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的大戰略
(2007-04-04 14:12:06)
下一個
二○○七是中共十七大召開之年,各種政治鬥爭的訊息已層出不窮。諸如:江(澤民)胡鬥,胡曾(慶紅)鬥,軍(隊)胡鬥,團(派)太(子黨)鬥等等,莫衷一是。近來還有自稱「民間人士」者介入,出現了「民間維胡(錦濤)派」與「民間擁曾(慶紅)派」之爭。似乎中共十七大前有一場大戲可看。 我要給等著看好戲的觀眾潑點冷水。二○○五年以來,胡錦濤的大戰略已經確定,十七大不過是再確認而已。當然,枝節問題上爭議會有,人事安排的爭奪亦難免,但不會如「民間維胡派」所預言,「十七大以後,一切都會改觀,胡錦濤一定要啟動民主政治改革,一定要搞民主」的奇跡出現。
胡錦濤於二○○二年中共十六大出任總書記,二○○三年當選國家主席,但「槍杆子」(軍權)還握在江澤民手裏。等到二○○四年十六屆四中全會拿到中共中央軍委主席,二○○五年三月就任國家軍委主席,才完成了黨和國家的權力轉移。正是在二○○五年,胡錦濤迅速形成了自己的大戰略。
胡錦濤的大戰略,涵蓋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思想、文化各個領域。現在就其國家發展戰略、全球擴張戰略與台海進攻戰略三個方麵略作說明。
第一,國家發展戰略
胡錦濤的國家發展戰略,是鄧小平戰略的微調和強化。
鄧小平的國家發展戰略,是兩個基本點,兩手硬。一手是改革開放,即開放自由國家的資本、技術、管理人才進入中國廉價勞工市場,增強中國的綜合國力。一手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即堅持共產黨一黨專政的奴役製度不變。
對鄧小平戰略的微調和強化
胡錦濤的微調:一個是提出科學發展觀,補充鄧小平的發展是硬道理。一個是和諧社會,補充鄧小平的「穩定壓倒一切」。
但這隻是「微調」而已。隻要鄧小平的「兩個基本點,兩手硬」不變,隻要以壓榨勞工,虛耗能源、資源,破壞生態環境以汲取國家實力加快崛起的大戰略不變,「科學」與「和諧」隻是誘人的空話而已。今年人大會議公布的數據足以表明:中國的GDP增長,國家財政收入增長,軍費增長全球第一,而中國醫學衛生總體水準為全球第一百四十四位,衛生醫療公平性是全球第一百八十八位(倒數第一)!溫家寶報告裏那一點「微調」,不過是一箭之入大海,掀不起一絲波浪。
胡錦濤的強化,是強化國家實力,包括硬實力(經濟、科技、軍事)和軟實力(意識形態控製、文化宣傳陣地擴張、外交實力擴張等),以實現其「大國崛起」。
在毛澤東的封閉式共產奴役製度時代,主管計劃經濟的陳雲提出過一個公式,叫做「國家拿大頭,集體拿中頭,個人拿小頭。」一九八○年代初胡耀邦與陳雲的根本分歧,就是這個「生產目的」之爭。胡耀邦主張生產目的是人的需求應以滿足廣大民眾的需求促進經濟發展,與陳雲主張「抑需求,舍發展,大集中,小分散」針鋒相對。今天封閉式傳統共產奴役製度演變為開放式現代奴役製度,陳雲的公式也調整為國家與外資拿大頭,地方、企業、特權精英拿中頭,廣大工農生產勞動者和下層知識勞動者拿小頭。
所以中國社會的貧富兩極化是製度性的,而且中國的製度有傳染性,影響投資中國的自由國家向兩極社會演變。一方麵與中國政府合作壓榨中國廉價勞工的外國資本、企業上升到巨富地位(如台灣首富郭台銘),另一方麵中國的廉價出口產品行銷全球市場壓低自由國家勞工的工資與生活水準,形塑如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鼓吹的「M型社會」。
向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宣戰
在政治文化領域,胡錦濤的戰略是以攻為守。過去鄧小平、江澤民拒絕政治改革,采取的是防守戰略。鄧小平說「中國經濟落後,打好民主法治基礎,還要三代人時間」。江澤民講「中國有兩億文盲,首先要解決溫飽問題」。今天胡錦濤拒絕政治改革,抵製自由、民主、人權、法治,轉守為攻。二○○五年十月十九日中國政府第一次發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白皮書》,這是一篇以中國共產奴役製度下的假民主政治向自由民主人權法治普世價值進攻的宣戰書。《白皮書》大言不慚地謊稱中國一九四九年開始的共產黨一黨專政是「近代以來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敗嚐試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偉大跨越」。
《白皮書》定義的「民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以人民民主專政為可靠保障」、「以民主集中製為根本組織原則和活動方式」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也就是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的奴役製度的代名詞。最近海外一些評論家盛讚俞可平的《民主是一個好東西》,卻不去弄清胡錦濤、俞可平們的民主是什麽東西?
