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中國人在非洲:錢好賺活好幹 就是沒有卡拉OK唱

(2006-07-01 12:55:34) 下一個
6 月17日到24日,溫家寶總理出訪埃及、加納等非洲七國,今年秋天還將在北京舉行中非峰會,遙遠的非洲大陸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視野。一想到非洲,很多人馬上就會聯想到貧窮、落後,其實現實中的非洲並不能簡單地用這兩個詞概括。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走出國門,而非洲也成了中國人淘金的一個重要目的地。另外,在非洲還有很多中國政府援建的工程項目,大量中國援建工人也長駐當地參與建設。一些在非洲的中國人講述了他們生活中的非洲。

在加納吃海鮮很便宜

2000年3月前往加納發展的浙江商人吳國斌如今在加納首都阿克拉經營著一個中國商城,主要從事中國小商品的批發貿易,生意不錯。對於加納的投資環境,吳先生告訴記者該國的政局穩定,治安也非常好,而且加納是西非的政治文化中心,各個方麵的條件都很不錯。另外,由於加納的匯率比較穩定,投資風險相對也不是很大。再加上加納以前是英國的殖民地,法律法規來自於英國,比較完善,這些都為投資創造了很好的條件。正因為如此,吳先生告訴記者目前中國已經有 183家大企業在加納進行投資,而在加納經商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幾年前隻有一兩千人,但現在已經翻番到了三四千人。

除了投資環境和利潤不錯外,在加納的生活也相當愜意。吳先生告訴記者,當地居民對中國人都相當客氣,中國人的社會地位不低。另外,由於加納是沿海國家,瀕臨大西洋,氣候也可以,不是特別熱,現在的溫度也隻有30度左右。說到吃的問題,吳先生還向記者推薦加納的海鮮,不但價格便宜,質量也相當不錯。至於蔬菜,雖然市場售價不低,但可以自己種植,品種也不少。

不過,盡管有很多不錯的地方,在加納生活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娛樂以及精神生活方麵可供選擇的內容不多,沒有中國人喜歡的卡拉OK,隻有一些酒吧和賭場。因此吳先生告訴記者,在加納的中國人平時除了工作之外業餘時間一般隻能打打牌,下下棋,偶爾會有一些聚會,其他的活動並不是很多,顯得有些單調。

在烏幹達中國人有房有車

著名攝影記者安佑忠先生2003年曾經去過烏幹達一段時間,他很快還將重返烏幹達。當記者與他聊起烏幹達時,安先生顯得相當興奮,在他看來烏幹達堪稱東非的水鄉,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特別適宜養老,而在烏幹達生活、工作的中國人生活也相當不錯。

安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在烏幹達大概有1000多名中國人,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援外工作人員,另外一種是在烏幹達經商的生意人。由於烏幹達的日用消費品價格比中國要高不少,因此有不少中國商人將日用消費品如紡織品、家用小商品等用集裝箱運往烏幹達,然後再批發個當地商人,利潤不低。安先生接觸過很多當地的中國商人,據他了解,一般的生意人每月賺上萬人民幣問題不大。而在那邊的生活開銷除了日用品之外,住房汽車都不貴,安先生告訴記者,在烏幹達首都租一套別墅月租金也不會超過1000元,而且二手車的價格可以說是便宜得驚人,據安先生自己的個人經曆,一輛八成新的三菱帕傑羅也不過才8萬人民幣。因此很多在烏幹達的中國小商人可以說都過上了有房有車的生活。

盡管開銷不算大,但烏幹達的治安並不算很好,境內有一些叛匪會帶來一些治安問題。此外,中國商人要去烏幹達還要注意食人族的騷擾,目前在一些地方還存在有未開化的食人族。因此,很多中國商人都會雇傭一些保鏢,並且盡力與當地的警察部門搞好關係。

在生活上,安先生告訴記者烏幹達的氣候環境相當不錯,堪稱東非的水鄉,一點都不幹燥,年均溫度在22度左右,溫差不大,非常適合人類居住。至於業餘生活,安先生認為並不單調,從他個人的經驗來看在烏幹達可以說各種娛樂活動都比較豐富,歌廳舞廳都有,就是沒有卡拉OK,電視節目有CCTV-4,另外如果想去郊遊或者釣魚,烏幹達可以說是得天獨厚。安先生向記者隆重推薦到烏幹達維多利亞湖釣魚,該湖是全世界第三大淡水湖,魚類十分豐富,隻要把鉤和魚餌放下去就能輕易釣到魚,因此到那裏釣魚可以體驗古代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美妙感覺。

