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幾代中國領導人的個性和恩怨情仇(組圖)

(2006-01-23 13:16:27) 下一個

毛澤東作為新中國開國領袖,麵對的是一大群同生死共患難的戰友們,這些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文官武將們,經曆了各種殘酷的鬥爭環境,最終迎來了新的國家,其國家主人翁的意識非常強烈,對政治的參與熱情很高漲,對政治權力的渴望自然相當迫切。但國家隻有一個國家,中央政府也隻有一個,龍無頭不行,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的成長中逐漸牢固地掌握了最高權力,並維持這種最高權力直至去世。



  





  在這一過程中,毛澤東不僅經曆了黨外人士對政府權力的探求,同時更多的是麵對黨內接班的壓力,中國共產黨內各派係彼此間充滿了對最高權力的爭奪,但他們麵對的是一個中國曆史上最精於權術鬥爭的毛澤東,毛澤東利用各派係間的矛盾,不斷變幻著團結對象,始終進行著黨內殘酷的權力鬥爭,這讓一批批目空一切的開國領袖們徹底喪失了權力和權位,有些甚至失去了自由和生命。



  




  一直工作於國民黨統治區的劉少奇,對政治理論有著深厚的研究,並首創了毛澤東思想,從而為毛澤東所欣賞和重用,在一大批開國領袖群中脫穎而出,成為毛澤東的接班人。當時的媒體常出現兩個主席(一個是國家主席、一個是黨主席)的光輝照片,甚至民間也流傳兩個太陽的話語;中國自古就有“天無二日”的警句,而毛澤東和劉少奇並立於權力最高峰的短暫歲月,不可避免地產生權力鬥爭,最終以國家主席慘死任上而結束。毛澤東的第二個接班人林彪,事實上也是死於政治鬥爭。客觀地講,鄧小平從未出現在毛澤東接班人的行列中,但鄧小平的政治才華和施政能力,卻是得到毛澤東的欣賞的,雖然毛澤東痛斥鄧小平是“還在走的走資派”,但還是忍不住限製性地使用他,這導致鄧小平在中國政壇幾起幾伏;但鄧小平隻是偶露其經濟理念,並沒有暴露自己的政治觀點,更沒有參與當時的政治鬥爭,這讓鄧小平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生存下來,最終完成了改革開放的偉業。如果毛澤東能預測到中國將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絕對會剝奪兩個被打成右派的人的性命,一個是 “沒有政治野心”的鄧小平,一個是當時默默無聞的朱容基。



  




  由於毛澤東至死都把握權力不放,那麽毛澤東死後,必然導致中國要進行一場對政治權力的角逐,江青、王洪文、張春橋、姚文遠首先成為這種鬥爭的犧牲品,成了所謂“反革命集團的四人幫”,並為廣大大陸人所詬,成王敗寇,夫複何言!然後是沒有政治基礎、缺乏政治鬥爭經驗的華國鋒,在與文革洗禮後殘存的軍方將領們的交手中,失去了毛澤東接班人的地位,從此一蹶不振。這時已沒有多少政治對手鄧小平,自然而然地成為政治鬥爭中的角逐者,通過自己的智慧和經驗,逐漸掌握了中國的最高權力,成為了第二代中國領導人,並帶領中國人民走上偉大的變革之路。在這條道路上,鄧小平的得力助手就是胡耀幫和趙紫陽,這兩位得力助手也是深受文革之苦,對毛澤東充滿異樣情感,在進行改革開放的事業中,不忘了對毛澤東思想的清算。



  




  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大陸對毛澤東的評價越來越激烈,連一些青少年都津津有味地談論毛澤東的女人們,民間出現一股徹底清算毛澤東的呼聲,大有要對毛澤東鞭屍的複仇勢頭。而在胡耀幫和趙紫陽任領導期間,逢毛必反,從主觀上響應了重新評價毛澤東的呼聲,反毛成了中國大陸主流意識形態。那些從監獄和家中得到釋放的革命老人們,出於對毛澤東的埋怨,開始時並沒有阻止反毛潮流,但當反毛潮流成為一種主流時,不僅僅是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了,從徹底清算毛澤東發展到對中國共產黨的置疑,這讓幾乎所有的高層領導感到了緊張,於是一場保衛毛澤東的政治鬥爭開始了,其鬥爭的本質意義在於維護中國共產黨的統治地位;在這場政治高層的鬥爭中,形勢明顯對改革派不利,如果這種政治鬥爭持續下去,鄧小平及其改革派將失去政治主導權,所以鄧小平出來講話了,表示要維護毛澤東的曆史地位,警告了那些反毛急先鋒們,安撫了上上下下的老幹部。改革派也由此意識到老幹部們應該退出政治舞台,避免他們在中國政治進程中起到阻礙作用。



