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看職場---- 1 文憑, 大學無用論,海帶及其他
很久沒有上天涯, 今天看到一個名為“一個農村碩士生所經曆的“大學無用論”和“大學致貧論””(參看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idarticle=270222&stritem=no01&flag&hotid=802),想到這幾年自己經曆的一些事情。這些年,應聘過也招聘過。
我剛剛大學畢業那會兒, 剛剛開始自謀出路, 大學教改剛剛開始,趕上了天之驕子的尾巴。不過正好也是經濟衰退,大家那時候的文憑很多還是手寫, 少數用電腦打的,招聘過程也很簡單, 沒有像現在這麽複雜。大家的簡曆還是按照出國找學校那樣寫, 中英文對照也不流行。 那時候文憑還是一個很硬的敲門磚, 你要是名校畢業還是很招待見的。社會企業還是很看重這個的。 等我在一家小公司裏混了2年多的時候,實際上技術業務都要管, 因為公司小,留不住人, 所以總要招聘, 自然而然的接觸假文憑(話說回來,當時有幾個還是很不錯的,可是弄個假文憑, 總是讓人覺得難受。 當時還沒有電腦歸檔, 全靠直覺)。 再後來文憑泛濫, 大家都讀碩士, 博士, 還是海龜, 同樣是市場杠杆原理,大家都趕著去讀書了, 文憑造假也是更加瘋狂了(加上高校聯合)。我那時候的老板, 不打算幹了,把我推薦到她代理的品牌的大公司裏, 這一去, 我就渾身不對勁, 不合適(至於怎麽不合適,在後3年以後才明白),3個月不到, 我辭了職。 加入留學一族。
現在我還在學校混著, 不過山中一日, 人間萬變。 “天之驕子”已經沒有了光彩, 和很多企業負責人,管理人聊起來, 有些民企(包括所謂的合資, 台企)的老總公開說,我們不敢要現在的大學生了。居然現在回過頭來, 有的大學畢業生拿著中專或者自考的文憑(假的或者真的)在找工作。 不過一到麵試還是有麻煩, 因為幾個問題下來, 就露餡了(有沒有實際操作經驗,幹沒有幹過, 叫做一點小事情就看出來了)。 大家在痛罵教改的時候, 開始指責大學無用。
大學到底是做什麽用的? 我記得去年的《幽默大師》的“SHIT老爹”一集中說的, 現在大學生可以在校期間允許結婚,這是不對的。大學是讓你們認識社會, 學會生存本領,技能的地方, 這段時間是最珍貴的,怎麽可以去結婚,生孩子呢? 你的人生觀, 價值觀都還沒有成熟, 你拿什麽負責?到頭來生了孩子還要老爸老媽負責。這些話,說得有沒有道理? 我說有。 因為目前的研究和我最近的調查84-87這些孩子中的很多人,心智都沒有成熟, 而且性格失衡(冷漠,自我為中心,缺乏責任感,導致有抑鬱症的超過樣本的一半),加上最近報道的大學新生家長陪讀的報道, 我們不能說那些企業的管理人員對大學生有偏見。 而大學作為教育和培養的地方, 確實失職。即便是名校, 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教員,借助校園產業廉價雇傭在讀的本科,研究生做活兒。 而校方為了創收而放任自流。 孩子是未來社會的棟梁, 那是我小時候讀書時常常看到話,也是寫的話,隻是這句話, 如今,估計和“天之驕子”一樣的消失了。
大學到底還有沒有用?我的回答是, 有用的。至少當年在學校裏基礎數學, 概率論, 在實驗室裏一板一眼的作試驗,寫報告, 這些使我這個做事沒有計劃,沒有恒心的人, 得到了係統的訓練, 學會對自己負責。 社團的活動也是不斷的學會和人相處, 學會容忍合作,交到了真心互助的朋友。 讀書是為了明白道理而讀的, 學習是為了能夠運用的。如果不能明白這兩點,我想讀了也是白讀
這個大學還要不要讀? 怎麽讀?比爾蓋茲, 也沒有說過放棄學業是對的。那就是通過考試, 你的能力證明你有資格進入正規的大學讀書,說明你的智商沒有問題。那就去認真的不荒廢的讀完它。 有人說現在太貴了。 那就學習以前的很多名人,勤工儉學, 或者旁聽。 我上次回到母校, 旁聽了一些課, 老一輩的教授們的課依然是真材實料,隻是上課睡覺的孩子,比我們以前還要多。 我想到一位教授在新學期他的課堂上, 看到有人睡覺。 那是400人的大課, 他就說, 我的可選修的人很多, 很多人還因為沒有選上,隻能在等下學期, 如果你會睡覺,你不如名額讓出來, 給他們等的人。再說了, 回家在床上睡覺, 要比在這裏舒服得多。 這位教授的一句口頭禪就是能夠通過大學入學考的人,智商沒有問題,差別就在心理。
所以我說文憑也隻能證明你的智商沒有問題, 至於其它的, 我們有待考察。
現在比大學生還要尷尬的就是海帶, 我跟朋友開玩笑說, 我要回國, 目前的形勢比較合適做茶博士。 朋友說, 你倒不會,隻是你說是博士, 不拿文憑,別人不會相信。 哪裏像做研究的,十足的職業女性。 我們很多留學回去的人不僅看上去不像做研究的, 也不像會做事的, 有的連說話也不會。上周幫一個公司麵試一個拿了某牛校博士學位的先生,一開口就把其他3個作技術的麵試官得罪光了, 麵試中漏洞百出。 這還不是一個人的毛病, 而是一群人的毛病。這一些人間接造成很多公司直接說出某些學校的留學生我們簡曆就不看了。
記得中學時候學市場供需原理, 說回歸。 事情走向一個極端, 就會自然的回歸到平衡, 但很快就會滑向另外一麵。 總是這樣循環。
我想過幾年, 人們看待文憑, 大學生, 留學就會客觀一些了。隻是我們有多少機會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