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正在提升中國的自信心
(2008-05-17 12:46:05)
下一個
四川大地震發生後,美國時代周刊北京分社社長傅睦友(Matthew Forney)在大街上看到居委會把舊電腦從儲藏室搬出來,騰出地方來存放為2000多英裏以外災區捐獻的物品。12小時內,房間便塞滿衣服和毛毯。。華盛頓郵報將於5月18日發表美國時代周刊北京分社社長傅睦友撰寫的題為《災難是如何提升中國自信的》文章,稱目前這場舉國上下齊心抗震救災的民族運動,已從以往“一致對外”,轉向了“向內轉變”,並向世界證明了自己的自信心。文章說,大規模破壞圖片和個人的勇氣,正激勵全中國的普通百姓為遠在喜馬拉雅山區的地震災民捐錢捐物。這種民族意識的目的,可能看起來很象美國人在卡特裏娜颶風襲擊新奧爾良後的普遍反應,但目前正在中國所發生的一切則是全新而意義重大的。這標誌著在中國近代曆史上,第一次普通中國人都參與到一場民族運動當中,而這樣的運動卻不是去抗議外國勢力。直到現在,中國一直把自身定義為“我們與他們”,但今天,它卻變成“(隻有)我們沒有他們”。這種變化對今年夏天的北京奧運會,甚至對未來的中國自信心,可能都具有深遠和積極的影響。直到5月12日的大地震發生前,中國普遍存在著一種挫折感。中國人已把北京奧運會視為對這個國家進步的一種肯定,但當他們環顧世界時,卻發現有人在為某些事指責自己國家:支持蘇丹政權,鎮壓西藏反政府騷亂,派遣武裝警察到海外保護奧運火炬。甚至,連緬甸政府在遭到台風襲擊後不願接受外國援助,中國也要令人奇怪地遭人指責。中國人對這些國家政策沒有疑問,絕大多數人覺得是世界違反了一項約定――奧運會理應得到讚美,而不是譴責。這些感情的背叛,可以用3月份在互聯網上出現的一首極受歡迎的詩歌來概括。這首題為《中國人的不滿》的詩寫道:當我們閉關鎖國的時候,你們把鴉片走私到開放市場。當我們擁抱自由貿易的時候,你們責備我們拿走了你們的工作機會。當我們建立我們自己工業的時候,你們叫我們環境汙染者。當我們向你們出口貨物的時候,你們責備我們造成了全球氣候變暖。這首共有32行的詩歌還寫道:當我們擁有10億人口的時候,你們說我們在破壞這個星球。當我們努力控製人口的時候,你們說我們濫用人權。當我們沉默的時候,你們說你們想讓我們言論自由。當我們不再沉默的時候,你們又說我們是被洗腦了。華盛頓郵報的文章稱,中國人對外國人的敏感態度並無新意。在過去幾十年裏,群眾對民族凝聚力的表達,始終來自於針對其它國家的受害者般的共同責任感。比如說,近幾年發生的兩次反美示威和數次大規模的反日遊行,以及今年因親藏獨者擾亂奧運火炬在巴黎的傳遞而引發的反法示威。文章隨後又用兩大段介紹了六四事件以及西方列強侵占中國,直到五四運動的爆發。文章稱,沒有人質疑中國在殖民國家手中所遭受的苦難。但中國隻有抖落背上的曆史負擔,隻有從內部激發民族團結意識,才會變成為一個自信而現代的國家。四川大地震是個悲慘的災難,但其長遠影響可能會被證明是有益的,這些影響會幫助中國形成自己的現代身分,而不用訴諸於外國替罪羊。華盛頓郵報說,大地震後中國政府的積極回應,已讓許多中國人引以自豪,至少從現在來看是這樣的。地震發生在中國最偏遠的交通最不便的地區。但震區的地方官員都堅守自己的崗位,把原有的應急計劃投入運行中,他們的協調活動遠遠好過對一個發展中國家,或者對許多發達國家的預期。溫家寶探望災區孤兒。在地震災區現場,中國總理溫家寶通過擴音器高聲鼓舞著士氣,他還與幸存者低聲交談,他告訴一名驚恐萬分的孤兒“政府會照顧你們”。此外,中國媒體已經充分利用了正在放開的自由,向全國人民提供著有關災區的傷心故事,報導著抗震救災的最新努力。與以往相比,至少中國的宣傳機構還沒有把救災努力變成另一場聲勢浩大的宣傳活動。媒體獲得的自由也讓不少人希望,新的開放精神能夠讓中國記者去調查,那麽多建築倒塌的原因,以及被派遣到災區的救援部隊是否攜帶了足夠的裝備。曾在中國生活了多年的傅睦友還在文章中接著寫道:在地震發生後,我從中國電視節目中所看到的一切,已遠遠勝過10年前我所看到的對長江流域抗洪搶險的報導。圖為解放軍救援隊伍5月14日在北川縣倒塌的廢墟中救出一位老人。(路透社) 在這些令人鼓舞的方麵,世界所看到的中國人的團結,是最熟悉的很少帶有令人驚歎的特點。由於毀滅性的災難正困擾四川,中國人現在就“向內轉變”是健康的。不幸的災難,突然讓奧運會都變得不是非常重要了,甚至政府官方都承認了這一點,縮小了火炬傳遞規模,而聖火的海外傳遞是如此不順,國內傳遞又是如此大受歡迎。文章最後說,中國不需要再向世界證明什麽了。通過四川的悲劇來看中國人民,它已經充分證實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