第二,全球擴張戰略
胡錦濤的全球戰略,是從鄧小平的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
鄧小平的最後歲月,處於柏林牆倒坍,蘇聯、東歐共產帝國瓦解,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席卷全球之際,共產中國幾乎成了自由民主海洋中的一頁奴役製度孤島。當時鄧小平提出「韜光養晦」,「不出頭、不扛旗」,躲避全球自由民主浪潮的衝擊。
江澤民雖然喜歡吹幾句大話,秀幾段洋文,同克林頓玩些「中美戰略夥伴」之類,但基本上沒有超越鄧小平的全球防禦戰略。
「聯美製美」的進攻戰略
胡錦濤的進攻戰略是「聯美製美」。這就是回到毛澤東的「既要同美國搞好關係,又要同美國鬥」。
聯美,是中國需要利用美國,靠美國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美國的廣大市場來發展自己經濟與軍事實力,實現自己的大國崛起。而其最終目標,則是製衡美國,與美國爭奪全球目標。取代美國的全球領導權,這是胡錦濤的終極目標。胡錦濤的中國不再「韜光養晦」,又「出頭」,又「扛旗」,反過來衝擊全球自由民主浪潮了。今天我們可以看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的全球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在中國全球擴張戰略的衝擊下開始退潮。
在對美關係上,中國比前蘇聯狡猾得多。中國不把「埋葬資本主義」掛在嘴上,中國是口蜜腹劍。從季辛吉、布裏辛斯基到佐立克,都被騙得服服貼貼,把共產中國當作美國最值得信賴的朋友,像佐立克就認為:「今天的中國絕非前蘇聯可比。中國不尋求反美意識,也不認為自己正與全球民主製度與資本主義進行殊死鬥爭。最重要的是中國領導人認為,他們的成功依賴於與當代世界聯網,中國已經比其他發展中國家更開放。」
的的確確,中國領導人是認為其成功是依賴向全球自由國家開放,依賴自由國家的資金、技術、市場實現其共產奴役製度的「大國崛起」。但這絲毫不意味著中國放棄其終極目標,而恰恰是當作實現其終極目標的過程和必要手段。
胡錦濤的「吸星大法」
今日中國的全球實力隻占GDP總量的百分之五,而其主要自由國家對手美、日、歐盟占全球GDP總量的百分之七十,中國成功地依賴那百分之七十來擴張自己的百分之五,反而讓那百分之七十感覺愈來愈離不開對這百分之五的依賴。
另一麵中國又從利用這百分之七十壯大起來的實力,通過「上海合作組織」、「東盟10+1」、「非洲論壇」等等,向全球擴張勢力,挑戰這百分之七十,使這百分之七十籠罩在中國崛起的陰影之下。
中國正是運用這兩麵戰略,贏得美國頒贈給它的那個「Responsible stakeholder」,「負責任的、利益相關的參與者」。那就是:負責任地把資本主義自由國家的綜合國力,轉化為中國開放的共產奴役製度的綜合國力,這就是胡錦濤的吸星大法。
有位經濟學家質疑:中國買了三千五百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又說四千八百億),利息隻有百分之四,美國企業在中國投資的利潤是百分之十五,三倍以上,似乎中國很吃虧。此人隻懂小經濟,不懂中國奴役製度製服美國自由製度的大經濟。不舍得本國勞工被壓榨,能吸得住全球自由資本、技術滾滾而來麽?
