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一個“80”後孩子從“娃娃”培訓班到大學的教育費用需要多少? 57919元 ,一張“賬單”折射一份理性, 很多父母都在感歎:現在培養一個孩子,太貴了!但是今天,我們聽到了不同的聲音。
教育消費已經逐漸成為大多數家庭的沉重負擔,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們似乎無刻不在思考甚或質疑這種現象的合理性,然而卻又好像被一股更大的力量推向潮流的中央,以默認、附和、追逐或者引領等等不同的方式解讀著經濟投入與子女成才之間的邏輯關係。幾乎沒有人願意輸在起跑線上,無論他們對於這場馬拉鬆比賽的本質懷有什麽樣的認識。
成才的標準如今似乎已被統一化了,我們的教育體製,包括人才選拔機製決定了這一點。優異的學習成績加上一項或幾項特長將使一個孩子更容易在激烈的競爭下脫穎而出,有了這樣一個共同的觀念,家長們普遍舍得———或者說不得不從整個家庭收入中抽取相當一部分作為子女的教育經費,對名目繁多的各類補習班、培訓班、興趣班,也始終抱有高昂的熱情。
這張近6萬元的育才“賬單”的確顯得有些卓爾不群。作為一例個案,它無需承載太多的社會意義———實際上,希望通過個人的經驗來改變一個龐大群體的奔突姿態,無非隻能是一種理想主義。並且,即便從經濟的角度考量,我們也難以忽略培養一個“80後”孩子與培養一個“90後”孩子所存在的非常客觀的差別。可是僅僅對於教育消費這一概念而言,這個家庭的故事依然具有不一般的價值,它在提供了一個成功樣本的同時,也折射出了一份理性———後者的功能也許並非要充當某種標竿,而是在於可以引起更多人的注意,繼而引發一些更深層次的思索。
此外,我覺得這位母親長年累月收集各類單據的行為本身就體現了一種理性,這說明她是在認真地、仔細地、精明地、審慎地經營著他們的家庭教育,在這則“育兒經”裏,我們差不多沒有發現任何與盲目、衝動有關的內容。
每個孩子的天賦都不一樣,每個家庭的經濟實力也都有區別。我想,對於“人才”,我們的家長和我們的社會需要建立更為多元的理解,找到更為周全的解釋;而對於“培養人才”,同樣也是如此。
一個“80後”孩子,從小到大的教育費用到底需多少?一個細心的母親昨天以自己17年來一張不落的各項教育費用單據,給出了一個自己的教育賬單———57919元。
從1989年到2006年,從少年宮的“娃娃培訓班”到大學畢業,17年來,王蘭(化名)把花在兒子身上所有教育費用的單據一一收集起來,今年夏天兒子剛剛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進了一家外企工作,她自己也在這幾天回過頭去算了這筆“教育賬”,一張張攤開來,足足鋪滿半張床這麽多,費用總計57919元。
培養一個孩子17年的教育費用不到6萬元,引起了王蘭身邊朋友以及“同道”家長的議論不休———有人認為,在家長沉醉於提高孩子各項特長的今天,培養一個“90後”絕對不下10萬元;也有人認為,特別到了現在讀個幼兒培訓班動輒上萬元的年代,這個數字有點像開玩笑。但“培養一個孩子到底需要多少教育費”引起了諸多家長的議論,人人心裏都有一本賬,王蘭向筆者表示,不管怎樣,她現在主動公開自己的“教育賬”隻是為了說明不用大筆的教育消費,也能把孩子培養得比較優秀。
百餘張單據列成詳細清單
昨天傍晚,筆者來到剛下班的王蘭家中,看著她將單據一張張攤開,細數起兒子從小到大的教育經曆。
筆者看到,孩子最早的受教育經曆是在1989年2月:在徐匯區一家藝術學校報名學繪畫,花了33元;最後的一次花費,則是去年9月孩子就讀上海交通大學四年級時交的第二專業學費,700元。其中,最小的一筆是孩子上幼兒園時一筆1元錢的“代辦費”,這張單據紙麵已經微微發黃。
17年,百餘張單據,王蘭將數字一一撳入計算器,總計57919元。為此,她還特地製作出了一張詳細的“教育費用清單”。其中包括小學到大學所有年級的學費,以及小學、中學時的各種興趣班和提高班。其他計算機、日語、英語的各項培訓,則被王蘭歸納在了“技能考證費用”一欄。
