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一位北京觀察家分析說:十七大引人關注,還因為十六大留下了一個特別的懸念。按照過去中共的慣例,在政治局常委會這最高一級決策圈中,一般會安排一位比主要負責人年輕十歲左右的成員,這個成員就是最高決策層的後備力量,如不出意外,在決策崗位上鍛煉經營若幹年,未來就順理成章接替最高職務
2007年,中共將舉行五年一度的十七大。這次黨代會最吸引海內外觀察家高度關注的是,後胡錦濤時代的人事安排將浮出水麵。換句話說,諸侯群雄逐鹿,這次會上誰將脫穎而出成為胡錦濤的接班人,將揭曉謎底。多維記者獲知中共最近決定在今年七、八月份成立十七大人事安排小組,初步指定胡錦濤當年在共青團中央的搭檔、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總工會主席王兆國掛帥擔任組長。中央高層同時正醞釀安排令計劃接任中組部長。顯然,胡錦濤力圖加強對下一階段人事安排的掌控力度。
◆共青團派將全麵進入最高層
根據中共領導層最近幾屆人事更替的規律,可以說,每一輪權力交接基本結束之際,就是下一輪權力交接的長跑開始布局謀篇之時。在2003年胡錦濤擔任國家主席、隨後又接過江澤民軍委主席兵符後,隔代指定的王儲終於登上大位全麵接掌黨政軍大權,新一輪權力競爭隨即開鑼,這一次,目標自然是爭當胡錦濤的接班人。雖然中共的權力更替仍然是黑箱作業,但就是最遲鈍的觀察者,也能夠看出來這一次具有一個最鮮明特徵:這就是,權力的競爭將主要在共青團派中進行。
最近幾年來,共青團派幹部在全國各省市、各係統大麵積、大幅度冒升,全麵占據要津。據熟悉共青團派情況的《胡錦濤傳》作者之一任知初向多維透露:在十七大上,他們將再接再厲,群起直奔最高層。像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中央統戰部長劉延東、山西省委書記張寶順、重慶市委書記汪洋,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令計劃等共青團派的明星,以及與胡錦濤有多年淵源、深受信任的四川省委書記張學忠等人,都會成為第十七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新血,加上原來已經在內的共青團派劉雲山、王樂泉、王兆國等人,更由於胡錦濤仍然擔任總書記,說“共青團派將主導十七屆政治局”,是並不誇張的。這次安排王兆國來擔任十七大人事安排小組組長,無疑將更加強這一趨勢。
眼下離十七大隻有一年多一點時間,中共人事安排即將進入所謂“敏感期”,在省部級崗位上擔任一把手的共青團派明星,期望值被調動到了最高點。在權力階梯上越攀登到高層,位置越少,越顯擁擠,競爭越激烈。他們深知:越是到離更上一層樓隻有一步之遙時,既要分外賣力,創造政績,也要分外謹慎,防止紕漏。
◆委員固然好,常委更誘人
不僅如此。一位北京觀察家對多維記者分析說:十七大引人關注,還因為十六大留下了一個特別的懸念。按照過去中共的慣例,在政治局常委會這最高一級決策圈中,一般會安排一位比主要負責人年輕十歲左右的成員,這個成員就是最高決策層的後備力量,如不出意外,在決策崗位上鍛煉經營若幹年,未來就順理成章接替最高職務。
在中共十四大的領導班子中,鄧小平特意安排讓五十歲的胡錦濤進常委,就是這個意圖。但是在中共十六屆一中全會上選出的九名政治局常委,卻都是基本同齡,沒有安排一位拉開年齡檔次的年輕成員。當時引起了很多猜測,一般認為,是江胡權力交接中有些矛盾難以擺平,更年輕的所謂“第五代”官員中,從才幹、膽魄、政績等方麵看,沒有誰能明顯地高人一籌,因之這一後備力量的人選難產。
現在,轉眼五年過去,在十七大上無論如何必須要解決這一問題,否則,如果按照目前跡象,胡錦濤將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逐步交出權力的話,在中共沒有改革其政治體製的情況下,未來的接班人沒有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進入最高決策層曆練,其繼位掌權就既缺權威,又無班底,黨心民心的基礎不穩,黨內、國內政局就可能出現大的動蕩,他也就坐不住這一把交椅──當年華國鋒不就是前車之鑒?
也就是說,這次人們所關注的,不僅是共青團派中有哪些明星將進政治局,還關心哪一個最□眼的明星將進入政治局常委會,占據未來權力金字塔的塔尖。
◆共青團派也將盛極而衰
共青團派官員目前是“績優股”,身價繼續看漲,預計到明年中共十七大和後年十一屆人大期間,將臻於頂峰。據保守估計,屆時,將至少有數十位共青團派官員走上中共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各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國務院各部委辦負責人的崗位。
不過,任知初認為,正如他在2004年所預言的“清華幫”在十六大和十屆人大上的紅極一時將盛況不再一樣,共青團派的登峰造極,是史無前例,也是最後一次,可以維持約五到十年,然後聲勢將逐漸衰減。這是因為:八十年代初與胡錦濤在團中央共事的這些人──從像王兆國、劉延東、李源潮這樣的書記處同事,到令計劃、蔡武這樣的處級甚至一般幹部,近幾年來能起用的都起用了,他們的年齡也一般在五十多歲上下。而二十年來共青團在中國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影響不斷下降,當前在共青團崗位上的官員,已經很難有八十年代初的共青團官員那樣的施展機會,因之也就難有那樣的名氣。而隨著中國社會轉型,對經濟、金融、法律、管理等等方麵的專業人才需求孔急,這些領域的人才正大批走上領導崗位,與“吃政治飯”的共青團官員爭奪地盤。當然,許多共青團幹部看到這一點,也在竭力進行這些專業的學習深造,或者從共青團的崗位上轉業到經濟部門,以獲得更豐富的資曆。在他們的政治生涯中,共青團的這一段資曆的比重將相對減輕。可以預料,未來在黨政機構中,共青團派雖然不會消聲匿跡,但無論是個人,還是整體,共青團色彩都將大為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