  




  鄧小平公開講要承認毛澤東的曆史地位,並不說明他對毛澤東的態度,要知道是他把毛澤東請下了神壇;毛澤東活著時,鄧小平並沒有得到任何好處,不僅其政治觀點不敢暴露,就連其經濟理念都一再受到毛澤東的打壓,本人被身心摧殘不說,連自己的家人都受盡了折磨,大兒子因此成了殘疾人,這是鄧小平一生中的隱痛,雖然不是毛澤東親自動手,但這可是在毛澤東的支持鼓勵下發生的,要說鄧小平從心底不對毛澤東產生想法,恐怕很少有人相信,但鄧小平一生都不透露對毛澤東的半點反感,讓人歎為觀止,這也是鄧小平活下來並掌握權力的原因。鄧小平暗中鼓動胡耀幫和趙紫陽反毛,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這完全是胡和趙的政治觀點,而在遇到老幹部們強烈反彈時,鄧小平又出來打圓場維護毛澤東的地位,這讓民眾相信鄧小平並不仇恨毛澤東,但看看當時毛澤東家人的生活窘境,也許我們會明白什麽;當然,毛夫人江青及女兒李訥,在文革中卷進政治鬥爭,就意味著根據中國傳統,她們就要承擔由此而帶來的一切後果。鄧小平再次體現了一個高超政客的精明頭腦和圓滑的手腕,實際上鄧小平的執政,也就意味著毛澤東神話的終結。



  




  鄧小平利用年齡限製,勸退了大批留戀政治舞台的老幹部們,自己當然也要做個樣子,不然退休的老幹部們會難以服氣。但胡耀幫和趙紫陽在先後成為總書記後,卻犯了一個共同的錯誤,就是輕視鄧小平的暗中領導地位,在上上下下的支持擁護聲中,被表象所迷惑所鼓舞,希望從鄧小平那裏得到更多的權力,真正體現一個國家元首的中心地位。一生沉伏於政治鬥爭中的鄧小平,豈容在自己腦聰目明的時候,受到被剝奪權力的挑戰;鄧小平是在殘酷政治鬥爭中幸存下來的政客,其政治頭腦和政治手段豈是胡耀幫和趙紫陽所能比的,所以二人先後從總書記位置上被鄧小平拿下。左派官員們借此機會,推薦了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左派江澤民成為總書記後的一係列施政方針,讓右派鄧小平深感不滿,曾一直希望拿下江澤民,但江澤民在這場政治鬥爭中生存了下來,事實說明論政治手腕和政治鬥爭經驗,胡趙二人不如江也。而中國大陸的民眾認為江澤民應該感謝鄧小平,因為鄧小平把黨政軍大權徹底交給了江澤民,很少有人知道鄧江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而鄧小平逝世追悼會上,江澤民在追悼時的淚如雨下,更讓大陸民眾得到了一個錯誤信息。



  




  江澤民在施政中的左傾,讓鄧小平非常懷念胡耀幫和趙紫陽,甚至動了重新起用被軟禁的趙紫陽的念頭,可見江澤民執政初期之左,讓鄧小平大為惱怒。但江澤民得到了陳雲、李先念等左派政治老人的支持,而江澤民也迅速轉變自己的施政方針,這讓鄧小平有苦說不出來。但鄧小平也因此在徹底交權的同時,留下了政治遺囑和人事安排,如果江澤民沒有認真執行鄧小平的政治遺囑,那麽其進行的人事安排將自動發揮作用,起到拿下江澤民的功效。朱容基、胡錦濤等就是鄧小平的人事安排,這讓江澤民很不舒服。例如中國和俄羅斯所舉行的領土重新劃分,就是在鄧小平時期定下的,但鄧小平不願意做這個民族罪人,立下政治遺囑由江澤民來完成,江澤民當然不願意完成這個政治遺囑,但戀棧的江澤民很難做到掛冠離去的灑脫,結果中俄邊境重新劃分後,江澤民遭到了全球華人指責;象這類政治遺囑還有一些,江澤民在完成的同時能不對鄧小平產生想法嗎?所以江澤民從沒有感謝過鄧小平,相反卻對鄧小平充滿了意見,但江澤民是個老道的政客,沒有表露過對鄧小平的不滿,還一再利用媒體把自己演繹成鄧小平路線堅定的支持者、執行者。



