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嘴貓的快樂生活空間

快樂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因為愛滿人間。
個人資料
正文

老爸的文章 海寧陳家 陳世倌

(2005-01-18 03:38:55) 下一個
陳世倌——海寧陳家最後一位宰相 研究海寧陳家的學者,無不研讀過陳其元(1821—?)的《庸閑齋筆記》。筆記內說因 陳家祖墳得地勢之利(子孫中有)位極人臣,有一石八鬥芝麻官之數……。此在封建社 會中本是術士常用語,河南(項城)袁世凱家族也有此種傳說。原本子孫無盡,反正 總能湊夠一石八鬥之數,殊不知辛亥革命之後,封建皇朝不複存在。宰相也沒有了。 而陳世倌也就成了海寧陳家最後一個宰相。也是做宰相時間最長的一位。 陳世倌,康熙四十二年進士,入翰林(考中過庶吉士),也從翰林院編修(正七品) 做起,(也做過左中丞,侍讀學士)與其堂叔陳元龍不同之處是在康熙帝手下為臣近 20年,多次做過鄉試主考官:如康熙五十年做過山東分鄉試副考官,順天武鄉試副考 官。康熙五十三年為廣東鄉試正考官,五十八年為順天鄉試副考官,五十九年為提督 順天學政。康熙歸天時,陳世倌正在侍讀學士(從四品)職位上丁憂,而雍正二年丁 憂畢重回朝堂時,被雍正帝擢為內閣學士(從二品),並外派巡撫山東,(新皇上台 升得很快),朝臣外調又有實權,隻要良心未泯,都想有所作為,撫台總管一省,雍 正帝也上疏多從。誰知雍正四年十月,即遭母喪,援例丁憂。這二年多間最不得體的 上疏是“……回教不敬天地不杞神祗,另立宗主(真主也),自為歲年(回曆也)黨眾 盛,(整個伊斯蘭社會)濟惡害民。請押檄令出教,毀禮拜寺……”這道疏文不知是“預 見太過”,還是涉世未深。幸雍正帝聖明駁其疏,雖也說“此種回教原無一可取之處, 但其來已久……如僧,道,回回喇嘛等其來已久,今無故欲一時改革禁除,不但不能, 徒滋紛擾……。”(真聖明之言)也能看出從事文職官23年後,政治大局觀仍很差。丁母 憂回藉後,帝仍命他督修江南水利,又遲誤工程,被革職,(看來做工程也不行), 又命他赴曲阜督修文屆(再給一次機會)。雍正十三年十月署左副都禦史(正三 品),十二月實授(考得雍正帝殯天於十三年八月廿三)。這次調署與實授應均出新 帝乾隆之命。政治及工程都非長處隻能用作監察官試試。乾隆二年調授倉場侍郎,三 年改調戶部左侍即(正二品)。這兩職都是戶部係統理財官,三年四月又升左都禦 史(從一品),又回監察部門任最高長官。五年九月轉工部尚書。六年授文淵閣大學 士(正一品)。七年三月充玉牒館副總裁,六月教習庶吉士(翰林)(這兩項是拿手 本行),也曾親曆淮黃水災(一線),現場“抗災”。但被乾隆帝諭為“……且所辦理,原 不過就高斌,(此人後來入閣),周學健(都是屬下的工部官員),所辦之規模,又 何必勞此一番往返乎”?好象是讚惜又好象是調譏:詩翁皇上三十多歲就很幽默。乾隆 九年初給假回藉,自請開缺,帝不允,十月假滿,返職,(65歲已過)。放假時帝把 禮部尚書史貽直也提為文淵閣大學士。十年加太子太保十三年命紫禁城騎馬(就比同 時的漢相張廷玉少了一個伯爵頭銜,也沒有進軍機)。到了十三年十一月內閣因失察 常例。當時五位閣老除兼軍機大臣的張廷玉,來保,陳大受外,陳世倌史貽直兩人被 革職,理由也說得過去——軍機大臣事多。可能有疏忽。而且,陳世倌被皇上加了一條 錯:浙江人在山東兗州置私產(在山東做過“省長”)。上諭說他“……冀分孔氏餘潤,豈 大臣所為?”(可見當官不能圖財)與現在 ××人到處炒地產一樣。“今革職著諭山東巡 撫不準伊在兗州居住”可見皇上惱火)。不到兩年十五年八月乾隆40整壽,世倌來京祝 壽,皇上賞還原銜,令回原藉。十六年三月命仍來京入閣辦事(仍做他的宰相),兼 管禮部(即禮部尚書的分管領導,如現在的副總理分管××口)乾隆十七年及十九年兩 度擔任會試正考官。 乾隆二十二年以“老病乞解任”,乾隆帝再次下了極幽默的上諭,大意是:大學士陳世 倌雖然80歲了,精力還算可以。而且做宰相一職許多年了(16年內給假近一年,被罰 回家近二年)現在要求退休,情詞懇切。本來老倦思鄉也是常情,更何況在文官大臣 中年歲最高為班聯表率。本來我再留他也是可以的。但他說要回家葬母,這是人之常 情。我就不好再留了;好得現在的漢藉大學士還有二位,不必開他缺另補了,先回 去,如一二年後再想回來也是可以來北京做事的。“以昭優念老臣之意”。如此的退法 與他兩位前輩陳家宰相(按譜一為祖輩(之遴),於服較疏,一為父輩(於服較近, 元龍與世倌父(詵)乃同祖兄弟)。退休時乾隆還給全俸,退休後按原薪待遇,加了 太子太傅銜,還給了五幹兩銀子,二十三年二月正式“陛辭”還賜一禦製詩,曰:“夙夜 勤勞言行醇,多年黃閣讚絲綸。陳情無那逾孔偉,食祿應教例鄭均。自是江湖憂未 釋,原非桑梓隱而淪。老成歸告能無惜,皇祖朝臣有幾人?”都說乾隆的詩不好,依我 之見,如此大的存世量幾乎可算“出口成詩了”!他是皇帝敢於表露,當時也無人敢說 不好,即使是紀曉嵐。(曆史上被他重用為左都禦史)(當然是在陳世倌之後)。—— 不比普通文士羞於“出醜”,發表“作品”慎重。如乾隆隻出精品也一定不差。 批準退休的上諭還告誡他不要學張廷玉。因為張廷玉退休回家後被劾,被奪伯爵頭 銜。巧的是陳世館真的“聽話”,非但不做壞事,家也沒回成,未動身當年四月份就死 了,皇上又破費了一千兩銀子,(燒紙錢)。並諡號文勤。 諸位看官:到此應知小子開篇稱述三位前輩雖有政績不算斐然,言之不謬。但也應看 到,在皇權一統,君主又英明時,能從一介寒士熬成正一品的當朝大學士也決非偶 然。清代考察官員的標準以守(操守),才(能),政,年(令)為四格,分三等, 一等為稱職,二等為勤職,三等為供職,否則就要開缺或者受處分了!雖不能完全做 到公平,但要幾十年不露敗績,還要步步高升也決非僥幸。其中操守又為最先。所以 三人都無貪之考。而且鹽官(海寧80年代前縣治)民謠流傳 “陳府大學士,有腿沒褲 子,南瓜當正煮,三日吃兩次”。是譏?是讚?各見仁智。陳家曆代也以“清貴”為詡。 四朝三丞相之下句為“六部五尚書。清代陳家曆尚書巡撫一級的官凡十一人之多。六部 五尚書當非虛言,可能除了兵部吧! 2004清明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