第三,台海進攻戰略
二○○五年三月十四日胡錦濤簽署《反分裂國家法》,是共產中國的台海戰略從防禦轉為進攻的標誌。
從毛澤東到江澤民,中國的台海戰略是防禦性的。毛澤東說「台灣問題可以等一百年,由後代去解決。」鄧小平「聯美製台」,想靠美國政府壓蔣經國上「國共和談」談判桌,蔣經國以「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堅拒。江澤民的文攻武嚇隻是虛張聲勢,因為力不從心。
視台海戰略為全球戰略核心
胡錦濤的《反分裂國家法》,非和平(軍事)手段與和平(統戰)手段「兩手硬」,硬實力,軟實力,槍杆子,筆杆子,內政,外交,都把台海戰略放到全球戰略的核心地位。
非和平手段:千枚飛彈瞄準台灣。二○○七年一月十一日飛彈擊毀氣象衛星,女大校在瑞士宣布太空超強不會隻有一個。海軍宣布中國已有能力製造航空母艦。空軍宣布殲十成軍。這些動作,目的顯示,中國不僅已有武力犯台能力,並且擁有阻止美軍協助台灣自衛的軍事能力。
和平手段:政治領域統戰台灣內部各派政治力量。首先誘使國民黨從反共政治力量演變為「聯共反台獨」政治力量。其次分化民進黨,統戰其內部親共勢力。經濟領域統戰台商,經濟、政治手段雙管齊下以商逼政。意識形態領域強化對台宣傳攻勢,同時統戰台灣內部媒體,使公眾輿論向中國傾斜。
台灣評論者對胡錦濤的台海戰略作出「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的判斷是不對的,似乎胡錦濤的非和平手段比過去(鄧、江時代)軟化了。事實是胡錦濤對台部署的軍事、統戰兩手都強化了,而且在《反分裂國家法》出台的兩年中齊頭並進,對台灣的威脅有增無減。
胡錦濤的台海戰略,是以強化攻台軍事力量為威懾手段,積累台灣內部和國際社會恐懼台海衝突的妥協勢力,滿是共產中國以和平手段「解決台灣問題」的圖謀。而一旦共產中國選擇非和平手段,則以其軍事部署迫使美日同盟不敢或來不及協助台灣防衛,以實現其並吞台灣的終極目標。
「解決台灣問題」隻是胡錦濤戰略進攻的第一個目標,絕非其最終目標。共產中國與自由人類的衝突是奴役vs.自由的製度性對抗,人類社會的未來不是自由的全球化,就是自由被奴役製度再度擊敗導致新的曆史災難。
不能縱容奴役製度的崛起
在自由力量遠遠超過奴役製度力量的今天,製止奴役製度的擴張,避免災難的來臨是完全可能的。但是如果對奴役製度的進攻和擴張失去警覺,甚至盲目歌頌和縱容奴役製度的「崛起」,重犯自由國家在慕尼黑和雅爾達的曆史錯誤,則人類再次麵臨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災難也是完全可能的。
從一九七八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到一九八九年「六四」屠殺,「過去的中國」倒是有一點「經濟掛帥」。民間社團也較活躍。以王震、胡喬木、鄧力群為代表的「左」派打手雖幾度在陳雲支持下掀起「反自由化」「清除精神汙染」等「不是運動的運動」(鄧力群語),但在胡耀邦、趙紫陽、萬裏等抵製下未成氣候。這就是後來鄧小平怪罪胡、趙,發動「六四」屠殺和清查的遠因。
「六四」屠殺以後,接著大追捕,大清查,國家力量(軍隊、武警、黨機器)大舉進攻,社會力量被迫退卻、沉默。江澤民的「三講」,核心就是「講政治」,胡錦濤政治回歸毛澤東,還要向北朝鮮、古巴學習。軍事開支「六四」以來每年兩位數增長(僅二○○三年一年百分之九點六),國家財政增長大大超過全國GDP增長,形成今天貧富懸殊、國富民窮的開放式現代奴役製度國家。國家的硬實力、軟實力都大大強化。一個GDP隻占全球百分之五的窮國,怎麽可能在全球崛起和擴張,靠的就是高度集中的黨國權力,像納粹德國、前蘇聯的崛起和擴張一樣。
「現在的中國」,所謂「千年盛世」,就是靠飛彈射星,登月計劃,一萬億外匯存底的國家力量,一絲一毫沒有「後退」。槍杆子和筆杆子,都掌握在黨國獨裁者手裏。有人以為禁書隻是鄔書林幹蠢事。哪有這等事?鄔書林明言他查處那幾本書,是奉命執行黨的文化政策,他自己連一本均未過目。今年一月中央展現嚴控兩杆子(筆杆子、槍杆子)的部署,豈止鄔書林禁書一樁?
中國國家力量正在進攻
一月十一日,飛彈射星。同日全國圖書訂貨會開幕「通氣會」,鄔書林宣讀《二○○六年出版違規書選》,點名七出版社八部書違款處罰,指明根據《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出版物內容涉及反右、文革,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等內容,得履行重大選題備案程序。
一月十九日,公安部《關於加強部署、調配警力、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若幹意見》,從全國各大中主要城市、交通口岸,從武警、公安、軍事院校,抽調二十五萬人加入執勤。同日,國務院新聞辦、廣電總局頒發文件到全國新聞、廣播、電視係統,要求播放節目體現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主旋律,堅持以正麵、積極、健康、進步為主體進行報道、宣傳。
一月二十三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胡錦濤指出:要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擴大宣傳思想工作陣地,增強我國軟實力。必須以積極的態度,創新的精神,大力發展和傳播健康向上的網路文化,切實把互聯網建設好,利用好,管理好。
一月二十四日,新華社報道:中國外宣辦網路宣傳局成立。
這一切,難道是國家力量(包括胡錦濤所謂的「軟實力」和「硬實力」)的「後退」,而不是國家力量的進攻?對於胡錦濤的戰略進攻,全球自由力量不可掉以輕心。這一戰略自二○○五年以來已經確定形成。今秋的十七大隻會確認,不會改變。所以今天是自由力量覺醒和聯合起來,麵對共產中國現代奴役製度的崛起和擴張,采取因應之策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