  




  在鄧小平的最後幾年,鄧小平仍然出現在大眾麵前,筆者多次研究鄧小平在電視上的講話,發現很難聽懂鄧小平在說什麽,而鄧小平的家人,卻能流利地“翻譯”鄧小平的意思;毫無疑問,鄧小平最後幾年的政治遺囑和人事安排,都是通過其家人的“翻譯”來完成的。江澤民不是鄧小平的家人,也不可能長期和鄧小平生活在一起,當江澤民看著眼前幾乎失去活力和神采的鄧小平喃喃自語時,很難相信鄧小平還有超人的智慧和清醒的頭腦,因為江澤民根本聽不懂鄧小平在說什麽,但鄧小平卻不斷地通過家人傳達其指示,這種情況持續到鄧小平的去世。江澤民有所懷疑是正常的,而鄧小平家人的舉動也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嫌疑,鄧小平最後幾年的政治指示是出自本意,還是其家人的意思,恐怕會成為一個迷團。江澤民麵對鄧小平不斷的暗中小動作,吃盡了苦頭,而鄧小平家人在鄧小平死後受到暗中打擊,並不僅是江澤民對鄧小平有意見,更重要的是鄧小平家人自己的原因。毛澤東家人因為參政而後果嚴重,林彪也被家人所毀,至於鄧小平家人的難處,恐怕也隻有自知了;所以江澤民從不讓自己的家人參與政治活動和政治鬥爭,就是為了避忌諱;江澤民的二兒子進入軍隊,不是為了築固江在軍中的影響,而是江澤民避免自己死後,其家人受到當權者的打擊報複,這是希望把軍隊當成一個保護場所。



  




  許多人認為胡錦濤是鄧小平指定的第五代領導人,就象認為鄧小平指定江澤民接班一樣,這裏麵有許多誤導的成分。胡錦濤從一個基層幹部,到最終成為江澤民的接班人,是胡錦濤一路憑著自己的能力走過來的,步步都是關健,而胡錦濤是步步沒有走錯,在這其間得到了許多老領導的欣賞和推薦,當鄧小平安排胡錦濤進入第三代領導班子時,胡錦濤的能力和實力得到了最終認可。但也正由於鄧小平的人事安排,讓江澤民非常不舒服,江澤民在牢固掌握權力後,不斷打壓胡錦濤,希望發現他的錯誤和漏洞,去其接班人的角色,但內斂低調的胡錦濤沒有給江澤民機會,精於政治鬥爭的江澤民遇到胡錦濤,居然一點辦法也沒有,但江澤民仍然沒有看重胡錦濤,筆者認為是江澤民看走了眼。在胡錦濤接班一事上,江澤民與胡錦濤達成了私下妥協,江澤民給胡錦濤讓出黨政軍大權,但第四代領導班子人選由江澤民最後拍板決定,而且在政治局換屆時,由江澤民指定其中三分之二的人選。胡錦濤同意了江澤民退休的條件,這樣江澤民在徹底退休後仍然暗中發揮著自己的影響力。筆者希望胡江兩位政客多做妥協、少做對抗,拋棄個人恩怨,避免中國社會再發生政治騷亂!



  




  隨著中國政治文明和政治進步,毛澤東在國家呼風喚雨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鄧小平那種隨意改變國家元首的政治舉動,也不可能再現。江澤民退休後施加自己的政治影響時,將變得非常謹慎,不大可能出現改變胡錦濤國家元首的舉動,而胡錦濤的脾氣性格,導致其也不會走胡耀幫、趙紫陽之路;而且二人同是左派政客,其改革開放的理念不會有大的衝突。江澤民希望自己活到胡錦濤退休,但以胡錦濤的能力和性格,也必然在其兩屆任內完成自己意願的政治布局和社會發展,相信江澤民也意識到了這種情況。問題是以胡錦濤的身體狀況,很難達到江澤民的壽命,等到胡錦濤退休後,如果發生了在不長的時間內,江胡二人先後去世的情況,那麽中國政壇必然產生權力重組現象,在新一輪政治洗牌中,有可能出現激烈的政治鬥爭,如果這種政治鬥爭波及社會,那麽筆者並不看好中國的前景。筆者通過分析判斷隻能肯定一點,那就是第五代領導人必然是個左派,而象朱容基這樣的右派政客,很難得到胡錦濤和江澤民的首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