在南非治安不好“錢景”不錯

南非上海工商聯誼總會會長周建忠到南非已經有十來年了,對於在南非的經商和工作,周會長覺得雖然治安問題比較嚴重,但在南非經商“錢景”還算不錯。

南非的治安狀況確實比較糟糕,經常能看到有關華人被搶的新聞。周會長自己就有這樣的經曆,有一次劫匪已經闖進了自己的院子裏,不過周會長早有準備,住的地方有多重防護,首先是院子的圍牆很高,鐵門也很高,其次房子的玻璃窗都有鋼筋把守,最後周會長自己還配槍。劫匪闖進院子之後,周會長馬上采取行動,封屋門並拿出手槍,在這種情況下,劫匪隻好從院門逃走。因此對於治安問題,很多在南非生活多年的人都已經摸索出了防身經驗,問題並非那麽嚴重。但對於新來的華人,首先應該清楚當地的情況,否則容易被搶。

經商和工作方麵,在南非賺錢競爭性沒有國內那麽激烈。由於南非很多當地人不願意吃苦,因此隻要勤勞在南非“錢景”還是不錯的,華人小商小販的收入也可以。

盡管在南非錢相對好賺,但夜生活以及各種娛樂活動沒有國內大城市那麽豐富。在南非,除了賭城,其他娛樂場所很少,中國人喜歡的卡拉OK很少,很難找。在南非的中國人偶爾也會聚會聚會,不過平時除了工作之外很少有娛樂活動,生活顯得比較單調。

遠離了治安的噩夢,從生活環境上講南非相當不錯,無論是氣候、基礎設施還是醫療製度和交通都很好,風景也相當不錯。實際上除了治安之外,南非是一個相當美麗的地方。

坦桑尼亞總統在家裏請我吃飯

在坦桑尼亞,提起坦中合資的友誼紡織有限公司幾乎無人不知。作為中國在坦桑尼亞的大型援建企業之一,友誼紡織有限公司是在中國上個世紀60年代援建的友誼紡織廠基礎上,由中國政府提供優惠貼息貸款,雙方合資經營的項目,被稱為兩國在新形勢下開展互利合作的典範。在溫總理訪問坦桑尼亞之際,記者近日對這家公司進行了采訪。

友誼紡織廠是1966年中國政府應坦桑尼亞開國總統尼雷爾的要求開始援建的,1968年投產後曾有過一段輝煌時期。上個世紀80年代坦桑尼亞開始實行市場經濟後,舊有的機製無法適應形勢,致使市場份額逐漸減少。另外,工廠在自身管理方麵存在很多漏洞也是其中一個因素。

為了讓這朵由中坦兩國第一代領導人種下的友誼之花不再枯萎,1995年應坦方請求,中國政府決定派出專家組,協助坦方對工廠進行改製。作為中國對外經濟援助體製改革的試點,中方決定一改過去無償援助的方式,實行雙方合資,將友誼紡織廠改為合資公司,由中方控股管理。坦中合資友誼紡織有限公司於1996 年10月2日正式成立,次年4月1日起開始商業運營。

通過加強管理,增收節支以及大範圍的技術改造,工廠的生產迅速恢複起來,重新煥發了生機。改製後的第一年就扭虧為贏,躍居當年坦桑全國十大納稅大戶之一。不僅如此,友誼紡織公司的興起還帶動了整個坦桑紡織業的複蘇。這在坦桑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時任公司總經理的俞開明為此受到了坦桑政府最高規格的接待。

俞開明回憶說:“1998年5月份,坦桑尼亞總統姆卡巴接見了我和當時中國駐坦大使張宏喜,並請我們到他官邸吃晚餐。家宴,總統官邸的家宴!給我的榮譽應該說很高了。”

確實,正如俞開明在接受我們采訪時所說的,對友誼紡織廠這一中方傳統對非經援項目的合資經營,不僅救活了在坦桑具有重大影響的一個企業,還體現了中國政府在援助非洲兄弟國家政策上的一貫性。他說:“盡管(中國目前對非援助)方式有所轉變,但目標還是一樣的,就是幫助他們發展本國的工業,特別是民族工業,使國家甩掉財政包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