“並不是什麽用心良苦,想讓孩子知曉父母的辛勞。其實當初收集這些單據,也是無心的。”王蘭告訴筆者,因為年輕的時候自己挺迷糊,經常丟三落四,所以拿到第一張收據時,就順手放在一個大信封裏。“後來每次都放進去,不知不覺就積累了這麽多,一個小孩子,也就這麽給培養出來了。”
身邊家長直歎“6萬”太少
把教育單據整理出來後,王蘭一度喜歡讓朋友猜自己孩子的“教育總價”,並將此作為樂趣。“他們幾乎都猜不出來,有人說10萬元,有人說十幾萬元。最後聽我報出數目後,都挺驚訝的,有些年輕的家長蠻羨慕,說我錢花得不多,孩子也順風順水地畢了業,找到了好工作。”
根據王蘭對孩子各項教育費用的比例統計,在總價57919元中,17年的學費共46692元,占了80.6%;中、小學的興趣班和藝術班費用各占3.8%和0.9%,技能考證占14.7%,筆者注意到,從孩子小學到大學,王蘭為他報了不少班,但沒幾個培訓班“齊頭並進”,或者盲目跟風。王蘭告訴筆者,對於17年來在兒子教育上花費近6萬元,不是非常滿意或得意,“隻能說是,還算承受得起,孩子也挺讓我省心的”。“以前看過一個報道,說養育一個孩子父母要花49萬元,雖然這當中包括了養和育的費用,但這也挺厲害的!我們家一輩子也賺不了49萬元這麽多,現在我和愛人每個月工資加起來也就2000多元,那是要養一家子的。”王蘭說,不同的家長或家境,養育孩子的花費也各有不同。
“近6萬元教育費好像是有點少!”一位女兒正讀大三的母親聽到王蘭的這筆賬,反應不小。她告訴筆者,女兒還沒畢業,但在教育費用上起碼花了10多萬元,“光是高三請家教,每個月就得800元。再加上學藝術課、彈二胡……花的錢都沒法數了!”
有一件事也讓人感到意外。在17年裏,王蘭沒為孩子買過一本教輔書,也沒給他請過一次家教。她的解釋是:學校裏發的書讀透了就行,老師教的課學會了就夠。她說,這樣做不僅是省錢,還幫孩子省空間,玩的空間、思考的空間。“買這麽多教輔書,請這麽多家教,孩子整天像陀螺一樣地轉,太累了,家長也跟著受罪。”
“90後”家長投入遠大於“80後”的家長
今年夏天,王蘭的兒子畢業了,進入一家外企工作,她挺滿意。“我也算是修成正果了,養育他的任務,告一段落了。”王蘭看著一張張單據,她如釋重負地告訴筆者,養一個孩子,從小到大,不管付出多少心血,還是挺不容易的。
筆者做了一個比對,在王蘭的“教育單據”中,1989年她在孩子身上花費了120元的教育費,那年王蘭的月工資大概是150元左右,也就是說,那一年的“報班費”是她一個人1個月工資不到,相當於王蘭一年收入的1/15。而筆者隨機采訪了幾位上世紀90年代以後出生孩子的家長,孩子學費以外的報班費和單個家長的月收入的這個比例大大高於王蘭當年。
家長郭群(化名)僅在暑假半個月,就為孩子花費了1200元的英語培訓費,相當於他將近半個月工資,“平時還幫他報了電腦班,我們家還算比較節約的,不過花錢也蠻厲害的。”
家長王女士則告訴筆者,由於每個月幫孩子請學科家教、鋼琴家教以及在外麵讀各類輔導班,每個月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費用要花到1500元左右,“再加上買書什麽的,大概要1600元,一年下來總歸要準備個2萬元,基本上我個人收入的一半都用來給她報各種各樣的班了”。
對此,王蘭感受也很深,她言語中也數次袒露了對於“90後”孩子以及家長的“同情”。
“我前幾天看到一句話,‘給孩子一個童年,就欠他一個成年’。如果孩子小時候不逼著他學這學那,讓他快快樂樂地過,那麽長大後他就可能一無所長,說不定沒有好的前途,在這種每個家長都不甘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環境裏,家長的教育消費有點太急吼吼了。”對於身邊“小一輩”的家長在孩子教育上的負擔,王蘭也耳聞了很多,她感到:“錢花多了,精力也陪上更多,他們真的比我當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