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大道堂

佛陀教育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他教導我們智慧人生。我是初學者,這裏是我的筆記,歡迎指點。
正文

3.從無明走向智慧

(2009-05-27 17:22:15) 下一個

煩惱是苦難的前身,如果把苦難比作是果實,煩惱就是苦難的種子,或者幹脆你就認為他們是一回事,也未嚐不可。

在這點上,佛經上講解得非常詳細透徹,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和無明煩惱,分門別類,這個那個,旁征博引,但是沒時間的話,也不用去仔細研究,為什麽呢?

釋迦牟尼他老人家是大夫,是大藥王,你去追隨他老人家,希求達到圓滿智慧恒久快樂的人生,他老人家給你藥之前,必定給你個詳細的診斷,如果哪個大夫隻給你藥,不給你診斷,哪怕是再好的藥,再好的大夫,恐怕你不敢吃這個藥,一個道理。

但是話說回來,他老人家知道不給我們個道理,我們也不會心服口服追隨他老人家。診斷的過程,實在也是教化我們的過程,《地藏經》上講,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剛強難化”,這不是在讚揚我們,是他老人家把我們看得清清楚楚。

哲學佛教,就是人們把他老人家的診斷書當成了目標,忽視了看病得健康,才是最重要。實在是冤枉釋迦牟尼他老人家不說,最後還以為自己也能給人家開藥治病,論長論短。成了庸醫,害了自己還是小事,妨礙了眾生,罪就大了。

煩惱,說到根本,就是一個,無明,展開來說,無窮無盡。

什麽是無明?咳,我也問過這問題,要不怎麽無明呢。

無明就是沒有光明,沒有光明,就是心處愚暗,白話就是愚昧。想想看,眼睛看不到的時候,處處碰壁,那麽我們心處愚暗的時候,當然什麽也看不清楚了,這個那個的煩惱,跟著就來了,比如我這個,我那個,這個對,那個錯,你你我我,好壞美醜,高低上下,顛倒是非,妄想,分別,執著,貪吝,嗔恚,愚昧,傲慢,多疑,這個那個一大堆,都是這個無明帶來的。

無明,讓我們百病纏身,不能自拔。

還是《地藏經》上說的,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心處無明,能不是罪麽。經常看到“佛光普照”,就是讓我們的心走出愚暗,當得到智慧的時候,愚暗自然消失。

所以,釋迦牟尼他老人家住世八十年,講經說法49年,主要就告訴我們怎麽去掉無明,得到智慧,而且得到究竟圓滿的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佛經的話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上說“菩提薩捶,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你要得到究竟圓滿恒久快樂的生活,成為覺者,智慧,就是靈丹妙藥,沒別的。

要不怎麽叫《心經》呢,這是最重要的開示,簡直是提拉著耳朵告誡我們了。

那麽什麽東西帶來的無明呢?抓住了這個,才能對症下藥,消除無明。

《楞嚴經》上佛說的,“知見立知,為無明本”,說白了,是我們自以為是的小聰明小學識,就是這個無明的根源,看來真的是聰明多處煩惱多啊,要想大智慧,就要放棄小聰明,老子講的“絕聖棄智”,一個意思。所以,凡事多問為什麽,越問為什麽越多,越問越糊塗,這就是無明。大智慧的人,不問為什麽,嘴上不問,心裏也不問,不但心裏不問,心裏“問”這個念頭都沒有。
是非怎麽出來的呢,就是“為什麽”太多鬧出來的,你的為什麽跟他的為什麽不一樣,是非就出來了。

我太笨,沒辦法,可是釋迦牟尼他老人家一點不嫌棄我,苦口婆心,這個法會上,從這個角度說,那個法會上,從那個角度說,還有那麽多的大菩薩現身說法,反複演練給我們看,幫助我們認識,我還嫌他老人家嘮叨。我不是愚癡無明是什麽呢。

我也是從久遠劫前久經六道輪回到了今天,還是一身汙濁,愚癡暗鈍,釋迦牟尼佛到這個世界八千次示現拯救我,真的慈悲到了極處啊。

能不頂禮麽!

追隨他老人家的教誨,如說修行,得大智慧,才是最大的供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水波藍影 回複 悄悄話 想做到不無明,挺難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