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25歲以下的人不知道她,25歲以上的人惦記著她,這就是杜憲

(2007-09-19 13:11:15) 下一個

10年過後,再見到杜憲時她已經青春不再,但她沒有像大多數女人那樣開始用抱怨代替微笑,用回憶代替生活。相反她很心平氣和地對待和接受自己臉上的皺紋以及屬於她的那份命運。 “很多人都會覺得離開電視的這些年,我過得不快樂,其實那都是他們自己的推測。我自己挺滿意自己這幾年的生活,過得忙忙碌碌,有聲有色的,隻不過不經常在媒體上露麵,沒有機會讓大家知道罷了。”10年了,很多人關心杜憲,那種關切的程度比杜憲對自己的關切都重。
生活教會了杜憲榮辱不驚。杜憲的打扮很不入時,甚至顯得有點落伍,談起話來更是坦誠得毫不設防,和她在一起會有時光倒轉的感覺,似乎她和我們不在一個時代,她屬於那個曾經有過,但已經無存的純真年代。你能相信一個已經年過40的女主持人出鏡竟敢不化妝嗎?杜憲就敢。杜憲的勇氣和豁然不知從哪兒來的,嬌小的杜憲蘊涵著一股很純粹的女人的力量。身在演藝圈,但不著一點鉛華。“誰讓我原來是賣飯的呢!”杜憲不怕別人說她不漂亮。
“你看,我的新發型怎麽樣?這是東北林區一位下崗工人的傑作。他們那兒的伐木工人都改開發廊了。”為了拍攝鳳凰衛視的大型環保節目《穿越風沙線》,杜憲和同事驅車八千公裏,行程3個月,跨越13個省市,深入一線報道中國三北防護林。隻要你看看杜憲那被風沙“美容”的臉就知道了,她剛剛從風沙線上下來。
很多人都關心離開電視的這段時間她在忙什麽,她喜歡那段日子嗎?每逢被別人問到這個問題,杜憲會心平氣和地說:“我在1993年底和幾個朋友合作湊在一起開始做廣告公司,現在公司的狀況不錯。公司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畢竟是自己看著它一點一點長大的。”對於自己,杜憲往往會輕描淡寫地說,“還成吧,算個稱職的商人。”
杜憲說,她的脾氣好,忘性大,總是想不起前一天晚上陳道明是怎麽氣她的。“陳道明不怕你成為女強人嗎?”看到杜憲的成功,人們經常會有疑問。
“他不要我做主婦,讓我幹事業。”杜憲說,“當初我離開電視台的時候,有時我還想,我何必在外麵做這些事情,我也可以在家相夫教子,孩子需要我,再說,家裏又不是經濟條件不允許,但陳道明極力主張我在外麵工作。我有時回家跟他說,我不幹了,我要回家。他說別,你還是最好在外麵幹吧!”
杜憲和陳道明結婚18年,杜憲說:“他是急脾氣,可是誰讓他遇上我了。我的脾氣好,忘性大,第二天早晨,我總想不起來昨天晚上他是怎麽氣我的。有時候,我也想,以後一定當天晚上就把他最氣人的語言都記下來,省得忘了,然後,再恣意給他有力的還擊。可是後來一想,大家都活得不容易,幹什麽跟他過不去呀。”杜憲說,她承認人的性格很多是天生的,她本來就性格像棉花,做了母親後,更加寬容了。她說,母愛的角色把她變厚了。
“外界傳言我與陳道明好像離婚了?甚至好幾次了?”杜憲說,“當初聽到這種傳言時,還想查查。後來我就開玩笑,說謠言大概是陳道明自己造出來的。大家這麽想,可能是因為我久不在媒體露麵,他又比較長時間的不接受采訪造成的。”
當初是天津人藝的舅舅介紹杜憲和陳道明認識的,那時杜憲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不再賣飯了。陳道明比杜憲小一點兒,杜憲笑著說:“那時候沒看出他有特別的才華,隻是覺得挺文氣的。那時候,年輕人見麵可不能顯得沒文化,我們見麵就談什麽名著。後來,我還去劇場看他們的演出,直到謝幕也沒看到,原來他是B角,那天沒上場。”
陳道明考上中戲後,每個周末從學校回清華的家,杜憲都會在中戲下車,和陳道明見上一麵。杜憲和陳道明談戀愛的時候,吵架吵得特別厲害,甚至好幾次都說要分手了,把送給對方的東西都收了回來,彼此還祝福了一番,但是由於緣分,他們兩個還是成了夫妻。“戀愛的時候把架都吵完了,現在彼此像朋友一樣不吵架了,我總覺得我和陳道明還是挺有緣分的。”
也許是陳道明把方鴻漸演得入木三分,很多人認為生活中他們很相似。“他的性格不是方鴻漸的那種,並且還差得挺遠。”對陳道明最了解的杜憲說,“和他們演戲的這些人生活在一起挺有意思的,他們會把角色裏的東西帶到生活中來。比如,演完了方鴻漸這個小人物,回家後他脾氣就會緩和一些;要是演完皇上之類的,回家後就總拿著勁。”
第一次送格格去英國回來,在飛機上杜憲就哭了,也不管空中小姐怎麽看她,她就是使勁兒地哭。他們的女兒叫陳格,15歲了,長得像爸爸,她現在在英國讀書。孩子的名字是有學問的姥爺給取的,出自王陽明的名句。格格被送出去兩年了,女兒不在身邊,當母親的想得厲害。“女孩13-15歲,正是生長發育最快的時候,沒在她身邊真的很遺憾。”
第一次送格格去英國回來,在飛機上杜憲就哭了,也不管空中小姐怎麽看她,她就是使勁兒地哭。“當時確實太難受了。讓一個母親離開孩子,太殘忍了,我邊哭邊想,回到北京,就和幾個朋友商量辦一個學校,辦一個國際化的學校,讓家長不離開孩子就能讓孩子受到好的教育。那會兒想得特多,但是回到北京就現實多了,畢竟辦一個學校不是一件那麽容易的事。”
杜憲和陳道明對孩子的感情都一樣,但表達的方式不太一樣,他們家一貫講“嚴父慈母”。母親牽掛得更多一些,照顧得更多一點;父親原則性更強一些,在大的方麵進行一些指導。但是陳道明後來發現這樣做不行,他管孩子太嚴,孩子長大開始記仇了。
女兒雖然叫格格,可是他們沒想把格格往公主上培養。“我們家的孩子可沒有公主的感覺,就像個野孩子,挺貪玩,這也是決定把她送到英國的原因之一。有的孩子就坐得住,我們家這個不行,得整天追在後麵,家長跟她一塊累。”說這話的時候,杜憲和每個母親一樣,眼睛裏閃爍著令人動容的光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