就是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我國至今唯一一位黃帝內經博士後、中醫文化養生專家張其成教授傾心解讀養生經典,告訴您“怎麽不得病”的秘訣,養護人身三寶精氣神;輕鬆辨明自身體質,尋找最合適的養生方法;防治“七情”內傷;十二時辰經絡養生;春夏秋冬養生精髓……本版摘錄《養身大道》一書中第一、二章部分,此書由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中國的“三大奇書”之一:《黃帝內經》
我認為,《黃帝內經》可以用三個“第一”給它作一概括。
第一,《黃帝內經》是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人類出現以後,就有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尋求各種醫治的方法,所以醫療技術的形成的確遠遠早於《黃帝內經》。但中醫學作為一個學術體係的形成,卻是從《黃帝內經》開始的,所以被公認為中醫學的奠基之作。這部著作第一次係統講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療的原則和方法,為人類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醫學形成以後,就庇佑著我們中華民族,使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使我們中華兒女能夠戰勝疾患、災難,綿延至今。沒有中醫、沒有《黃帝內經》的中華民族,是難以想象的。
第二,《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養生寶典。《黃帝內經》中講到了怎樣治病,但更重要的講的是怎樣不得病,怎樣使我們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就能夠健康、能夠長壽、能夠活到一百歲。這就是《黃帝內經》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
《黃帝內經》中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就是說上等的醫生不是去治療已經得了的病,而要在沒有得病之前,就讓它不得病。你想,幹脆就不得病了,這來得多麽徹底!在當今社會,這種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第三,《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關於生命的百科全書。《黃帝內經》以生命為中心,裏麵講了醫學、天文學、地理學、心理學、社會學,還有哲學、曆史等,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百科全書。我們國學的核心實際上就是生命哲學,《黃帝內經》就是以黃帝的名字命名的、影響最大的國學經典。中國古代有三大以“經”命名的奇書,第一部是《易經》,第二部是《道德經》,第三部就是《黃帝內經》。現在,這三部奇書不僅引起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的關注,而且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極大關注,因為它的價值在當今社會已經越來越凸顯出來。
中華養生文化的開創者:黃帝
司馬遷的《史記·五帝本紀》記錄的第一個帝就是黃帝,黃帝作為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始祖,距今已五千年了。但是五千年前還沒有文字,那時候的黃帝是不可能親自寫下這本書的,所以《黃帝內經》是後人寫的,是後人把從黃帝開始的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有關生命的思想匯集起來的,所以跟黃帝還是有著密切關係。究竟什麽時候匯集的呢?我的師爺、中醫泰鬥任應秋先生認為,《黃帝內經》這本書是在戰國時期形成的。這個時期正是世界文化的軸心期(公元前500年左右),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高峰期,各民族不朽的經典大多是這時期形成的。根據我自己的考證,《黃帝內經》不少篇章是形成於這個時期,但最後匯編成書是在西漢,有的篇章甚至還要更遲一些。
黃帝在一生當中,打敗了蚩尤,戰勝了炎帝,最後統一了天下。黃帝統一天下以後,他想的是什麽?他想的就是民生問題,黃帝最關注的問題就是人民的健康和長壽問題。社會統一了,人民安寧了,如果人民不健康,體弱多病,那麽怎麽能一代一代繁衍下去?國家又怎麽能安穩?在《黃帝內經》裏麵,黃帝所提出的所有問題,都是關乎生命的大問題。表現了黃帝的仁愛、寬厚的心懷,對民生的關注,對生命的尊重。
黃帝不是向天神發問,而是向他的大臣們發問!他有六個醫臣,就是掌管醫學的大臣,其中第一位叫岐伯。岐伯又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呢?
岐伯,從這個名字上看,他是誕生於陝西岐山,可是後來很多考古文獻證明,他是生於甘肅的慶陽。據說岐伯小的時候就十分關注天文地理,考察山川水土,遍嚐百草。岐伯嚐百草是為了體會它有什麽功效,能治什麽病。他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黃帝在統一了天下之後,就“問道於岐伯”。
《黃帝內經》基本上就是采用對話的形式,記錄黃帝與岐伯、伯高、雷公等大臣的對話,以與岐伯的對話為主,基本上采取黃帝問、岐伯答的形式。黃帝給我們留下了這樣一本對話體的經典。人們後來就用岐伯和黃帝這兩個名字的開頭“岐黃”表示《黃帝內經》,所以《黃帝內經》又叫“岐黃之書”。因為它是中醫的開創性著作,所以又把中醫稱為“岐黃之術”,把我們的醫道稱為“岐黃之道”,把中醫事業稱為“岐黃之業”。可見岐伯和黃帝這兩個人是我們中醫藥學的開創者和奠基者。
很有意思的是,人類曆史上那些最偉大的原創著作,很多都是采用對話體的。比如說古希臘蘇格拉底與柏拉圖對話集,還有中國孔夫子和**們的對話集——《論語》。《黃帝內經》也是黃帝和他的大臣的對話集。通過對話來了解我們生命的秘密,了解生命健康活到一百歲的秘密。
命掌握在自己的手裏:內求
為什麽叫《黃帝內經》呢?有沒有《黃帝外經》呢?
中國現存的第一部目錄學著作——班固寫的《漢書·藝文誌》中記載,古代醫經有七部,第一部叫《黃帝內經》,第二部叫《黃帝外經》,還有《白氏內經》《白氏外經》《扁鵲內經》和《扁鵲外經》,還有《旁經》。隻是《黃帝外經》和其他醫經都已經失傳,現在傳世的就隻有《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什麽意思呢?內經,不少人認為是講內在人體規律的,有的人認為是講內科的,但我認為《黃帝內經》是一部講“內求”的書,要使生命健康長壽,不要外求,要往裏求、往內求,所以叫“內經”。也就是說你要使生命健康,比如有了病怎麽治病,不一定非要去吃什麽藥,實際上《黃帝內經》整本書裏麵隻有13個藥方,藥方很少。它關鍵是要往裏求、往內求,首先是內觀、內視,就是往內觀看我們的五髒六腑,觀看我們的氣血怎麽流動,然後內煉,通過調整氣血、調整經絡、調整髒腑來達到健康,達到長壽。所以內求實際上是為我們指出了正確認識生命的一種方法、一種道路。這種方法跟現代醫學的方法是不同的,現代醫學是靠儀器、靠化驗、靠解剖來內求。中醫則是靠內觀、靠體悟、靠直覺來內求。
《黃帝內經》的內求還用於養生,換句話說,養生要靠內求。
可是非常遺憾,縱觀中國曆史,很多人都走偏了,他們走的是外求的路子。在曆代皇帝當中,很多人都是去找靈丹仙藥以求得長生。秦始皇派徐福去海外找仙藥,結果仙藥沒有找到,連徐福也一去不複返了。後來還有一些皇帝也去找靈丹妙藥,煉外丹、吃外丹。結果呢?據統計中國曆史上有二十多位皇帝吃了外丹仙藥而死。他們都忘了內求,忘了真正的上等藥物正是體內的精氣神——“上藥三品,精與氣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